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高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报告
2014-04-18
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高山畜牧兽医站 350319
一起高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报告
林银娇
福建省福清市畜牧兽医中心高山畜牧兽医站 350319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掉水腮,是一种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的童虫在肝实质移行,诱发坏死性肝炎和绵羊黑疫,成虫则寄生在肝胆管和胆囊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该虫虫体扁平,外观呈叶片状,新鲜虫体为棕褐色,大小为(2~5)cm×(0.8~1.3)cm,虫体前端有明显突出的头锥,体表密布细小棘刺,口吸盘位于头锥前端,腹吸盘位于肩水平线中央部。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褐色,大小为 (130~150)μm×(62~90)μm,卵壳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细胞和卵黄细胞。羊群感染此病后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降低,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接诊一例此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福清市高山镇某羊场,2013年9月有35只羊先后发病,其中3只羔羊在几天内死亡,9只重症。畜主采取静脉输液、健胃止泻等对症治疗,用药后没有疗效。
2 临床症状
据畜主叙述,起先发现山羊生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粪便由颗粒状转变成软稀粪便,继而消瘦、肋骨突出、被毛零乱、结膜苍白、贫血;腹泻,反刍停止,有的磨牙,胃肠蠕动微弱;体温升高,呈稽留热,38.2~41.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105次/min;颌下淋巴结肿大,呈鸡蛋大小;粪便恶臭,带有黏液;有的行动摇摆、卧地不起,肝区压痛明显,有的未出现症状即死亡。同群的其他羊无任何外表症状,食欲、反刍等均表现正常。
3 剖检病变
对病死羊尸体剖检,可见到腹腔内有红色液体,呈现腹膜炎变化;肝脏肿大,有不同程度出血,肝包膜有少量纤维素沉积,胆管扩张,有的增厚,有的甚至完全堵塞,严重的胆管凸出于肝脏表面,状如细绳索样,在腹腔和肝实质中发现幼虫虫体;胸腹下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颌下水肿最严重,并有大量黄色液体。
4 实验室检查
取患病羊新鲜未被污染的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个视野中有2~3个虫卵。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到黄色、长卵圆形的虫卵,前端较窄、后端较钝,卵壳薄,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卵内充满卵细胞。
5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的粪便检查结果,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
6 病因分析
1)根据饲养员反映,羊基本上都在山坡下那片草场放牧。因此,有可能羊吃了附着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
2)该场羊舍长期饲养羊,日常消毒不够彻底,卫生环境条件差,因此造成饲养场污染也可能引发此次羊群发病。
3)经过询问得知,饲养员对羊驱虫不够重视,没做到定期驱虫,对羊粪也从未做过消毒处理,由于饲养不科学也可能导致此病发生。
4)连日来的阴雨天气,羊只无法到草场正常采食,导致羊群体质减弱,也可诱发此病。
7 防 治
7.1 治疗 硝氯酚,该药口服在肠道吸收,排泄较慢,治疗量为5 mg/kg体重。连用3 d后,羊只的病症明显减轻,另外对有些症状无缓解和危重羊只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用药4~6 d。对因恶病质濒临死亡的患羊,建议无害化淘汰处理。同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20 mL、10%碳酸氢钠注射液20 mL,缓慢静注,1次/d,连用3 d,效果较好。对有继发感染者,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0.2 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3次。
7.2 预防 对患羊隔离治疗,对饲养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洁,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另外嘱咐饲养员暂时先不去可能引起该病的草场放牧。并且每年进行预防性的定期驱虫,用三氯苯唑(肝蛭净)(5%混悬液或含250 mg丸剂)治疗量为口服6~12 mg/kg体重,每年进行3次,对驱虫后的羊粪采用堆积发酵法杀死病原。
B
1003-4331(2014)03-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