浅析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2014-04-20郭海清
◎ 郭海清
浅析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 郭海清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而民国时期的广州,又是我国最先经历思想文化重大转型的开放地区。民国时期的广州教育,在不断改变落后状态的同时,还形成了一些地方特色。本文梳理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了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对当前广州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
民国时期 广州教育 历程 启示
广州教育底蕴深厚,书院星罗棋布,名校云集,书香浓郁,文脉凝聚。民国时期,广州教育无论格局还是形态,与前代都不可同日而语,在改变落后状态的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广州地方特色。
一、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便按照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着手进行教育改革。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宣布“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使儒学失去了法定的正统地位。1912年9月2日,教育部根据临时教育会议的决定公布了民国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德教育完成其道德”①。这一教育宗旨的提出是历史的一大进步。1912年9月,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一个学校系统,附有15条说明,称为《壬子学制》。至1913年8月,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民国政府将学堂改为学校,学校负责人由监督改称校长,小学初小(四年)为义务教育,可男女同校,等等。并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了“忠君”和“尊孔贯彻了自由读经”的信条,体现了平等的民主共和精神,使教育向民主化、科学化、世俗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这些变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民国初期,广东政局动荡,军阀战争频仍,教育经费匮贬,学校员工工资无保障;公立学校不能发展。私立学校亦因社会不安,民生多艰,也难以发展。这时期广州教育发展缓慢。1912年6 月,广州市设督学局,以何剑吴为局长,管理广州市学务,管理市区内小学和私塾,而广州的中等以上学校归省级教育机关管理。民国初期,广州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5个学区之一,1912年2月,根据教育令将原来的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改称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中外教会人士共同创办的岭南学堂升为岭南大学,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个综合性大学。进入20世纪20年代,广州地区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高校数目不断增加。至1924年,广州地区有11所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以文史、政治、医学和农学见长。中学教育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教会中学开始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但初等教育发展则比较缓慢,新式小学数量不足,大量的私塾仍然存在。社会教育有所发展,1920年,广州第一通俗图书馆在南关石基里设立,推行民众教育。1920年12月,陈独秀应陈炯明之聘来到广州任广东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用行政力量提倡平民教育,调整和整顿中等学校,实行男女同校。这一时期,广州地区的平民教育也开始开展起来,当时广州很多中小学、甚至一些高等学校为推行平民教育,纷纷办起了平民夜校。一些高等学校和“贵族学校”也设立了公费生名额,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1919年的“五四运动”,否定了中国旧式封建教育,引进西方资产阶级各种教育学说和主张。1921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的最大的两项决议案,便是新学制体系草案和地方教育行政制度草案。其中以广东省教育会所提方案为依据,参考其他省教育会之提案,提出了“学制系统草案”,成为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的基础。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推行美式“六三三学制”,把以前的劝学所改为教育局,从前的蒙养院改称为幼稚园,以职业教育代替从前的实业教育。壬戌学制正式施行后,广州市各中小学开始改编新制,还建立了由学校教育和补习教育所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师范教育种类也增多了,程度得到提高,设置也更为灵活。新学制还规定高校实行“选科制”、“学分制”,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都有较大的影响,广州各高校也据此编制了新的课程表。1921年2月15日,广州成立市政厅,下设教育局,许崇清任局长,管理市内公、私立小学和私塾。广州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22年,广州已有5所公立高等学校,3所私立高等学校,在学人数1829人。94所公立中小学校,在学人数11546人,168所私立中小学校,在学人数6892人。990所旧私塾,在学人数30672人。②
大革命期间(1924年至1927年),广州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是全国革命的中心。这一时期广州的教育发展较快。1924年2月4日,孙中山把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合并为广东大学,1926年9月1日,易名为中山大学。此外,还有私人创办私立了广东国民大学(1926年秋)、私立广州大学(1928年春)等。中小学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民众教育、工农教育特别得到重视。为扩大革命影响,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和革命军队干部,民国13年(1924年),创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黄埔军校。1926年,又创办了第一所工人大学——劳动大学。其时,广州国民政府提倡平民教育,中等学校实行男女同校,令各学校向平民开门,又在一些高等学校和私立中学设公费名额;设立平民学校,对象为失学青年、工人、学徒、店员、家庭妇女等,讲授识字、珠算、信札等课程,贯串宣传革命道理。至1927年,广州市有幼儿园16所,共102人;有市立小学65所,学生2446人;有中学31所,学生8661人;有师范生1114人;广州地区有高校16所,其中公立、市立各8所。
