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

2014-04-18厉丞烜张朝晖陈力群王宗灵马明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洋生物海洋生态

厉丞烜,张朝晖,陈力群,王宗灵,马明辉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266061;2.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 北京 100860;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

厉丞烜1,张朝晖1,陈力群2,王宗灵1,马明辉3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266061;2.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 北京 100860;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沿海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的特征,着重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根据我国海洋的生态现状和特点,提出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建设、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建设等列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海洋;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内海、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面积约为300万km2[1],其中38万km2的内水和领海区域、200多万km2专属经济区、滨海湿地总面积6.93万km2。大陆岸线1.8万km,面积大于500 m2的岛屿6 900多个(不含海南岛本岛和台湾、香港、澳门所属海岛),岛屿岸线1.4万km[2]。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3],种类繁多,海洋生物物种多达2.6万多种,其中鱼类3 000多种、浅海和滩涂生物资源2 257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较高,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包括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滩涂、海岛、海湾、河口、潟湖、上升流等。中国海良好的生态系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空间和基础条件。

近年来,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作为海洋大国,在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陆海统筹、打造良好生态海洋环境,是支撑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1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征

我国四大海域中渤海、黄海及南海均为半封闭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封闭性特征,海洋生物特有种和地方种种类较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脆弱性明显,海域极易受到人类开发活动的干扰与破坏。我国近岸河口、海湾和珊瑚礁是维护我国近岸生态健康、维持海洋生态功能的关键生态系统,构成海岸带蓝色屏障。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在我国整体生态格局中是连接三大流域和外海的枢纽。渤海沿岸江河纵横,形成渤海沿岸三大水系和三大海湾生态系统,在莱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顶处形成辽河口、黄河口、海河口三角洲湿地,年造陆达20 km2。湿地生物种类繁多,植物有芦苇、水葱、碱蓬、三棱麓草和藻类等,鸟类有150余种。渤海沿岸河口浅水区营养盐丰富,饵料生物繁多,是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4]。

黄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之一。淮河、碧流河、鸭绿江及朝鲜半岛的汉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河流注入黄海,黄海沿岸是我国大型河口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分布区,如鸭绿江口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和苏北浅滩湿地等。河流和河口区湿地饵料生物丰富,浮游生物繁茂,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黄海中南部深水区是黄渤海区主要经济鱼类的越冬场[4]。

东海具有我国最大的河口生态系统——长江口生态系统,是我国海湾生态系统的集中分布区,长江、钱塘江、闽江等江河流入东海。东海渔业资源丰富,渔业资源种类数量达800余种,有我国最优良的大陆架渔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和舟山渔场等著名渔场,捕捞量占全国海洋渔业捕捞总产量的50%左右[4]。

南海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是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类型最为多样的海区,近岸具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南海是全球红树林分布中心之一,共有46种真红树分布,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为世界最高。南海分布着全球50多种海草中的20多种,南海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别占全国的67%、80%、75%和76%。南海是我国海洋珍稀物种分布最多的海域,有中华白海豚、儒艮、绿海龟、棱皮龟、玳瑁、文昌鱼、鲎、鹦鹉螺、虎斑宝贝、唐冠螺、大砗磲、大珠母贝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4]。

随着我国沿海开发新战略的全面实施,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物种、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对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药物等海洋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抵御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海啸、污染事故等海洋灾害中也发挥着关键的屏障作用。

2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2.1 海岸带生态系统

海岸带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间的缓冲带,是我国开发活动最为集中、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受岸线自然属性制约和海岸带地质灾害及陆源排污、围填海等影响,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根据岸线自然属性及围填海、海岸带人口密度、外来物种入侵状况、排污口污染物排放状况等指标,岸线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5],2009年我国脆弱岸线总长度达14 344 km,占岸线总长度的76.5%,杭州湾以北大部分岸段处于海岸带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 (表1)。海岸带生态脆弱主要由于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等,而围填海导致的海岸带自然生境的丧失和改变是近年来海岸带生态脆弱的主导原因。

表1 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2.2 河口生态系统

我国双台子河口、滦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等主要河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导致河口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部分生物体重金属和石油烃残留水平偏高,产卵场沉积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偏低,生物多样性整体上呈中等或较差水平,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5]。

