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

2014-04-18陈蔚陈全慧李翔宇

风景园林 2014年4期
关键词:寺观道观道教

陈蔚 陈全慧 李翔宇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

陈蔚 陈全慧 李翔宇

自东汉以来道教及道教建筑在重庆地区有广泛发展。对于道教建筑而言,“道法自然”思想是道教建筑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以重庆现存道教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地方史志文献的解读和建筑实例分析,通过对巧用地形,智取空间的建筑处理手法以及利用山地景观“多视点、多维度”的特点,营造寺观“修仙向道”的环境氛围和增强观者视觉心理感受等设计手法进行研究,总结重庆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寺庙园林;道教寺观;环境适应性;道教建筑;园林建筑;风景建筑;设计方法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Unviersity foundamental Science Research Special Fund: the Settlement and Buildings under the View of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Cultrual Route (0217005202005); Key Laboratory Projects Fund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Mountainous City Development and New Technolgoies Education Department

道教文化来源于中国古代“道”与“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其无论产生还是发展,都深入民众,与中国人民的传统风俗与生活习惯相结合,具有多元化的丰富内涵与形态表征。同时,道教文化也影响着这种宗教的建筑艺术与技艺,使其表达着特有的建筑文化内涵。最初的道教以巴蜀为发源地,道教文化在巴渝大地源远流长,本地区传统道教寺观的营造以宗教寺观建筑基本形制为基础充分结合了山地环境景观及地方民间建筑设计手法和技术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重庆地方传统建筑的重要内容。

1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的发展与分布

重庆地区道教的正式产生源于东汉时期“五米斗教”自蜀地传入。据《后汉书·刘焉传》、《魏书·释老志》有关记载,自张陵于东汉末年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以后,弟子张鲁占据汉中,改革五斗米道并且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五斗米道遂风行于巴蜀地区,“民夷便乐之”①。在经过隋唐时期神仙道教的影响之后,在明清时期逐渗入民间,尤其通过扩充神祀系统,本地区道教更具亲和力,辐射区域开始扩大,成为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与之对应,重庆地区道教寺观的修建也开始得很早。据史料记载,自汉建安元年(142年)巴郡江州建天师道场涂洞(今老君洞),涂山(今重庆南岸)建禹王庙始,汉建安三年(198年),张鲁在丰都设立天师治。在《云笈七签·洞天福地·天宫地府图》所指七十二福地中,就记载了丰都的平都山,到南北朝时期它发展为丰都县仙都观并成为当时最重要道观之一。到了唐代,由于唐高祖李渊采用崇道抑佛的政策,尊老子为始祖,并将道教立为国教,使之位居儒释道三教之首,巴渝道教建筑也逐渐走向繁荣,出现了大量道教石刻和道教宫观(表01)。宋元儒道佛在理论上的高度融合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三教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宋代分别在江津、江州、大足、合州、江北、奉节、涪州新修宫观,在大足石录山、南山、舒成岩、石门山等处凿道教摩岩造像。元代全真教传入重庆府地,在江州城、铜梁、合州等地建观凿洞。明清以后,随着道教逐步渗入民间,地区修建道教宫观之风更盛,不仅原有名山寺观更具规模,更逐渐形成涪州、奉节及巫山3个重要道

教发展中心,道观遍布巴渝大地(图01)。[1]

目前,根据文物部门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全境现存道教寺观94处。主要分布于合川、铜梁、綦江、潼南、长寿、江津、涪陵、丰都、云阳等地区(图02)。[2]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传统建筑与园林研究的关注,道教寺观园林文化与建筑研究也进入学术视野,罗哲文、周维权等先生在其《中国古园林》[3]、《中国古典园林史》[4]等书中都将道教宫观园林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论述,并结合宫观园林实例,对寺观建筑平面布局、景观节点以及所体现的道教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说明。赵光辉的《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5]更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我国寺庙园林的专著,对我国寺庙园林在环境处理上的类型及构景布局方式,建筑与环境园林化的处理手法及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对而言,针于巴渝地区道教及道教建筑的论述目前尚存空白。

2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选址”的环境适应策略

道教寺观因其宗教教义及修仙生活对于自然环境氛围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它的选址,在重庆多山地区,这种根本环境观又与重庆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时代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寺观类型,构成了各地城镇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

