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与国外民间直升机救援的比较研究

2014-04-19霞,李军,张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直升机航空民间

郭 霞,李 军,张 倩

(陆军航空兵学院,北京 101123)

我国与国外民间直升机救援的比较研究

郭 霞,李 军,张 倩

(陆军航空兵学院,北京 101123)

本文通过对国外和我国民间直升机的救援现状进行分析,从救援装备、专业人才、基础设施、政策法规、运营模式等方面做了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提出了构建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体系的具体措施。

民间直升机救援;专业人才;救援装备;运营模式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频繁的灾情发生后,直升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救援队伍中。而我国灾难救援中的直升机仍以军用为主,这显然已不符合我国国情。构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如何从国家角度建设航空救援制度,已经有诸多的研究结论。从航空制造企业角度而言,如何能使航空器的产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大国发展需求和频发的灾情,也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从通用航空公司角度而言,怎样才能使民间直升机救援成为一种灵活的生命救援方式,却还处于研究空白。

1 国外民间直升机救援的现状

许多国家的民间直升机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救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一些通用航空事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航空大国和经济强国,其民间直升机救援力量多次参与国际性的生命救援。

1.1 大量的民间直升机救援队伍和组织

中小型灾情,国外普遍采用专业救援队或直升机公司。在没有专业救援队伍或直升机公司的地方,才动用军用直升机。

美国民间有多个空中救援组织,都是非营利性机构,由民间飞行员和学校学生组成。德国共有49个空中救援站,其中属于民间组织的有汽车俱乐部下属的空中救援公司,设有14个空中救助站。瑞士的航空救援服务队(Rega)也是一家成立于1952年的非盈利民间慈善组织。澳大利亚的西太生命救援服务公司(Westpec)是目前世界上创办时间最长的从事直升机生命搜索和救援服务的公司。日本的民防救援队则拥有一批私人和企业注册的直升机,在紧急救援时可以应招投入救援。除此之外,日本还在36个道、县设立民间飞行机构,以进行紧急救援。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民用直升机出动10架,飞行2 610 h,见表1。

表1 阪神大地震中民用直升机飞行作业情况Tab.1 Operating Condition of Utility H elicop ter in Great Hanshin Earthquake

1.2 先进的救援设备

1.2.1 直升机的机载设备

日本航空救助队的直升机上装备有图像传输系统和空中灭火系统。瑞士的航空救援服务队(Rega)的救援直升机上装备有呼吸机、心脏起搏器、供氧设备等医疗救护设备。澳大利亚西太生命救援服务公司(Westpec)的救援直升机上更是装备了一系列可以为救援提供方便的机载设备,见表2。

1.2.2 搜救人员的救援装备

空中救援不仅需要直升机有先进的机载设备,救援人员的救援装备也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率。各国的专业救援人员基本都配备有以下专业救援作业装备。

救生衣:它是一种半干的衣服,主要用于水中救援,防止冰冷的海水导致体温过低。特长型拉链使穿脱自如;超强度护膝和护背;上半身可以反光,在海水中容易被看见。

绞索带:可以扣在救生员或被救护人员身体上,方便绞索吊钩。

头盔:头盔上带有特殊材料的眼镜,可以看到更远的距离,上面带有一个微型灯,头盔内部还设有麦克风,便于和外面进行交流。

救生马甲:这是一种专业救生用品,里面配备有各种专业的救援装置。ACR频闪灯、多功能工具、迷你闪灯、个人生存卤素灯、医疗试剂盒、哨子、压缩饼干、备用电池灯。

1.3 专业的空中救援队伍

发达国家尤其是通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其民间直升机救援队伍和组织经历了几十年的锻炼和成长,特别重视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有各种专业机构来对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认证。美国的国家搜救学院专门负责海陆搜救作业的训练,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搜救专家。俄罗斯救援队伍也实现了专职化和专业化,共有179个救援培训中心。为了提高救援人员的素质,俄罗斯还建立了专业救援人员培训和考核体系。

各国救援队伍和组织都对直升机救援人员的从业资格有详细的规定,如澳大利亚的西太生命救援服务公司(Westpec)对机组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具体规定如下:

