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探究

2014-04-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巩膜裂孔玻璃体

李 莉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探究

李 莉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9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5例,占总数的77.78%,有效9例,占总数的20%,无效1例,占总数的2.22%,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中显效36例,占总数的72%,有效12例,占总数的24%,无效2例,占总数的4%,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χ2=0.24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很多,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术便是常用的类型,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其疗效无较大差异。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主要是在正常的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它是一种视网膜和玻璃体两种组织变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随着近视眼患者数量的增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正在成逐年上升的势态发展[1]。对于该病的研究已经历了80年左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也愈加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扁平部的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并各具优势和弊端。为了进一步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分组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9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PVR属于B~C2级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自身要求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中有3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34.56±3.11)岁;对照组中有29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35.56±3.09)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视力、裂孔数目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具体步骤为: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然后采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的标准三通道行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采取俯卧位进行休息。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联合巩膜外电凝穿刺放液和巩膜外冷冻,完成手术之后测试患者的眼压情况,并根据眼压情况适当注入消毒空气。患者手术后要安静休息,其体位则根据裂孔的位置而定[2]。

1.3 效果判定标准

6个月后依据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来判定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视网膜恢复正常情况,无并发症发生;有效: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依然存在程度较轻的分离,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无效:无以上情况改变者[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显效35例占77.78%,有效9例占20%,无效1例占2.22%,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中显效36例占72%,有效12例占24%,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3 讨 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形成与玻璃体和视网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玻璃体受到牵引就形成了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玻璃体便从这些孔中穿透进入视网膜下,最终导致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年来,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用具的普及,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大大升高。目前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扁平部的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巩膜扣带术主要是通过在眼球壁上对巩膜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裂孔逐渐的消除对玻璃体的牵引,并进一步促进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接解[4],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在上世纪末的时候便已诞生。它主要是通过应用各种玻璃体内填充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玻璃体内填充物及手术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治疗效果也大大提高。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对9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并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方式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两组数据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了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其疗效无较大差异。

[1] 刘志雄,吴国基,康克明,等.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 1771-1773.

[2] 马莹琰,邹海东,刘海芸,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本效用分析[J].循证医学,2013,13(3):157-165.

[3] 崔明伟,林会儒,孟凡玲,等.慢性全葡萄膜炎并发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9):746-748.

[4] 米丰花,杨敏,秦雪娇,等.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06-908.

R774

B

1671-8194(2014)14-0194-02

猜你喜欢

巩膜裂孔玻璃体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