2.3 海湾生态系统

我国大亚湾、闽东沿岸、乐清湾、杭州湾、莱州湾、锦州湾等主要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主要是由于水体氮、磷比例失衡,富营养化程度高,部分生物体重金属和石油烃残留水平偏高,围填海压力增大、栖息地环境受损加剧,渔业资源下降,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生物多样性整体上呈中等或较差水平[5]。

2.4 珊瑚礁生态系统

2004年开始,我国大陆沿岸珊瑚礁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连续6年的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5],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珊瑚礁逐年退化,珊瑚群落结构发生改变。2009年,徐闻珊瑚礁平均盖度为12.1%,放坡和水尾角珊瑚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0.2%和16.3%,为上年的1.5倍和2.6倍;放坡和水尾角活珊瑚的平均盖度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比2004年分别下降45.5%和65.5%;2004—2006年,秘密角蜂珊瑚为主要优势种,2008年以来被对沉积物具有较强耐受能力的二异角孔珊瑚取代。

受破坏性捕鱼等人为活动的影响,2007年以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西沙洲、赵述岛、北岛5个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最严重的区域是西沙洲、北岛和赵述岛,活珊瑚盖度仅为1.8%、2.3%和2.5%。2008年上述5个珊瑚礁分布区域活珊瑚礁的平均盖度仅为16.8%,半年内平均死亡率为2.1%,1~2年内的近期死亡率达到27.5%。2009年活珊瑚礁平均盖度仅为7.9%,比上年减少52.9%,硬珊瑚补充量平均值为0.05个/m2,比上年减少1/3。珊瑚礁鱼类平均密度逐年减少,2009年为每百平方米106尾,比2005年减少65.8%。

2.5 红树林生态系统

1960年以来,毁林围海造田、毁林围塘养殖等不合理开发活动致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现有红树林总面积约为2.27万hm2,减少了53%,其中海南、广东和广西分别减少了62%、57%和48%。目前我国主要的红树林分布区北仑河口和山口红树林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栖息地保持健康状态[5]。

3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中国海洋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环境、生态、灾害和资源等四大方面问题共存,并且这些问题相互叠加、相互影响,具有系统性、区域性和复合性的显著特点。

3.1 近海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中国近岸海域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近海海域污染面积居高不下,2009年不清洁海域面积约为14.7万km2,超过近岸海域面积的50%[5]。污染严重的海域集中在大型入海河口和海湾,包括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胶州湾、象山港、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海域。这些区域大多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致使这些地区背上了沉重的 “环境债务”。

根据 《海洋环境质量公报》[5],目前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局部海域受到重金属污染;全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镉、铜、滴滴涕和石油类污染;海洋生物质量堪忧,2009年部分监测站位贝类体内的铅、砷、镉、石油烃和滴滴涕残留水平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陆源污染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排海污水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类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铊、铍、锑等剧毒类重金属普遍检出,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隐患;人类活动产生的陆源污染物质通过直接排放、河流携带和大气沉降等方式输送到海洋,已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中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

2005—2008年,全国入海排污口排放污染物总量从1 463万t降至836万t,呈显著下降趋势,但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问题仍然严重,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入海排污口的超标率多年居高不下,历年均在75%以上,最高者达92%;从不同海区分布看,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

大气沉降是营养物质和重金属向海洋输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近岸海区,大量营养盐 (特别是氮)随大气输入海洋,会对浮游植物生长和组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引发赤潮。研究表明,大气沉降是陆地溶解无机氮输入到黄海西部地区的主要途径[6],黄海由大气沉降输入海洋的铵氮 (NH+4-N)甚至超过了河流输入量[7]。目前我国气溶胶和降水的常规性监测主要集中于部分城市和地区,对海洋大气沉降还处于研究阶段,缺乏长期大范围常规性监测,我国对大气污染物沉降入海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仍需深入持续地开展。

