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2014-04-17祁秀芳
祁秀芳
高中新课改已响彻大江南北,深入人心。我省课改已三年有余,如一缕春风让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高中教育从此注入新鲜血液,焕发出新的青春。通过这三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对课改有了较深入的感受和了解。我深深地意识到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更高标准。
一、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争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传播者、引领者
课改是大势所趋,教师是课改的一线实施者和忠实的传播者。教师应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转变,教师应由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合作者转变,变单一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讲授教学为活动教学。同时,教师在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要有新的认识。思想上:关注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心理上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行为上:老师要蹲下身子,学会期待,学会激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选择、体验、发现、创造,甚至要尊重学生出错的权利。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看得到全体学生的变化发展,感受得到学生的变化发展和内心情感变化。语言上:充满激情、充满爱,对学生的评价激励要客观公正,要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防止伤害学生自尊。“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句鼓励三冬暖,一句奚落六月寒,适时适当的表扬,会让学生热血沸腾,学习态度大为改观。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关爱学生
1.心理上不抛弃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实现教育公平有很强的启发作用。从许多教师的角度来说,心理天平总是向优秀生那一方倾斜,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静心细想,有优等生就会有学困生,应该给予他们与其他学生同等的机会与信心。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一味追求分数,而应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
2.备课中不放弃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以班级平均水平的学生作为对象,这就对“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先一步造成了学习障碍。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先将习题中较难的题列出来,等最后复习时再处理,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会略有降低;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开一盏“小绿灯”,避免抄作业和丧失学习信心等现象的发生;在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授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
3.课堂上多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引入成功机制和多渠道的评价方式,给每个学生均等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尝到甜头,让每个人都有进步,并且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埋怨,让每个人都有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消除畏难情绪,通过不断尝试成功,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以人为本,授之以渔
传授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步调一致,和谐发展,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由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然有的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新旧知识总是凌乱、孤立地储存在头脑中。因而教师要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并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连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四、改进方法,促进发展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志,培养学生数学探究与建模的能力。
贯彻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其目标就是要推行素质教育,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落后状况,在提升高中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前提下,通过全新的方式、方法、理论、理念,使学生的数学素质、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要求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具有全新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