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评估

2014-04-18吴作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角型植入术晶状体

吴作仲

(湖北省通山县中医院眼科,湖北 咸宁 437600)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评估

吴作仲

(湖北省通山县中医院眼科,湖北 咸宁 437600)

目的探究并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的眼压和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3.5±3.2)mm Hg、(3.13±0.46)mm,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28.3±6.5)mm Hg明显降低,而中央前房深度则较术前(2.02±0.54)mm明显增加;术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3~0.4的人数最多,占53.57%,明显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显著,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眼内压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疗效

临床上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一直是困扰医师的难题之一[1]。目前,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者联合手术的疗效明显较好,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少。我院对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共56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50例患者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在44~86岁,平均年龄为(57.3±4.9)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继发性青光眼22例。所有患者均合并一定程度上的晶状体混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前均给予患者常规的降压药,使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3 d后进行手术,术前1 h可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扩瞳。术前表面麻醉,以3.0 mm穿刺刀穿刺进入前房(Ⅰ、Ⅱ、Ⅲ级核作透明角膜切口,Ⅲ级核以上作巩膜隧道切口),形成活瓣式内口,再向前房内注入Viscoat压平前囊膜[2],以3点处切口为辅助切口,持续撕囊后行水分离和水分层。采用Infinity型超声乳化仪冲击晶状体核使其碎裂呈乳糜状并吸除。然后再植入AcrySof折叠型人工晶体[5]于囊袋内,吸除粘弹剂,水密切口,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与术前相比较,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而中央前房深度则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2.2 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比较情况

术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视力<0.1患者经过手术矫正术后视力明显改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3~0.4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大,Z=3.7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比较情况[n(%)]

3 讨 论

临床上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手术治疗是根据房角粘连程度进行术式选择的,包括选择性滤过性手术和激光虹膜切除术[3]。而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晶状体植入术。临床上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联合手术治疗具有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联合手术治疗既可有效的提高视力,还能控制眼压,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4]。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最明显的改变是晶状体变厚,且位置靠前,若患者合并白内障,随着晶状体前后径的增加,会加重瞳孔阻滞,使前房角进一步狭窄,导致闭角型青光眼[5]。故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应以解除晶状体因素的影响为主。传统手术即选择性滤过性手术和激光虹膜切除术对房角关闭及晶状体病变无明显改善作用,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除治疗白内障外,还可解除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晶状体因素,从而有效的阻止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6]。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有效的解除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瞳孔阻滞、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使患者前房加深,房角增宽或重新开放。较传统手术而言,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仅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此术式还可基本矫正患者术前存在的屈光不正,减少或避免配戴镜片[7]。本研究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术后眼压明显降低得到控制,中央前房深度增加,且术后的矫正视力的提高也较显著,术后视力明显改善。故分析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

[1] 方腾,李秋明,舒华娥,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5):413-415.

[2] 赵俊颖,陆国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8):603-605.

[3] 刘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0):1088-1090.

[4] 徐岬,康建芳.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3): 247-249.

[5] 陆琼,孙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1):57-59.

[6] 李哲清,李利艳.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6): 430-432.

[7] 董微丽,邓志鸿,王海彬,等.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7):854-855.

R775

B

1671-8194(2014)13-0250-02

猜你喜欢

角型植入术晶状体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