北伐以后,国民政府迁离广州,广东逐渐成为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的据点。1928 年至1936年,陈济棠主粤期间,广东处于一个半独立的状态,广州被划作特别市,陈济棠利用这一局面,拥兵自重,加上国际形势出现暂时缓和,广东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工农业发展较快,社会比较安定,陈济棠大办实业,善于把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联系起来。如他于1929年颁布《广东三年施政计划》中把发展教育事业列作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发展教育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强调“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若果教育是好,国家前途自然是好”。③“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永久的事业”,因此,“今日教育问题,是我中华民族的生死问题”。④因此,在这一时期,广州教育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高潮。其时,广州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教育经费比较稳定,加上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纷纷捐款办学,各级公、私学校纷纷创立。为迅速发展的实业提供所需的技术人才和力量,陈济棠采取了增加教育投入、鼓励私人办学、推广义务教育与成人教育、创设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教育。广州在原有的十几所大学和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新办了勷勤大学、省立体育专科学院、省立国医学院、广东省陆军军医大学。高校学生由4000人增至5000人,外派出国留学生50人。⑤并筹办了省立农业专科学校、省立水产专科大学、省立美术专科学校、省立音乐专科学校等,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另外,教育的层次也随高校数目的增长而提升。20世纪20年代末,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研究生教育,1935年,中山大学成立研究院,1937年又成立了研究院第一届硕士学位考试委员会,正式对合格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陈济棠还创办了明德社和学海书院。“这个时期,全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方,首推北平,次为上海,三为广州。”⑥私立广州大学,于1937年2月,受教育部委托开办计政训练班,这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计政训练班。在这段时期,中学、小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和成人教育都有较大的发展。广州市教育局锐意扶持私立小学和职业学校,历年对成绩优良者予以补助,如:1931年至1933年,广州市补助的私立小学校分别有10所、14所、16所。⑦1932年l0月,重新制订实施了拨给已立案之私立学校及职业学校补助办法。1930年,广州各中学高、初中招收新生,统一考试,按成绩分配。1933年暑假,全省第一次举行高、初中、小学统一毕业考试,不及格者不能毕业。陈济棠重视职业教育,为了实施“教育职业化”的原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至1936年,广州市有公立职业学校6所,私立职业学校30余所。为扩大招生规模,还在中学或职业学校又附设职业补习学校或职业补习班。当时广州公私立的完全中学有30%开设商业科或师范科。广州在这一时期社会教育有一定发展,1932年办起民众教育馆,设立社会教育实验区和社会教育学院,推广民众识字运动。至1937年,广州有公私立大学18所、公私立中学62所,公私立小学186 所。⑧1936年秋,陈济棠下野,国民党中央对广东地区加强控制,学校的党化教育色彩也大为加深。广州市的公立大学和中学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减少了几所。私立学校更明显向商业化发展。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州市政府准备撤离广州而停办市立小学与初中。1937年10月,广州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省立和私立中小学疏散,公立学校纷纷迁到内地,私立学校特别是教会学校则多迁往香港或澳门。1938 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市区内各类学校均停办,教育事业受到破坏。汪伪政权成立后,开始着手恢复学校,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但成果不大。其间,有伪省立广东大学1 所,学生300 余人;中学规模最大的是汪伪政权为纪念汉奸曾仲鸣和沈崧的鸣崧学校,另外还有广大附中、省立一中、省立二中、市立一中、市立女中及德明等公立中学和中华中学等私立中学,师范学校只有省立女师、市立师范两所,职业学校只有省立职校、女子美术职校、中中会计职校、华南计政职校4所。小学虽有100 多所,且存在大量私塾,入学人数只有学龄儿童总数的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伪政权所办的公立学校由省市教育机关接办,疏散各地的学校相继迁回广州。广州市开始恢复在战争中受创伤的教育。1946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重新设立,1947 年7月,广州又成为特别市,直辖于国民政府行政院,市内教育归广州市教育局管理。在恢复公立小学的同时,政府还鼓励开办私立小学。对于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合理的私立小学给予奖励。这期间,由于祖国光复,海运通畅,侨汇开通,加上广州远离内战战场,人民群众乐于办学,因而教育逐步恢复。广州市在抗日战争前有小学90所,1945年恢复42所,1946年上学期增加了22所,并且尽量在学校里增加班数。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让更多的儿童上学,很多学校实施二部制,把学生分成两批轮流上课。1946年下学期,再增加10所小学,1947年增加24所小学。学生数量从1945年的15929人增加到1946年的30796人。至1947年上学期,广州市共有市立小学98所,超过了战前的数量。在恢复公立学校的同时,政府还鼓励开办私立学校,对于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合理的私立学校给予奖励。据统计1945年度第一学期只有私立学校25所,学生7658人;到下学期学校数增加到67所,学生增加到11925人。民国35年(1946年)第一学期只有私立学校753所,学生有16807人;到下学期学校数增加到112所,学生也增加到40480人。1948年,广州教育发展情况详见下表1:
民国时期,广州政府一方面用新式学校取代私塾,另一方面对私塾进行改造,开始了私塾小学化的进程。但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破坏,中断了这一进程,私塾数量回升。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了私塾小学化的工作。到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尽管广州还有私塾,但现代小学在初等教育中已经完全占有主导地位,传统教育的残余基本被铲除。
表1 1948年广州市区各种学校统计表⑨
二、启示
民国时期广州教育给予我们许多的启示与思考。