2.1 择境:山之巅

道教宫观建于名山之上,这与道教对仙人、仙境的追求有密切关系。高山之顶耸入云端,与天庭最近,是天地交汇之处;其次名山福地是人间仙境,寺观于此可体现洞天福地,登临神仙境界的思想。据相关记载,历史上曾建于山巅的重庆道教宫观有始建于晚唐时期的铜梁玄天宫(位于铜梁县巴岳主峰顶)、明代道观弋阳观(位于重庆江北区宝盖山顶)、明代道观老君洞(南岸区黄确娅镇老君山)和清代道观巫山高唐观(位于巫山县城外西面高山)、奉节天仙观、綦江白云观等。其中始建于汉代的丰都名山寺建筑群选址丰都县城以北,长江对岸的平都山,雄踞江河东去之隘口,与丰都古城一起构成了城镇完整的空间图景(图03)。

2.2 择气:山之麓或山坳

选址于名山之麓或山坳台地上的道教寺

观,多出于风水考虑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这类选址有利于对“气”进行疏导、汇聚和吸收,是基于道教养身文化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另一种有机结合。以光绪年间梁山(今梁平县)为例,梁山城内、城郊分布了大量的道教宫观、庵庙,其大部分都选址于靠近山林的场所,或建于山脚或筑于山坳,少数除火神庙、元天宫选址于平地外,其余9处道教建筑均选在了山林环境之中(图04)。

2.3 择人:城市或城郊

随着重庆地区道教世俗化的加剧,明清以后道教宫观建于城镇内或城镇近郊的愈见增多。在城镇中它们的选址布局更多结合城镇空间、街道的格局而定。所体现出的环境意识就不再是“独善其身”和与世隔绝,更多是构成对城镇公共活动的参与和公共空间上的直接贡献。大量地方性的民俗宗教活动、节庆活动,甚至贸易集会活动都在寺观内外进行。考虑到它们的重要地位,在选址上也会占据城镇地势高处或者风水景观俱佳的位置。比如自贡王爷庙就位于河流拐弯的“水口”位置;城镇中的寺观也会选择街道重要空间节点位置,比如城镇入口、中央或者街道拐弯处,同时考虑与城镇其它公共建筑如会馆、祠庙等靠近。如渝北龙藏宫,位于渝北区龙兴镇中心,毗邻禹王庙(湖广移民会馆)又与周围民居邻而建,整座道观完全融合在古镇之中(图05)。

3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建筑”的环境适应策略

3.1 因地制宜,灵活布局

道教宫观的平面布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中轴线层层递进、左右均衡展开;另一种则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6]重庆地区以全真道派为主流,寺观建筑布局大多遵循沿中轴延伸,依次为照壁、山门、灵官殿、玉皇殿和三清殿等的功能布局形式,又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就势,发展出以下几种适应形态。

(1)集中对称为主,自由发展为辅。

此型通常在纵向中轴线上布置主要殿堂,而在周边少量非对称地分布辅助性功能用房。这些附属建筑根据山势地形以及景观或使用需要灵活增长。这既能保持纪念流线的完整性,又能有效减少与辅助流线的距离,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比较适用于中小型寺观或者高差起落不太大的位置。比如北碚绍龙观就以中轴线组织组群院落,主体建筑灵官殿、玉皇殿、三清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两侧对称布置慈航殿、真武殿两座配殿,配殿二层为办公用房,山门设在右侧。整体保持了中轴对称的布局,局部稍有变化,在三清殿右后方设置了道舍及斋堂、厨房等生活起居部分,且因群体背山面水,灵官殿前紧邻湖水,因而山门并没有限于保持延续中轴的关系设于中轴线上,而是灵活地布置于右侧院墙上,以八卦门形式呈现(图06)。

(2)相对成组,趋于发散串联。

历史上持续有增建,规模比较大的寺观建筑群,往往结合山地景观层层向上推进的动线,形成深远曲折的纵深空间序列。每组建筑成为纵深空间序列的节点和转换点,调节出较强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步行其间,空间的转换交织着时间的进程,形成连续不断的动态空间,步移景异的动观景象(图07)。

(3)自由错落,顺势散布。

客观上受到地形进深限制,同时充分考虑到外部山水景观的利用,寺观单体建筑往往自由错落散布,形成散点式布局。从景观组织角度,本着景到随机的原则,根据景点

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地安排。这种布局方式,建筑之间功能联系松散,群体组合不拘泥于陈规定式,也不强调刻板的方位朝向,布局自由度较大,可以充分适应地形山势,也利于随时点景、观景。体现道教文化“道法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与顺应自然的存在理念(图08)。[7]