机长:具有民用航空总局认证的机长资格,有3 000 h以上的安全飞行经验,夜间目视飞行150 h以上,至少两年以上作为机长的飞行经历。

副驾驶:具有民用航空总局认证的飞行员资格,有700 h以上的直升机安全飞行经验、50 h的涡轴直升机安全飞行经验。

救援人员:有海岸冲浪铜质奖章,有高级救援证书和高级急救证书,会有效利用拧成的绳子、绕绳下降、爬山、潜水、水中营救和原始森林生存技术,会利用基本的生命维持设备来较短时间地维持被救援人员的生命。

医务人员:能在复杂困难的地理环境下接近被救援人员并对其伤势做出合适的处理,必须经过特定机构授权,掌握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

2 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的现状

各航空大国都已经把民间通用航空作为空中应急救援的重要补充力量。如果不是重大的、群体性的灾难事件,则无需启动国家空中救援力量或军用直升机。但我国的通用航空事业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因此民间直升机救援在规模化、专业化、制度化、商业化等各个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民间直升机救援存在较大差距。

2.1 民间直升机救援受到关注,开始发展

通用航空真正引起国人的重视,其实是在汶川地震后,是那次规模空前的直升机大集结令社会各界对通用航空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民间直升机救援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目前的通用航空企业中有救援装备和力量的不多。只有中信海直以及首航直升机公司等几家企业可以提供直升机救援服务,但企业为了生存而追求利润和经济效益,主要力量是放在社会服务的其它经营项目上。而且通用航空公司的企业布局不是很合理,沿海地区通航企业多,中西部地区少,相对来说救援力量分散。

2.2 直升机数量少

直升机应用于应急救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很显然,直升机是最重要的救援装备。据2004年统计,全世界民用直升机已有3万余架,按照2004年世界人口64亿左右测算,平均每百万人拥有民用直升机4.64架,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的民用直升机为0.09,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2%,见表3。我国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话,需要6137架民用直升机,而我国目前民用直升机只有160架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是个大国,但在民用直升机方面,却是地地道道的小国。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民间空中巡逻队(CAP)拥有535架直升机;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拥有直升机39架;我国目前拥有民用直升机的通航企业有11家,拥有直升机的数量如表4。

表3 2004年拥有民用直升机数量最多的前十名国家以及与人口数量的关系Tab.3 The top ten countries in quantity of utlility helicop t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w ith popu lation in 2004

表4 2008年中国各通用航空公司拥有直升机数量Tab.4 The Num ber o f H elicop ters for M ain A ir line Com panies in China in 2008

这只是通航企业拥有直升机的总数,救援型直升机的数量则更少,据悉,我国专业救援直升机只有12架。

2.3 专业救援装备和人才短缺

发达国家的救援直升机上都装备有先进的红外前视装置等机载设备,以及各种适用于救援的专业化装备,如医疗救护直升机上安装有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等医疗救护器械。海上搜救直升机上安装有绞车、吊索、打捞泵等设备,执行消防任务的直升机上安装有吊桶。

我国专业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数量很少,而且机载装备比较落后,缺少机载雷达、前视红外、防撞系统、精确导航系统等机载设备,造成直升机对执行任务区域的气候环境要求较高,其它专业化救援装备更是鲜有。

此外,专业救援人才的短缺也影响了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的发展。缺乏专业救援训练和技术,必然会导致救援行动不够规范和专业,影响了救援的效率,存在安全隐患。

2.4 基础设施缺乏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必须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保障,需要加强机场网络、通信网络、气象服务、后勤保障等多种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共有3000多个县,拥有机场19990个,其中公共机场5233个,私人机场14757个,供航班使用的有500个,其余19000多个机场可供通用航空飞机和直升机起降使用,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通航机场。香港1100 km2多的土地上,有200多个起降点。

我国共有2861个县,民用机场为152个,可用的通航机场仅69个,临时起降点329个,且大部分缺乏持续运营的设施设备。目前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数量严重不足,分布也极不均衡和合理。

2.5 法规制度不完善

在航空法规制度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在许多发达国家,除了飞行禁区和商业航线范围之外,私人飞机的飞行无须得到任何人的批准,只是出于安全的需要在起飞前向空管部门报告一声。中国由于没有放开低空空域,头顶的天空实际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管制区域。直升机救援有时区域跨度比较大,而空管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使得在很多突发事件中,直升机救援的作用发挥有限。