陆源及其他来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直接导致海洋水体、沉积物和生物质量下降,海域水质状况与入海污染物总量呈同步变化。陆源营养盐对我国近岸海域的贡献占70%以上[8],是我国近岸赤潮、绿潮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污染会对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人群健康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以海洋渔业为例,历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其总产值的2.3%,2007年损失达到35亿元[9];海洋污染还会造成重要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等更多难以量化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沿海地区废水及水污染物源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水平,将给近岸海域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10]。

3.2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受损

污染、大规模填海造地、外来物种入侵等导致我国滨海湿地大量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009年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亚健康和不健康的比重占到76%;岸线人工化近40%,海岸带生态脆弱区占80%以上;河口海湾普遍受到营养盐污染。据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累计丧失滨海湿地57%,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2/3以上海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已逾2 500 km;外来物种入侵已产生危害,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日趋减少[5]。

3.3 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频发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灾害主要包括有害藻华(赤潮、绿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溢油等。气候变化也已对海洋及海岸带生态产生影响,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加剧、洪涝威胁加重、咸潮上溯加重,沿海城市排污困难加大,珊瑚礁出现 “白化”现象,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持续性海洋灾害呈增加态势。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近海有害藻华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发生次数每10年约增加3倍[11],亚历山大藻、凯伦藻、裸甲藻、东海原甲藻等有毒、有害甲藻形成的藻华也不断出现。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1年以来,赤潮的发生频次和涉及海域面积都呈现骤增趋势,年均79次,年均面积16 300 km2,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均增加2.4倍 (图1)[5]。有害藻华的分布区域、规模和危害效应也在不断扩大[12]。1999年渤海海域发生影响面积达6 000 km2的大规模赤潮;2000年至今东海连年发生面积在1万km2的大规模赤潮,2005年浙江沿海的米氏凯伦藻赤潮导致大量网箱养殖鱼类的死亡,造成了数千万元的损失;2008年特大规模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出现,影响海域面积近3万km2,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元,对当地渔业生产及滨海旅游等开发活动产生严重影响。此外,日渐增多的有毒赤潮所产生的藻毒素加剧了贝类等水产品的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近年来,长江口邻近海域底层水体缺氧问题也出现加剧的迹象,20世纪90年代后,夏季缺氧区出现的可能性提高到90%,并多次观测到大范围的缺氧区[13-15]。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导致我国近岸海域赤潮、绿潮灾害的频繁发生和水体缺氧现象的出现,伴随近海富营养化的不断加剧,也会有更多有毒有害藻类形成藻华,严重缺氧会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崩溃,营养盐污染使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呈现出退化迹象。除有害藻华和水体缺氧问题之外,水母旺发、渔业资源衰退等生态环境问题也一定程度受到近海富营养化影响,在近海富营养化的驱动下,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正处于演变关键时期。在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的模式下,近海富营养化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不断加剧,并仍将是一个突出的海洋环境问题;有害藻华和水体缺氧等灾害性生态问题将更加突出,这将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图1 各海域赤潮发生频率

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多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十分普遍,海岸侵蚀主要分布在地质岩性相对脆弱的岸段,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频繁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影响,以及海滩和海底采砂、上游泥沙拦截和海岸工程修建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侵蚀速率增加。我国海岸侵蚀灾害严重区域包括辽宁省营口市盖州-鲅鱼圈岸段、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岸段、秦皇岛岸段、山东省龙口至烟台岸段、江苏省连云港至射阳河口岸段、上海市崇明东滩岸段、广东省雷州市赤坎村岸段、海南省海口市新海乡新海村和长流镇镇海村岸段;2003年以来年均侵蚀速度大的岸段为上海市崇明东滩岸段、江苏省连云港至射阳河口岸段、山东省龙口至烟台岸段、海南省海口市镇海村岸段,年侵蚀速率分别为24.1 m、15.0 m、4.5 m和4.0 m。

2010年,海水入侵严重地位于辽宁盘锦和锦州,河北秦皇岛、唐山和黄骅,山东滨州和潍坊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范围一般距岸20~30 km。与2009年相比,渤海沿岸大部分监测区基本稳定,辽宁盘锦、葫芦岛龙港区北港镇,河北秦皇岛、唐山,山东烟台莱州监测区和黄海沿岸辽宁丹东、江苏盐城和连云港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东海和南海沿岸海水入侵影响范围较小,东海大部分监测区海水入侵基本稳定,南海沿岸地区如广东茂名、揭阳、阳江、湛江和广西北海海水入侵程度和范围有所增加,部分近岸农用水井和饮用水井已明显到受海水入侵的影响。

