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探析

2014-04-17徐振忠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标程序设计算法

徐振忠

摘 要: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时,要以课标为准绳,充分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学生能力,精心设计案例,激发兴趣,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关键词:算法;程序设计;教学;课标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从信息素养的角度看,学习程序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更加科学严密和细致全面。算法则是程序的基础,学习算法能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具有良好算法思维的学生,善于将算法与生活紧密联系,不仅能从生活中体验算法、学习算法,又能将算法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那么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中,应如何培养算法思维,引领学生探索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奥秘呢?

一、巧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激发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也就产生了解这个事物的需求。“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和心理根据。有了需求学生才容易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产生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满足学习的成就感。多数情况下学生不能自发自觉地产生对知识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设置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相应需求。新课伊始,我们准备了“野人过河”的Flash游戏,提出游戏规则,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过河”,并记下方案,比比看哪一组最快。其间我们观察学生过河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正确,点评部分学生的过河方案进而归纳出过河的正确方案,最后引出算法的概念、特征及三种描述法,这个导入综合运用游戏导入法和发现导入法,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需求,也缓解了他们对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恐惧。

二、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课标强调“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教材中有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和练习出现,如,(1)设计一个邮包计费程序,凡不超过20千克的邮包按每千克0.85元收取费用;如果超过20千克,超过部分按每千克1元计算。(2)为校园歌手大赛设计一个评分程序,10名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在教学实施中只有贴近学生的经验,才能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确保教学效果。经验不仅是生活的经验,还包括学习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与数学等学科的整合,利用算法与程序实现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问题的求解,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利用经验激发兴趣只是迈出了教学的第一步,我们要精心设计,还需考虑如何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如果我们适当地编写出带有“漏洞”的程序,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中保持兴趣,而我们则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善程序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这样就展示了问题求解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

三、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如练习“编写程序,在屏幕上输出(如图3)字母塔”。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要一下子写出正确的代码是不容易的,为此我们可以先做两个准备工作:准备一,

四、关注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

由于学生兴趣多样,认识能力和水平有高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多元的智能发展。在教学设计上要多层次、多样化,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教学任务应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难度逐渐加大,每节课既有基本任务又有拓展性任务,基本任务是要解决本节课的问题,难度不要过大,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学生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布置的任务即可,而拓展性任务是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以后充分发挥潜能,感受“跳一跳就摘到果子”的体验。基本任务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并组织有效的评价,拓展性任务则只给出问题,不作或只作“关键点”的点拨。如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如组织参加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要精心准备学习资源,如学习网站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

五、把握课标,用好教材

新课标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而是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源于”教材但要“跳出”教材。我们使用教材时不能生搬硬套,机械照抄,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在教学中“生成”,要依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学生水平、设备状况等因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体软件等方面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使其贴近教学需求。我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必须建立在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随意删减。不能片面地以分析学情为由,过滤掉教学内容中本应存在却被视为“难”的内容,迁就学生、降低目标。

我们要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准确解读,精心备课,大胆创新。同时应加强交流,取长补短,灵活借鉴,积极反思,追问得失。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算法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理论结合实际,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初步使用VB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艺,朱彩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课标程序设计算法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