此外,民间直升机救援对于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因此民间直升机救援存在的合法性、运营方式、准入资格等各个方面,目前还缺乏指导性文件,这也制约了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的发展。

总而言之,小、散、弱是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的基本特点。目前民间直升机救援的手段能力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需求严重不适应,也与全国人民对我国直升机救援的期待严重不适应。因此我们要尽快推进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事业的发展。

3 对我国民间直升机救援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直升机救援力量主要依靠军队。灾害发生后,用军事体制调集直升机救灾反映过程长,加之军队直升机装备目的是作战、消灭敌人,缺乏专业应急救援技能训练的经验和专业救援设施装备,不完全具备复杂灾情的救援条件。因此我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间直升机救援队伍,以更适应我国社会和人民对救援的需求。国外完善的民间直升机救援组织对于构建我国的民间直升机救援体系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3.1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直升机救援的直接原因。从经济、人口和灾情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应当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通航机场建设,以及各个偏远县城、山区的临时起降点的建设,雷达网络和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并做好基础设施的长期维护准备,尽快构建构建覆盖全国低空空域的、完善的先进基础设施体系,为直升机救援提供硬件基础。

3.2 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体系的建设必须以相关法规制度为基础,需要切实、可行、科学的操作规范。尽快推动低空空域的开放,为救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真正的实现直升机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要构建民间直升机救援体系,首先要有支持这项服务发展的相应的政策法规,只有合理的制度保障,才能使民间直升机救援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3.3 加强专业救援人才的培养

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以及技术水平的缺失,必将会对救灾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每年培养的直升机飞行员数量很有限,只有尽快实现飞行员培养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才能解决飞行人才缺乏的局面。

由于我国通用航空很少从事直升机民间救援服务,所以相对于直升机飞行员的缺乏来说,专业救援人员更加稀缺。应由国家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依托部分高校来解决专业救援人员的培训问题,健全飞行人才和专业救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

3.4 增加和改进救援装备

直升机、机载设备、机上救援装备构成了直升机救援的物质基础,先进的救援物质基础无疑会使救援的效率大大提高,国外的直升机救援效率高,救援反应速度快,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公司的直升机数量十分有限,而适用于救援的直升机数量更少。虽然近年来救援装备有所发展,但真正符合现场需要、实用高效的装备还比较少。这就要求通用航空公司在增加直升机数量的同时,还要装载先进的适用于救援的机载设备。

3.5 改进民间直升机救援的运作模式

国外的民间航空公司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持救援服务的正常运行:首先,国家征集和调用民间直升机救援时,产生的救援费用由政府买单。其次,非群体性的灾难,可以通过纯粹的商业航空救助来实施救援,救援的费用可以有商业保险来买单。最后,通用航空公司承担除了救援服务之外的其它业务来自已公司运营。如澳大利亚的西太生命救援服务公司(Westpec)每年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约为公司全部资金的1/2。瑞士航空救援服务队(Rega)是一个隶属于瑞士红十字会的慈善组织,其红十字会员的会费可以解决空中救护2/3的经费,其余费用则由保险公司来承担。此外,这些民间直升机救援组织还有很多义工和志愿者长期为其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1] 于耕.航空应急救援[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2] 张广琳,段勇,李昊.国外航空救援体系的发展[J].中国应急管理,2010(10):21-23.

[3] 龙明灵.了解航空应急救援[J].国际航空,2009(9):19-21.

[4] 高健,张兵.国外航空应急救援现状与启示[J].国际航空,2010(8):22-24.

[5] 陈广仁,苏青.构建中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N].科技导报,2009-8-27(2).

[6] 我国有必要组建专业化全国性航空救援力量[N].中国航空报,2010-5-17(3).

A Com parative Study on Helicop ter Rescue of Non-governm ental Organizations at Hom e and Abroad

Guo Xia,Li Jun,Zhang Qian

(Army Aviation Institute,Beijing101123,China)

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disaster rescuing of folk helicopter organization,and studied the differences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such as rescue equipment,p rofessional personnel,basic facilities,policies,operation mode,etc.The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stance,and then p roposed specific 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our rescuing system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disaster rescuing of folk helicopter organization;p rofessional personnel;rescue equipment;operation mode

D632.5

A

1673-8047(2014)02-0079-05

2013-06-28

郭霞(1978—),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航空救援研究。

猜你喜欢

直升机航空民间
直升机?
直升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直升机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