3.4 近海海洋渔业资源衰退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近海渔业资源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期,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持续大量增加,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从1万余艘速增至20万余艘[16-17]。随着捕捞船只数和马力数不断增大和渔具现代化,对近海渔业资源进行掠夺式捕捞导致资源衰退;捕捞对象由60年代大型底层和近底层种类转变为目前以鳀鱼、黄鲫、鲐鲹类等小型中上层鱼类为主,传统渔业对象如大黄鱼绝迹,带鱼、小黄鱼等渔获量主要以幼鱼和1龄鱼为主,约占渔获总量的60%以上,经济价值大幅度降低[18-19]。渔业资源已进入严重衰退期。

3.5 自然岸线破坏严重,海湾面积缩减

我国大陆岸线长达1.8万km,岸线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港口资源、渔业资源和广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资源。受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全国自然岸线比例缩减、人工岸线比例增加、重要海湾水域面积缩减;2008年全国人工岸线比例已达56.5%,江苏、上海、天津的岸线人工化程度高,人工岸线比例分别达92.8%、90.2%和83.4%,海南省自然岸线比例最高,为83.6% (图2);人工岸线中,84.5%为养殖堤坝,11.9%为海岸防护堤坝,3.3%为港口码头岸线,0.3%为城市建设填海岸线。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991—2008年全国20个重点海湾水域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缩减,缩减比例为0.3%~20.7%,其中锦州湾、胶州湾、复州湾、雷州湾最为严重,面积分别缩减了20.7%、15.8%、12.5%和9.3%。

围填海导致海岸带自然生境丧失和改变是近年来自然岸线减少的主导原因。1990年前全国围填海总面积为82.7万hm2,1991—2000年间新增围填海总量为23.7万hm2,2001—2008年间新增围填海总量为27.8万hm2,2001年以来围填海年均增加3.4万hm2,明显高于20世纪90年代(2.4万hm2/a)。至2008年,全国近岸围填海总量达到133.6万hm2[20]。

图2 2008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人工岸线比例

3.6 海湾、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2004年以来,连续6年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高风险、强压力下的暂时稳定状态,大亚湾、闽东沿岸、乐清湾、杭州湾、莱州湾、锦州湾等主要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5]。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体氮、磷比例失衡,富营养化程度高,部分生物体重金属和石油烃残留水平偏高,围填海压力增大,栖息地环境受损加剧,渔业资源下降,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生物多样性整体上呈中等或较差水平。各海湾普遍存在的生态问题是富营养化、湿地生境丧失、生物群落波动范围超出多年平均范围、渔业资源衰退等,部分海湾还受到重金属、油类的污染,大亚湾受到核电站温排水热污染,乐清湾外来物种护花米草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我国双台子河口、滦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等主要河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河口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部分生物体重金属和石油烃残留水平偏高,产卵场沉积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偏低,生物多样性整体上呈中等或较差水平,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

3.7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滨海湿地是我国近岸海洋生态健康的关键维护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是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区,也是渔业资源养护、陆源污染物降解、应对气候变化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关键区域。滨海湿地位于海陆交界区域,自然变化剧烈,是海洋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区域。海岸带是海洋开发集中的区域,滨海湿地也是开发与保护矛盾冲突严重的区域。

根据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简称“908专项”)的调查数据,2007年中国滨海湿地总面积693万hm2,自然湿地总面积669万hm2,比1975年减少了65万hm2,其中潮间带湿地面积累计减少57%。到2002年,我国红树林保有量为1.5万hm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总面积减少了73%;近年来通过人工种植和移植等手段,红树林面积有所恢复,现有红树林总面积为2.2万hm2。我国海草床面积缩减更为严重,目前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难以找到海草床,仅在海南高隆湾、龙湾港、新村港、黎安港和长玘港以及广西北海等还有成片海草分布;现存海草分布区仍受到渔业、养殖业、海洋工程、非法捕捞、旅游业的威胁。目前海藻床湿地的变化还不清楚,但港口等海岸工程的建设对辽东半岛藻类分布区产生了影响,并且海藻床的生态功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3.8 珊瑚礁生态系统出现明显退化现象

