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4-04-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性生活状态子宫

莫 敏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广东 罗定 527200)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莫 敏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广东 罗定 5272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改良的性生活质量调查表(SLQQ)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子宫切除;性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子宫肌瘤、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子宫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和年轻化趋势[1]。切除子宫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治方法,多数患者伴随一定的心理及生理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性功能的改变等[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8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9~60岁,平均(41.42±5.48)岁;初中以下5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或以4例;子宫肌瘤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子宫腺肌瘤4例,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Ⅱ~Ⅲ级5例。观察组年龄31~62岁,平均(41.52± 5.16)岁;初中以下6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或以5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子宫腺肌瘤3例,CINⅡ~Ⅲ级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坚持每天同患者交谈10~15 min,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②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作用和解剖生理功能的改变等,使患者明白卵巢是维持女性生理特征的主要器官,切除子宫并不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只是丧失了生育功能,并不会丧失性功能[3]。③性生活指导:针对患者存在的性心理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性生活指导,达到消除患者对手术并发症的担心及有关性生活的困惑的目的。④与家属沟通联系: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增加来自家庭的关心和呵护,特别是加强对丈夫手术前后有关性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不会对手术产生认识偏差,有效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和性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设检验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较护理前不同程度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n)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4 44.3±6.6 42.7±4.5 42.4±4.8 41.3±3.8观察组 24 44.5±5.9 36.2±3.4 42.9±4.6 35.2±2.2t值 0.111 5.646 0.368 6.806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3、6、9个月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n) 手术前 手术后3个月 6个月 9个月对照组 24 7.5±0.6 3.6±0.5 4.6±0.3 5.3±0.6观察组 24 7.3±0.5 5.3±0.4 6.4±0.4 7.2±0.8t值 1.255 13.007 17.636 9.308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的常见手术。切除子宫并不意味着更年期提前或者性欲下降,但子宫切除患者缺乏对医学知识的深入了解,术后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

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的质量同医护人员的咨询指导和心理治疗水平密切相关[5,6]。从心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性生活指导和加强家属沟通联系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被证实积极有效[7]。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关爱、体贴患者,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成因、手术方式、术后可能并发症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生活指导。在性生活方面,教导夫妻双方从爱抚和亲吻开始,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切莫急进[8]。并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增加来自家庭的关心和呵护。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性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手术后3、6、9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了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显著提高了术后性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子宫切除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性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 郑琴仙.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性功能及婚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75-76.

[2] 陈俊霞,洪燕,林小玲,等.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2):183-184.

[3] 陆泳诗,洪小娟,陈学英.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1):122-123.

[4] 伍丽霞,林少英,柳晓春.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16):70-73.

[5] 于海心,王玉洁,齐玉梅,等.126例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性生活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81-81.

[6] 张淑红.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4):132-132.

[7] 曾映琼,张汉英,陈理兰,等.护理干预改善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1):115-117.

[8] 李文玉.90例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45-146.

R473.71

B

1671-8194(2014)13-0378-02

猜你喜欢

性生活状态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的性生活是否安全
状态联想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美满性生活的秘诀
热图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