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探析

2014-04-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变异性病程探析

杜 江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北 黄冈 438700)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探析

杜 江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北 黄冈 438700)

目的探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探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型哮喘,它的临床症状有少痰、慢咳,且大都是夜间咳嗽,由于没有喘息的临床症状,很容易导致误诊,从而使治疗延误,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1]。常规药物治疗只是控制患者的咳嗽,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病。因此,探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就将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旨在探析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临床诊断,100例患者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我院将其随机分为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为52.3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3.8年,女性18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年龄为53.3岁,病程为1.5~8年,平均病程为4.3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年龄在19~80岁,平均年龄为53.7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4.6年,女性22例,年龄在20~78岁,平均年龄为51.7岁,病程为1.8~7.5年,平均病程为5.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将肺金合剂、茶碱片与酮替芬进行综合服用,肺金合剂主要成分有杏仁、桔梗、枇杷叶、蝉蜕、甘草等,每天早晚服用,每次1袋;茶碱片是每天早晚服用,每次1片;酮替芬是睡前服用,每次1片[2]。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次数以及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判标准

痊愈:患者的咳嗽、吐痰等症状完全消失,咽痒情况完全改善,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甚至完全消失[3];好转:患者的咳嗽、吐痰症状明显减少,咽痒情况得到控制,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患者的咳嗽、吐痰、咽痒等状况均无变化,发作次数没有减少。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痊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痊愈11例,好转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复发、病变情况比较

治疗1年后,我院对这100例患者进行了回访调查,其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3例出现了复发,且发作次数均<3次,1例出现病变,转为轻度支气管哮喘;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7例出现了复发,发作次数在1~3次的为2例,复发次数在4~6次的为4例,复发次数>6次的为1例,3例出现病变,1例转为轻度支气管哮喘,2例转为中度支气管哮喘。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复发、病变情况比较

3 讨 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人群比较广,从幼儿、儿童到老年,都有可能发病,且由于它的临床症状与哮喘十分难区分,导致很多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不能对症治疗,从而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更加严重[4]。传统的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只能对病情加以控制,却无法治愈[5]。中医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由于风燥犯肺引起的,因此,想要治愈此病,首先就要疏风、润燥,而肺合金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杏仁、枇杷叶、甘草等,都具有润肺止咳、疏风宣肺、利咽止痒等功效,因此能够起到镇咳、止喘的效果[6]。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有效清除患者咳嗽、吐痰、咽痒等症状,并减少复发次数,且不容易引起病灶的转移,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赖庆文,赖丽萍,曾琳.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疑中国哮喘联盟第二次大会文集,2010,11(5):263-264.

[2] 史伟红.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信息,2011,12(4):211-212.

[3] 柯新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J].湖北中医杂志,2010,10(1):112-113.

[4] 陈琦辉.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9例[J].福建中医药,2010, 35(1):18-19.

[5] 于红.咳嗽变异性哮喘67例临床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 21(3):3-4.

[6] 王云宁,王瑛,孙利群,等.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大连大学学报,2010,35(11):222-223.

R562.2+<5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3-0159-025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3-0159-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3-0159-02

猜你喜欢

变异性病程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VR阅读探析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