2004年以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大陆沿岸珊瑚礁主要分布区广东徐闻和大亚湾珊瑚礁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网箱养殖、底播增殖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填海造地等海岸工程建设等皆能导致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增加、珊瑚表面沉积物沉降速率增加和水体透明度降低。徐闻灯楼角至水尾角沿岸活珊瑚礁的盖度显著下降,并且适应低光照环境的角孔珊瑚和软珊瑚数量明显增加,活珊瑚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珊瑚礁退化严重。大亚湾因受核电温排水、海水养殖及陆源排污的影响,珊瑚礁退化更为严重。

2008年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西沙洲、赵述岛、北岛等5个主要珊瑚礁分布区内活珊瑚礁平均盖度仅为16.8%,6个月内平均死亡率为2.1%,1~2年内近期死亡率达到27.5%。2007年以来珊瑚礁退化非常严重,上述5个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最严重的区域是西沙洲、北岛和赵述岛,活珊瑚盖度仅为1.8%、2.3%和2.5%。珊瑚礁退化主要是因为炸鱼、毒鱼等破坏性捕鱼方式仍然存在,对珊瑚礁产生直接破坏;2006年以来珊瑚礁敌害生物长棘海星数量剧增,叶状蔷薇珊瑚出现发黑现象,2005年以来造礁石珊瑚发病率平均为1.19%。

4 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国近海及海岸带海洋生态系统为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重要资源,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有力支撑了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抵御海洋灾害,维护海岸带区域生态安全,为沿海居民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目前,海岸带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在支撑沿海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已成为我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焦点,承受着巨大的生态破坏和陆源污染压力,局部热点区域生态受损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在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强化陆源污染控制、减轻沿海及流域污染压力的同时,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力度,提高近岸海洋生态的环境净化能力、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海洋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环境灾害抵御能力,综合提升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的生态安全防护能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根据我国海洋生态现状和特点,建议重点围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修复海洋生态系统、防治海洋生态灾害与强化应急管理、完善海洋生态监控网络体系、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等方面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对保障国家海洋生态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制约、改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1 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保护区建设

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级各类海洋保护区210多处,涵盖中国主要的典型海洋生态类型,挽救了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海洋开发强度加大,海洋保护区不断受到侵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不足,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尚不健全。在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时期,着力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据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98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进行布局,具体开展优先保护区域内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完善各级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对典型、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和濒危物种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以及海洋公园,形成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海洋保护区功效。

在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建设海洋生物样品库和重要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建立各级海洋生物物种、重要物种基因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编目数据库和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国家海洋生物多样性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围绕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制定全国海岛海岸带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管理制度,定期评估保护区建设实施效果。完善各级海洋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各级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建立海洋保护区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重点加强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制定相关选划标准与程序,建立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体系,规范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模式,选划建设一系列具有不同生态类型、文化特色和旅游活动特点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意识,促进海洋资源的科学化、合理化、生态化利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活动需求,示范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合理统筹,综合利用海洋生态资源。

4.2 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

近年来,污染、大规模围海造地、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滨海湿地大量丧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生境、生态系统和海洋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大力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实属当务之急。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建设主要包括滨海湿地植被修复与建设、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岸线整治和生态景观恢复、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海岛生态保护与恢复、珊瑚礁与海草床生态恢复与建设。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区、外来物种入侵区、海岛、气候变化影响敏感区等区域实施典型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措施,在短期内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初步恢复。

通过红树林栽培和移种、珊瑚礁移植和恢复、滨海湿地退养还滩和恢复植被、大型海藻底播增殖、海草床养护和种植、海岸生态防护和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逐步构建海岸带和近海生态屏障,恢复近岸海域污染物消减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提高抵御海洋灾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生态养殖、增殖放流、人工鱼礁等措施,建设蓝色牧场,恢复主要海洋生物资源繁育和生长的生境,保障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救护,恢复珍稀濒危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岸线整治和生态景观恢复,在重点滨海旅游区和沿海经济开发区开展生态浴场建设、人工沙滩修复和养护、退垦还滩还海,打造生态景观和生态廊道,构建公众亲海空间,建设优美滨海景观。实施近岸海域污染治理与修复,开展入海排污口普查、调查和优化调整;综合治理入海河流和重点海湾污染;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定重点河口、海湾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案和计划,合理分配污染物排放配额;开展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强化港口船舶防污监管,实施船舶、舰艇及其相关活动的油污染物零排放计划。