3.2 巧借山势,丰富体验

(1)曲折变化的流线组织

利用山地景观高低变化特点,以路径组织丰富行人的空间体验,从而营造深山古寺的环境氛围是重庆山地道教寺观重要的景观设计手法之一。以老君洞道观为例,其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庞大的建筑组群紧紧围绕一条蜿蜒的曲轴,令之作为建筑群的脊梁骨,犹如龙脉,随山势自然伸展,建筑各抱地势,空间变幻无常,既主从相随,又连环有情。这条建筑之曲,不仅在平面上展开,而且在空间上拓升,形成“玄”字布局(图09)。其中入口流线处理,不同于其他山林道观,与老君洞连接的入口共有3条,其中2条是分别从西门、南门进过长长的前导空间后汇集于三清殿广场西侧明代山门处,经过这道山门便才到达老君洞的核心区域;另一条入口则是设在距离核心区域较远的东面山脚下,东门到达主体部分又有两条路径,皆随山体走势或蜿蜒曲折盘旋,或高低起伏连绵,结合老君洞道观环境景观小品建筑设计,于路径旁设亭、廊、休息台及天门等,步道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形成了富于节奏的流线组织形态。

(2)步移景异的视线设计

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是依赖人的知觉,其中视觉最为重要。人们通过视觉观察,不同的空间环境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波动,而且因人的视点和视线角度的变化,空间环境所带给人的感知或威严、或压抑、或深远。因此,除了对组成空间元素的把握外,合理安排观察者的视点和视线对营造恰当的空间氛围和无限的空间层次是极为重要的。

其一,观看距离的变化。在山地景观灵活多变的层次转换中,观赏距离在山地景观审美中作用很大。观赏距离包括几种不同的意义:一是指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空间距离,二是指视觉距离,三是指主体心理的距离。其中,空间距离与审美效果直接相关。山地景观中有些景物宜于观看全景、远景,有些景物则宜于近看。以老君洞道观之玉皇阁为例,随着人们的行进过程,视距与视角逐渐变换,渐次推出远景,中景及近景,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图10)。

其二,观看角度的变化。山地道观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平地道观所没有的观赏角度。如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山地寺观的审美体验要求主体善于选择角度,不断更换视角,以静观与动观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把握对象的美。以老君洞之三清殿为例,当站在三清殿广场正对面时,往往会把建筑和背后的山体结合起来看,体会其舒展宏伟的殿宇气势及贴崖附岩的风貌;当在其殿前仰视时,又体会到其飞檐翘角的屋檐形态及清丽雅致的匾额;当位于山门右侧的平台,穿过树枝观望期侧面及殿前空间,树丛高低掩映簇拥,又可体会到大殿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融合;当继续行进到石刻殿前步道,转身远眺三清殿,便可观其屋顶、山墙、歇山及博风板及周围建筑环境等,妙趣横生。多种视线角度的设计,不仅使人能够充分体验环境转换所能带来的乐趣,而且可以从各个角度尽情领略大殿之特色(图11)。[7]

3.3 巧用地形,智取空间

处于山地环境的道教建筑群体受到地形、坡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能够建造屋宇的面积变得十分有限,如果把有限的可用场地都直接用以建造殿宇,必会造成室外空间的缩小,形成的建筑群空间则就显得比较拥挤,殿前院落或台地将十分闭塞,因此巴渝山林道教建筑往往通过“筑台”、“附崖”、“嵌入”、“吊脚”等建筑处理智取空间,充分利用地势营造空间,巧妙地增加使用面积,体现出山地建筑景观特色。

(1)以“筑台”方式获取空间

即背靠陡坡,把坡地改造成多层台地的做法。根据坡度大小、进深距离等实际情况形成不同高程的平台,同时还发展出台地与建筑相结合的不同处理手法,产生了丰富多

变的空间效果(图12)(表02)。

(2)以“附崖”方式利用空间

在山势起伏的地势中,受于场地条件的局限,在陡坡上一块平坦的场地尤为宝贵,为让出殿宇前较宽松的交通或行为空间时,建筑常灵活地采用附崖的方式,把建筑后部分贴在崖壁上,贴崖建造的建筑在形式上也能形成稳定感,保持视觉平衡。运用附崖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君洞明代石刻殿,其后部紧贴崖壁,从而留出了殿前台地空间,用作香客参拜、逗留观景等(图13)。

