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对偏瘫康复的作用分析

2014-04-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王 超

(吉林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吉林 吉林 132001)

康复训练对偏瘫康复的作用分析

王 超

(吉林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偏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参考组患者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Brunstrom分期、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FCA综合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Brunstrom分期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Brunstrom分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WS及FCA综合功能评分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偏瘫患者康复早期采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行走功能,效果显著。

康复训练;偏瘫康复;Brunstrom分期;MWS;FCA综合功能评分

脑卒中存活后患者多伴随偏瘫等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在患者早期康复期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有着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偏瘫程度能够有效减轻,促进异常痉挛模式的转变,从而减少躯干肢体的功能障碍,有效提高患者患肢功能,尤其是步行能力,促进患者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的改善,笔者对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男39例,女37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56±5.33)岁,患者均经MRI、CT等诊断,并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周内,生命体征平稳,降压药下血压维持在150/90 mm Hg。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排除标准

①听力障碍、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症状、理解障碍患者;②伴随影响步行能力的骨关节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伴随严重心肌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③近期出现频繁心绞痛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康复过程中采用正规康复训练,对于软瘫期患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兴奋性手法提高肌张力,采用Bobath传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躯干肌控制训练、被动活动关节、膝关节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坐位平衡、踝背屈诱发训练、步态训练及站位平衡等,每周3次,30分/次,患者连续接受10周治疗。Lokomat训练:训练前测量患者腿部长度,对机器人装置及绑带尺寸进行调节,之后采用瑞士Hocoma公司瑞士苏黎世Balgrist大学附属医院脊髓损伤中心开发的Lokomat系统5.0,对减重进行调节,初始减量为患者体质量3/5;患者系数常规情况下控制在0.2~0.7;再次引导力设置≤30%,从而对患者步态模式进行调整,最后步速一般控制在1.5~1.7 km/h,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减少跑步台速度及减重重量,30分/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5周为1个疗程,患者持续治疗2个疗程,在患者康复训练中由专门治疗师协助完成。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常规康复情况对患者进行训练。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最舒适步长、步宽、步频、步速等进行计算,在计算相连的3.8 m×0.6 m的压力感应垫上以其最舒适步速连续行走3次,从而对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变化进行反应。采用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计算,分值为0~45分,其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0~15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分别观察对患者用Brunstrom分期及FCA综合功能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MWS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CA综合功能评分为(9.32±3.01)分,相较康复训练前(3.29±2.14)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治疗后FCA综合功能评分为(6.35±4.22)分,相较康复训练前(3.25±2.62)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FCA综合功能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5±3.28)分,相较治疗前(29.63±6.54)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11±4.39)分,相较治疗前(28.41±5.96)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脑部功能受损严重,同时多伴随运动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神经元及肌肉出现继发性改变[1],即使患者存活,亦多伴随偏瘫等症状,患者行动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大脑高级中枢可塑性极强,部分脑细胞受损后,其临近部位脑细胞经适当刺激后可代偿受损部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实现功能重组,加强皮质功能间的协调[2]。而康复训练通过神经肌肉促通技术等各种方法,能够调动利用各种反射,对偏瘫肢体产生刺激,对异常增高的肌张力产生抑制,从而提高受累侧肢体协调控制能力[3-4],调动机体潜力,实现皮质功能重建,最终促进患肢运动能力的恢复,最大程度的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Brunstrom分期、MWS、FCA综合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MWS、FCA综合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参考组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早期康复训练在偏瘫患者的康复中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strom分期、MWS比较

[1] 张丽霞,孟殿怀,沈光宇,等.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2): 1179-1181.

[2] 赵雅宁,郝正讳,李建民,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 748-750.

[3] 潘化平,冯慧,李亚娟,等.疏经通督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31(11):1474-1479.

[4] 庞翔,赵丽繁.康复训练在偏瘫康复中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半月刊),2006,13(24):4379.

[5] 廖亮华,潘沽,于淑芬,等.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59-61.

R743.3

B

1671-8194(2014)13-0174-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