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014-04-18于辉王旭静

防护林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食物链杂交种群

于辉,王旭静

(1.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2.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民镇林果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123100)

外来物种是由于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以及自然界中植物慢慢侵入到其他生态系统或通过自然(如动物、风、水流等)媒介向外传播形成物种入侵,并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起自身优势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上认定的已造成危害的入侵物种达100种以上,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1]一些湿地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破坏。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外来入侵生物带来的危害将会通过能量流动、食物链、物质循环等环节放大,从而影响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一旦湿地生态系统遭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将很难进行修复。对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而言,外来生物入侵的过程是短暂的,而要修复遭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却是长期的。入侵物种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其潜在的危害性难以预见。

1 外来物种入侵对湿地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湿地生物遗传多样性指湿地内不同生物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包括个体外部的表型多样性、分子多样性和细胞染色体多样性。

一方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湿地物种遗传变异,形成优势杂交种。一些外来有害物种会与湿地内存在的近源物种之间发生杂交,形成的杂交种改变湿地本地物种的基因结构,造成基因侵蚀,产生的杂交后代可能比亲代更具有抗逆性或繁殖能力,对湿地内的本地物种产生压迫能力甚至使其濒临灭绝,造成遗传污染。由遗传污染引起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核心;另一方面,外来物种不与湿地内本地物种杂交,但其繁殖力和生存力强,新的环境中也缺少制约因子,快速增殖的种群,挤占和侵害了湿地原有生物种群的生态位,迫使湿地生态环境片段化或被分割,使得同一物种间产生自然隔离。本地种群被分割成不同数目的小种群后,造成一些物种的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从而导致本地种纯合性增加、杂合性减少以及近亲衰退,最终造成湿地内本地种种群破碎化。

2 外来入侵种对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环境条件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所带来的一系列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将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改变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在湿地生态系统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都已固定。外来入侵物种通过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湿地本地物种或与当地物种争夺食物的方式改变种群结构、抵抗能力、食物链结构,使得食物链发生断裂,湿地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影响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与功能,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停滞或退化。这种改变一旦发生将很难进行有效恢复。

二是外来物种通过影响湿地内原有物种数量和种类,进而影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如在河道、池塘、湖泊中,凤眼莲植株的大量死亡与泥沙混合沉积水底,会使其逐渐出现沼泽化,丧失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有的因此被废弃,无法使用,造成特定范围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遭到破坏和丧失。

3 小结

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外来物种通过与湿地内本地种杂交形成优势种或直接利用新环境,缺乏限制因子形成快速繁殖的种群,挤占本地物种的生态位,对湿地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造成破坏,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遗传性。另一方面,外来物种通过竞争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破坏其食物链结构,使湿地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或丧失,造成湿地生态系统演化停止或退化。

[1]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手册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16-121

[2]李明阳,徐海根.入侵物种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经济损失评估[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5):53-56

[3]吴燕.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6):58-60

猜你喜欢

食物链杂交种群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长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食物链
神奇的食物链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杂交牛
岗更湖鲤鱼的种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