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RP、IL-6的检测结果分析
2014-04-19程雅琳
程雅琳
(常德市中心血站,湖南 常德 415000)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RP、IL-6的检测结果分析
程雅琳
(常德市中心血站,湖南 常德 415000)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CRP、IL-6水平,探讨对二者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血站收治的6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按照病情分为重症、中等、轻微组。对观察组在入本站、出本站以及出本站时测定CRP和IL-6水平,测量对照组CRP和IL-6水平。并在患者出本站半年内进行心脏事件发生率的随访调查,对两组患者的CRP、IL-6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入本站前观察组CRP和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CRP和IL-6水平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者P<0.01);出本站后CRP和IL-6水平升高的患者其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CRP和IL-6水平正常的患者。结论CRP和IL-6水平能够有效反应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对于该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不稳定心绞痛;CRP;白细胞介素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中的重要类型,该病症的临床表征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CRP和IL-6能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有敏感的反应表征,对二者水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可以客观地反应该病症的验证程度[2]。本文主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和IL-6水平进行了动态化的检测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血站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程及病情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轻微型:共21例,其中17例为新发心绞痛,另有4例为劳累性心绞痛加重患者,该种类型的患者发病时ST段下移水平一般≤1 mm;中等型:共27例,患者在入本站治疗前1个月均发生过至少1次静息心绞痛或者梗死后心绞痛,ST下移>1 mm,并且心绞痛持续时间在20 min以下;重症心绞痛类型:共25例,入本站前48 h内反复发生静息心绞痛,病痛时间在20 min以上,ST下移>1 mm。本文研究选取的对照组为来本血站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共60例,经诊断均无心、脑、肾疾病。
1.2 一般方法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入本站时及出本站时的CRP和IL-6测量结果,并在患者出本站半年时间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对于对照组进行体检时CRP和IL-6的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CRP测定:采集空腹静脉血液5 mL,维持3000 r/min的离心速度进行血液的离心,10 min后取血清,并在-70 ℃条件下进行保存。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本血站采用芬兰基恩公司试剂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0.125~12.5 mg/L;IL-6测定:采集血清方法同上,运用ultra-Mark型酶联仪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灵敏度<10 ng/L,变异系数<10%。在进行随访时主要观察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顽固性心绞痛等事件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入血站时观察组CRP和IL-6与对照组对比情况
入本站时观察组CRP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不稳定心绞痛病情的加重,观察组CRP和IL-6均有明显的提升。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入本站时观察组和对照组CRP、IL-6水平对比表
2.2 观察组患者入本站和出本站时CRP、IL-6对比情况
经过治疗,观察组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观察组入本站时和出本站时CRP、IL-6对比表
2.3 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出本站后有48例患者的CRP水平上升,15例患者正常。39例患者IL-6水平上升,24例患者正常。随访中发现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见表3。
表3 观察组出本站半年后心脏事件发生率与CRP、IL-6关系表
3 结 论
不稳定心绞痛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病时能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并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该病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一直伴有炎症,炎性细胞的产生和激活、介质水平的增强、粥样板块破裂等都对该病症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4]。CRP、IL-6水平能够敏感反映患者炎症程度,IL-6能够引发血管壁的破裂,并促使肝脏分泌CRP以及Fib等物质,加快了血小板的聚集效应,极易诱导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CRP、IL-6相比正常人来讲水平明显偏高,并且随着病情加重,两项指标的水平也呈上升趋势。通过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CRP、IL-6水平。研究还证实了CRP、IL-6水平与心脏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要积极增强对于心绞痛患者CRP、IL-6水平的检测,改善该病的预后。
[1] 许骥,郝恒剑,胡少东,等.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1): 106-108.
[2] 邰炜彦,肖文良,王璟,等.介入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对伴QRS波碎裂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自主神经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376-379.
[3] 胡晖,程震锋.GDF-15对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80-3382.
[4] 李靖,何照国.阿托伐他汀对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MMP-9、ET-1水平影响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4):444-448.
R541.4
B
1671-8194(2014)14-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