4.3 深入实施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

海洋生态灾害频发对人类健康和海洋渔业生产的威胁日益严峻,海洋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建议布局于我国沿海海洋生态灾害高发区,根据海洋生态灾害种类 (赤潮及其生物毒素、绿潮、水母、外来入侵物种、敌害生物、海洋病毒病害、重大海上突发事故等)、暴发频率、高发区及危害性4个原则进行重点建设布局。

着重开展海洋赤潮、绿潮、水母、外来入侵物种、病毒病害、敌害生物等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完善海洋赤潮监控网络,建设海洋绿潮、水母、外来物种、病毒病害等重点监控区,建立完善的卫星、航空、浮标、探头等现场立体监测系统,建设赤潮和外来物种的监控与预警报系统,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开展海洋生态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示范,建立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体系及治理示范工程。开展海洋突发事故应急监测与管理,加强我国海上溢油、化学品泄露、核辐射突发事故的防范和应急管理,建立海洋生态灾害防治体系及治理示范工程。在我国海上突发事故 (海上溢油、化学品泄露、核辐射)高发区域、潜在高发区域、海上石油平台建设应急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强海洋污染事故的预防、监管与处置能力建设,提高海洋生态损失评估能力,加强溢油污染损害海域的污染监测和生态修复。加强海洋生态事故应急处置部门间通信机制建设,打造综合、全面、及时、可靠、稳定的立体化通信体系。坚持保护优先,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头减轻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减少过度的人为干预,主要依靠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海洋生态系统本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未来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解决陆地资源环境短缺困境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前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陆海统筹,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构筑海岸带蓝色生态屏障,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1] 杨金森.中国海洋战略研究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2]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 国合会“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课题组.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1,B01:46-54.

[4] 冯士筰.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01-2009.

[6] ZHANG J,CHEN S Z,YU Z G,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changes in rain water composition from urban versus remote regions of Yellow Sea[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9,104:1631-1644.

[7] CHUNG C S,HONG G H,KIM S H.Shore based observation on wet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nutrients in the Korean Yellow Sea Coast[J].The Yellow Sea,1998(4):30-39.

[8] CHEN N W,HONG H S,ZHANG L P,et al.Nitrogen sources and exports in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in Southeast China[J].Biogeochemistry,2008,87:169-179.

[9] 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R].2000-2008.

[10] 曹东,於方,高树婷,等.经济与环境:中国202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1] ZHOU M J,ZHU M Y,ZHANG J,Status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relate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China[J].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2001,13(2):54-59.

[12] WANG B D.Cultural eutrophication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plume:History and perspective[J].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6,69(3-4):471-477.

[13] 李道季,张经,黄大吉,等.长江口外氧的亏损[J].中国科学(D辑),2002,32(8):686-694.

[14] WEI H,HE Y,LI Q,et al.Summer hypoxia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 Estuary[J].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2007,69:292-303.

[15] WANG B D.Hydromorphological mechanisms leading to hypoxia off the Changjiang estuary[J].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9,67:53-58.

[16] 农牧渔业部水产局.1949—1985全国水产统计资料[M].1986.

[17]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18] TANG Q S.The effect of long-term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erturbations of the Yellow Sea ecosystem[M]∥SHERMAN K,ALEXANDER L M,GOLD B O.Large Marine Ecosystem:Stres Mitigation,and sustainability.Washington DC:1993:79-93.

[19] 金显仕,赵宪勇,孟田湘,等.黄渤海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0] 付元宾,曹可,王飞,等.围填海强度与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1):27-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71)、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250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GY02-2011T01)资助.

猜你喜欢

海洋生物海洋生态
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动起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海洋生物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