(一)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发展史表明,只要政治稳定了,教育往往就发展。反之,政治不稳定,教育就停滞、甚至倒退。在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发展的所谓黄金阶段就是陈济棠统治时期的民国18年至民国25年(1928年至1936年),这段时期广州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而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民国初年,广东政局动荡,军阀战争频繁,教育经费短缺,广州教育备受摧残,发展非常缓慢。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大量学校内迁,市区内各类各级学校均停办,广州教育事业受到致命性打击。
(二)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民国时期,广州教育经费主要有3个来源:其一是官款,如粮羡、旧儒学租、学宫田产;其二是办学单位(团体)的公款、公产收益;其三是收取学费、社会募捐。民国时期多方面筹集教育经费,使教育经费有一定的保障,这是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取得一定成就的重要因素。如:1929年8月,广东省公布《广东省捐资兴学褒奖规程》,奖励捐资兴学者。各校还不时派人往海外向华人募捐校款。1928年底,国民大学教务长张景耀赴美洲,筹得美金5万余元,港币14 万元;1934年至1935 年,国民大学校长吴鼎新往南洋筹款,得港币6 万元;1945年,副校长张音谱赴美募款得美金10 万元。私立广州大学、广东光华医学院等都曾派人到海外华侨中筹款。
(三)重视教育
民国时期,特别是陈济棠主粤期间,广州比较重视教育。陈济棠善于把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联系起来,他比较重视教育,于1929年颁布《广东三年施政计划》,把发展教育事业列为重要组成部分。他努力设法增加教育经费,这一时期教育经费增长较快。广东省教育经费预算从1930年的213万元增至1935年的503万元,占全省经费预算比例从4.8%升至10.8%。⑩广州的教育经费也随之增加。1934学年度,广州教育经费总计2429495元。这是民国时期广州教育取得一定成就的重要因素。
(四)华侨、港澳同胞热心捐资办学
民国以来,广东逐渐成为全国华侨和港澳同胞大省,他们为家乡和祖国踊跃捐资兴学。广州作为广东省省府,吸引了许多华侨和港澳同胞来此办学。如: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的前身),由港商冯平山捐建“平山堂”和“景堂院”。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和私立广州大学,其开办和发展都得力于侨胞的支持和资助极大。1929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为解决经费来源,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张景耀两次前往美洲募捐,校长吴鼎新也于1935年赴南洋筹款,由于华侨的热心捐助,该校购买了土地,建了校舍、图书馆,并偿还一切债务。私立广州大学校董黄克勤于1934年赴美国募捐,用筹集到的华侨捐款在广州东横街扩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47年,校长陈炳权在美国募集捐款12 万美元、图书800万册,并取得波士顿、纽约等城市共30多所大学由华侨出钱赠设免费留学生名额,以供学生出国深造。另外,由于华侨生活在海外,接受国外的新思想,他们把国外的教育思想带到国内,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广州教育的发展。
广州要实现新跨越,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核心是创新,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当前,需要努力构建与新型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具有广州特色的全民教育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
注释:
①舒城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②张富强等译编.广州现代化历程:粤海关十年报告(1882-1941年)译编[Z].广州:广州出版社,1993.
③陈济棠.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在广东省第四次教育会议上的开幕词,广东省档案馆编:《陈济棠研究史料》(1928—1936年)[Z].1985.
④陈济棠.要把整个教育事业进行整顿——在广东省第三次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广东省档案馆编:《陈济棠研究史料》(1928—1936年)[Z].1985.
⑤杨万秀,钟卓安.广州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⑥何国华.民国时期的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⑦广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广州年鉴(卷十二·教育)(上)[Z].1935.
⑧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卷十四[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⑨曹思彬,林维熊,张至.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⑩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广州市越秀区档案局.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越秀教育发展史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The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Education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Guo Haiq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 connecting link is a key compon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Guangzhou during that period was the most open zone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culture.The education of Guangzhou at that time was trying to get rid of its backwardness and meanwhile to for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by examining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and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the curr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Republic of China; education in Guangzhou; evolution; implication
G529
10.3969/j.issn.1674-7178.2014.03.021
郭海清,硕士,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史。
(责任编辑:陈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