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优673示范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2014-04-18翁国华何花榕郭灵灵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示范片中稻钾肥

翁国华,何花榕,郭灵灵,张 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9)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技术,将强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行辐射诱变,诱变后与台农67杂交,在产生的F2代材料中选择到优良单株材料,再与恢复系N175杂交,产生的后代在上杭茶地等自然稻瘟病区进行筛选,对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海南、福州反复加代,定向培育与筛选,育成了配合力好、恢复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福恢673。利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福恢673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川优673。川优673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8),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10017)[1]。

1 产量表现

1.1 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

川优673具有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米质好等优点。200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试,平均产量达567.36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5.15%,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小组第1位;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达564.81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64%,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小组第2位;2 a省区试平均产量达566.09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39%。2008年参加福建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在建阳、尤溪、武夷山、龙岩新罗区、大田县、古田等6个点试验,其中5个试验点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实割产量平均达619.2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9.06 kg/667m2,增幅6.73%[1]。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580.3 kg/667m2;2008年续试,平均产量达580.5 kg/667m2,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53 kg/667m2。

1.2 示范种植表现

2013年10月12日,福建省农科院组织了福建农林大学、顺昌县农业局等5位教授、高级农艺师组成的专家组对在福建省顺昌县大干镇实施的福建省农办项目“优质稻川优673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百亩示范片进行验收,产量达668.5 kg/667m2。

2013年9月24日,福建省农科院邀请同行专家在福建省永泰县盖洋乡对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的福建省农办项目“优质稻川优673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示范片加权平均产量652.4 kg/667m2。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川优673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4 d。川优673属基本营养型,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在福建省中稻区试中,2 a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44.8 d,比Ⅱ优明86(CK)迟熟1.1 d。

2.2 主要农艺性状

川优673株高125.9 cm,穗长25.4 cm,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厚挺,叶色淡绿,穗大粒多,后期转色较好。有效穗数为14.5万/667m2,每穗总粒数为189.5粒,结实率为77.81%,千粒重达29.9 g。

2.3 抗性表现

2 a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2006年田间鉴定为中抗(MR)叶瘟、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中感(MS);2007年田间鉴定为中感(MS)叶瘟、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抗(R)。2 a综合评价为中感(MS)稻瘟病。

2.4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4%,精米率72.9%,整精米率62.1%,粒长6.8 mm,长宽比2.7,垩白粒率51%,垩白度8.1%,透明度1级,胶稠度83 mm,碱消值4.7级,蛋白质含量7.4%,直链淀粉含量22.8%[2]。

3 关键栽培技术

现将川优673在顺昌县大干镇、永泰县盖洋乡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3.1 培育壮秧

要使川优673有足够穗数和较大穗子,在永泰单季中稻栽培宜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龄35~40 d,于6月上旬插秧,8月中下旬抽穗,9月中下旬成熟。1叶1心时,视秧苗情况,施好断奶肥,用1%尿素和0.3%硫酸钾或氯化钾喷施,一般施尿素3~5 kg/667m2,并用敌克松800倍液喷施以防治绵腐病和立枯病。每667m2用48%毒死蜱乳油10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螟虫、稻秆蝇等害虫;用75%三环唑1 000倍液喷施,防治苗瘟病;4叶期,根据苗情施壮秧肥,促进分蘖 、壮蘖;移栽前4~5 d施好送嫁肥,一般施尿素5 kg/667m2。移栽前4~5 d喷1次送嫁药。

3.2 平衡施肥

根据川优673前期生长快、后期抗倒不耐肥、对磷钾肥较敏感且需求量较大、需氮量一般的特性,应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酌情施穗肥”与“多施有机肥,控氮增施磷钾肥”的施肥原则。将农户习惯于前期重施氮肥,中后期不施或少施钾肥,改为氮、磷、钾合理搭配,在促前、稳中、健后的肥水运筹中适时增施磷钾肥,促早生快发,达到穗多、粒多、粒重、优质的目的[3]。大田每667m2总施复合肥量在55~65 kg/667m2,以40%作基肥,50%作促蘖肥,10%作穗肥,N、P、K比例为 1∶0.5∶0.7。

3.3 科学管水

掌握前期浅水促蘖,够苗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新根增生,即当全田总苗数达到16万~19万/667m2时排水晒田。后期薄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成熟前5~7 d断水,不能过早断水,必须以水调控,以水保叶防早衰,以增加粒重。

3.4 综合防治病虫害

注意对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稻瘟病重病区还应进行喷药保护。随时注意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情况,掌握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在防治上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用最小的农药用量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以期减少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提高稻米品质,确保丰收[4]。

[1]翁国华,黄庭旭.“双百行动”助推高产优质稻的持续发展[J].福建稻麦科技,2013(4):80.

[2]谢鸿光,朱永生,杨东,等.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优67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09(6)61-62.

[3]游晴如,张水金,杨东,等.宜优673示范表现与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178-179.

[4]黄庭旭,谢华安,游晴如,等.优质高产杂交香稻新组合“宜优673”的选育与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6-9.

猜你喜欢

示范片中稻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钾肥迎来零关税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