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4-04-19张明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固定架偏角桡骨

张明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张明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对比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这段时间内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对A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选择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恢复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作为判定依据,跟踪随访并对比两组患者24周后的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①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患者出现钉道感染1例,钉道渗液2例,固定松脱1例,并发症发生率8%;B组患者出现钉道感染3例,钉道渗液3例,固定松脱1例,并发症发生率14%。②骨折平均恢复时间:A组患者为(10.3±1.8)周,B组患者为(10.8±1.6)周。③A组患者掌倾角为(7.23±1.98)°,尺偏角为(18.89±4.08)°;B组患者掌倾角为(8.13±2.67)°,尺偏角为(20.78±3.45)°。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掌倾角及尺偏角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均有显著效果,前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后者相比更低,两种治疗方法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为了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对其展开研究,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这段时间内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的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60.3±3.5)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骨折原因:摔伤22例,车祸20例,高处坠落8例;骨折类型:Colles骨折22例,Smith骨折16例,Barton骨折12例。B组患者的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61.2±3.3)岁;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骨折原因:摔伤24例,车祸20例,高处坠落6例;骨折类型:Colles骨折24例,Smith骨折14例,Barton骨折12例。选取标准:①所选对象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危急度等一般资料无差异性,有可比性;③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的治疗方案,且已经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对A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对患者取平卧位,对手术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治疗巾。麻醉后在C型臂X线仪器监视下开展手术,在患者桡骨远端做一纵向切口,从掌长肌腱与正中神经之间进入,分离各层组织,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探查骨折情况并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处理,采用克氏针固定,在针孔处覆盖无菌纱布并安装外固定支架[1]。

对B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复位方法同A组患者,复位完成后采用克氏针做临时固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T型锁定加压钢板并放入掌侧平面,使用锁定螺钉固定,同时取出克氏针。完成上述步骤后进行切口缝合,并置入皮片引流。

1.3 疗效判定

选择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钉道感染、钉道渗液、固定松脱)、骨折恢复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作为判定依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5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显著水准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2 骨折平均恢复时间

A组患者为(10.3±1.8)周,B组患者为(10.8±1.6)周,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不明显,无意义(P>0.05)。

2.3 掌倾角与尺偏角情况

A组患者掌倾角为(7.23±1.98)°,尺偏角为(18.89±4.08)°;B组患者掌倾角为(8.13±2.67)°,尺偏角为(20.78±3.45)°。经统计学处理后,A组患者掌倾角及尺偏角明显优于B组患者,有意义(P<0.05)。

3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损伤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按照其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两种。

一般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较为容易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关节面粉碎,而传统的石膏固定法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欠佳,通过使用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恢复速度[1,2]。同时,必和外固定复位患者不容易出现钉道感染、渗液等并发症,安全性好。另一方面,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采用螺纹锁定和T型钢板固定,与外固定方法相比稳定性更高,但也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状。

本次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外固定方法在并发症、骨折复位程度等方面优于切开复位的方法。综上所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应用于桡骨远端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胡江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6例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9,12(11):199-201.

[2] 辛红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7(20):118-120.

R683.41

B

1671-8194(2014)14-0225-02

猜你喜欢

固定架偏角桡骨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无天于上2035(一)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