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意义

2014-04-19王曙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上机插管颅脑

王曙光 汤 斌

(农六师医院急诊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意义

王曙光 汤 斌

(农六师医院急诊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采取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本院50例实施气管插管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指标变化、上机概率、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GOS预后评定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指标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两组的PaO2、SaO2、PaCO2、RR、HR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上机概率、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GOS预后评定比较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能够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误吸发生状况和患者致残率,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能够被医学临床推广和普及。

早期气管插管;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意义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属于颅脑创伤救治的难点和重点,该病复杂多变、发展迅速,临床病死率较高[1]。在现实生活中,高空坠落、车祸、殴斗都会造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本文特此选择了我院实施气管插管的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分组比较证实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较好。现将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呼吸指标比较表

本次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实施气管插管的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中有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45.6±5.5)岁。患者中有13例硬膜外血肿,11例开放性颅脑受损,10例硬膜下血肿,7例混合型血肿,4例后颅凹血肿,3例脑挫裂伤,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合并其他的损伤部位,有胸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四肢骨折、血气胸等。患者昏迷程度为:16例浅昏迷,25例中度昏迷,9例深昏迷。患者中有30例长期吸烟,有呼吸道疾病。对患者进行头部CT,GCS评分为:20例3~5分,30例6~8分。将患有严重慢性器质病变和重外伤患者排除,把5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症状、病程、年龄和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抗感染、糖皮质激素、脱水降颅压、低温脑保护、维持水电解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表现,则要进行气管插管。比如呼吸频率<10次/分或>30次/分、PaCO2>5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60 mm Hg、PaO2<26.7 kPa。而观察组患者要在SpO2<95%、胃分泌物堵塞气管、颜面部外伤致使鼻腔出血时立即气管插管。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后要用呼吸机控制通气,PaCO2控制范围在20~25 mm Hg[2]。

1.3 评价指标

在两组患者插管的前后阶段,对PaO2、SaO2、PaCO2、RR、HR进行测定。伤后复查床边胸片,确定肺部感染情况。伤后6个月,利用GOS预定评定标准进行预后评定,划分为五个等级,即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和死亡[3]。预后良好是GOS预定评定的良好一级,而其他四个等级为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取SPSS13.0的统计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气管插管前后呼吸指标变化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呼吸指标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对照组的PaO2、SaO2比观察组患者有明显降低(P<0.05),证实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低氧血症。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后的PaO2、SaO2、PaCO2、RR、HR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上机概率、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上机概率、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上机概率、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

2.3 GOS预后评定

两组患者在GOS预后评定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气管插管比常规气管插管的预后良好率更高。见表3。

3 讨 论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OS预后评定比较表[n(%)]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由于暴力间接、直接作用在头部引发的颅脑组织损伤。一旦出现颅脑损伤,患者会感到恶心、呕吐,出现感觉障碍或意识障碍。若脑干损伤,患者会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出现脑疝,危及生命。脑组织属于人体重要神经中枢,耗氧量为全身耗氧1/5。颅脑损伤若重度缺氧,并不会出现脑死亡,但抢救患者的难度会加大[4]。当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处于意识障碍状态时,脑脊液漏、口腔分泌物增多,均会造成呼吸不畅,引起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会二次打击患者机体,引起全身自由基损害机体。这会造成患者脑组织极度缺氧,也会危及到患者的胃肠道和心血管组织。相关资料证实,血氧饱和度<95%,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会达到80%的病死率。

现阶段,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治疗时依旧以患者呼吸衰竭情况为指征。早期气管插管和常规气管插管有着不同的指征。在本文研究中得出,早期气管插管比常规气管插管的预后良好率更高,而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也较低。与此同时,在本文研究中发现,早期气管插管能提高患者的组织器官氧气供应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滞留。早期气管插管虽然上机概率低,但ICU监护时间较短,和常规气管插管比较,并发生发生率也较低。证实早期气管插管能够维护患者的重要脏器,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气管插管,不仅要考虑到患者大脑的缺氧耐受性,还应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过度换气。所谓的过度换气,是以PaCO2的浓度降低,脑血管阻力增高,血容量减少,颅内压降低为理论依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PaCO2改变了1 mm Hg,患者的脑流血量就会减少2%。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好,但持续时间较短,可在抢救患者期间使用[5]。

救治急性重型颅内损伤患者,在早期气管插管时需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还要做好利尿脱水、扩张脑血管、胃黏膜保护和手术的降颅压治疗。通过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实施气管插管的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证实早期气管插管能够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误吸发生状况和患者致残率,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

[1] 李大鹏,付继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插管的治疗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3):215-217.

[2] 孙茂林.早期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44):67-68.

[3] 张峻峰,石源.早期气管插管联合机械通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 3372-3373.

[4] 魏晋科,敬有聪,马立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外科救治体会[J].甘肃医药,2011,30(1):35-37.

[5] 苑玉环,戴如飞.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探讨及其处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14-1415.

R651.1+<5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4-0216-025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4-0216-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4-0216-02

猜你喜欢

上机插管颅脑
周金应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