(3)以“嵌入”方式营造空间

根据地形山体环境不同,道教建筑则常常发挥出依乎自然的建造手法,采用嵌入式把建筑空间延伸到自然的崖壁洞穴之中,有效地扩大使用面积,更与自然浑然一体。平顶山龙泉洞道观坐落于平顶山山腰密林处,坐西朝东,背靠山崖而直面嘉陵江,道观所处山体属于坡度较大的情况,因而在这种用地环境下,需要各种巧取空间以满足殿堂建置及殿前交通和活动场地需求的建筑处理方式。在山体纵剖面关系中,该观综合利用了“推、吊、嵌、靠”的建筑处理手段,将殿宇全部紧靠崖壁建置,于主要殿宇三清殿、玉皇殿前分别争取留出活动场地,而其余非核心殿宇前几乎只留有交通空间。三清殿台院其空间采用了图表02-D中所示的“前吊后嵌”的台院处理,从纵剖面图中可以看出,三清殿充分利用山体凹形洞穴,将建筑部分嵌入在洞穴之中,几乎紧贴洞穴内壁;仅仅靠殿宇后嵌还不能取得宽裕的殿前场地空间,因而又利用吊脚的方式将活动平台扩展开来,同时也满足了右侧山门至三清殿的交通联系(图14)。

(4)以“吊脚”方式争取空间

吊脚首先来源于我国传统吊脚楼民居,以局部支柱架空,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建筑一部分与山体地表接触,一部分则与地表脱离,能很好地适应地形,使建筑和山地自然环境相互穿插、融合。由于老君洞及龙泉洞两处道观均地势险要,群体建筑中,在满足核心殿宇及殿前院落对场地空间的要求外,很多辅助性的功能空间则常不拘一格,采用吊脚处理手法。如龙泉洞道观中玉皇殿前平台其下部空间筑为道舍及管理用房等辅助空间,三清殿前平台及殿右侧斋堂部分皆采用吊脚获取较大场地。

4 结论

对于道教建筑而言,“道法自然”思想是道教建筑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本文以重庆现存道教建筑为依据,从重庆地区山地环境风貌出发,分析重庆道教寺观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如何巧用山地环境景观特色,营造寺观“修仙向道”的环境氛围;如何利用建筑本身来发展空间的节奏、收放韵律及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因素与人工环境相结合的手法引导观者视线,增强其视觉心理感受等。最后,从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的角度,分析了重庆道教建筑适应环境,巧于因借的建筑空间处理手法,为当代山地环境景观与建筑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借鉴。

注释:

①陈寿.三国志-张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②图片来源:图01-02由作者整理自绘,图03-04引自李林昉, 雷昌德.老地图·老重庆影像志五[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其余图片和表格均由作者提供。

[1]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3,56.

[2]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3]罗哲文.中国古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赵光辉.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M].北京:北京旅游出版社, 2011.

[6]王蔚,恩隶.中国建筑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7.

[7]陈全慧.巴渝地区道教建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陈蔚/1972年生/女/博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教授(重庆 400045)

陈全慧/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重庆 400045)

李翔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重庆 400045)

A Researh of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Design Approach of Chongqing Тaoist Garden Landscape

CHEN Wei CHEN Quan-hui LI Xiang-yu

Taoist and Taoist building have been developing widely in Chongqing sin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or Taosit building, the concept of “Tao emerges in Nature”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its building space layout, and the profound characteristic that distinguishes Taoist building from other traditional buildings. Taking the existing Taoist buildings in Chongqing as research subj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uilding design approach of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terrain and space, 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ple viewpoints, multiple dimensions”, as well as the design approaches of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a fairyland and enhancing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the visitors. At the end, the authors make a conclusion on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design approach of Chongqing’s Taoist temples.

Temple Garden; Taoist Temple Landscape; Envrionment Adaptability; Taoist Building; Garden Building; Landscape Building; Design Approach

TU986.2

A

1673-1530(2014)04-0066-05

2013-12-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茶马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聚落与建筑(0217005202005);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修回日期:2014-06-14

猜你喜欢

寺观道观道教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中国寺观园林与城市文化
论沈愚诗风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西夏道教补议
道观行
浅析诗意文化在寺观园林景观中的境界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杭州市寺观园林造园特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