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质疑,引导探究
2014-04-17王丽娟
王丽娟
摘 要: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质疑与探究已成为最能体现“为创造性而教”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创新成为教育发展主流的今天,历史教学也应提倡质疑,倡导探究。
关键词:提倡质疑;倡导探究;主动思考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以唤起学生认识上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设疑方法:
一、“布白”法
在教学中,利用齐白石“画虾”所运用的“布白”艺术手法,将一些目前尚存争论、对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与当代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具有重大鉴古知今作用的历史问题提出来,供学生思考、讨论、求解,这样可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纵横类比法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类比,拓展学生纵向、横向的联系思维。如,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作为维新派的康、梁与作为保皇派康、梁的比较;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等。
三、剥“洋葱法”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抓住教材内容中的关键词和重大历史事件,层层设疑,逐步深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如,学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我在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印有“中国与联合国渊源”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创设了一个层层启发推进的问题情境供学生思考:
(1)教材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一词?
(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没有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能够恢复的原因有哪些?
(4)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从而达到“心愤愤、口诽诽”的最佳学习状态。
四、史料解读法
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阅读中积累更创新、更有趣、更直观的史料,包括图片、论述、表格……然后抓住史料与课标要求相契合的地方,巧妙设疑,向学生多方面展示历史这一过去的事实。如,我在导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时,先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像五岳,杨波喷云雷。鯮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接着又引用毛泽东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穅。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孰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在学生读完以上两首诗后,给出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由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因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所以,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实证精神和实证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也明确提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通广泛,视野辽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逐步形成创新的人格。
如,在中国现代史内容中,出现了“几届几中全会”“几届几次会议”等概念,这些概念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忽视了解释、区分,只是照本宣科,一提而过。但部分学生却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怎样区分?它们与党的代表大会是否有联系?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说明学生已不满足于机械地记忆、被动地接受,而是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积极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开始了独创性的学习。
当然,学生在进行创新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摩擦中,自省自悟。
在讲述戊戌变法时,有学生提出:“光绪皇帝支持变法运动,他是一个真正的维新派,思想开放。”这个结论显然脱离了客观史实。因此,教师要恰当点拨,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新颖而独创的大胆想象的意识,又要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思维理智而清醒的现实方向,提高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对于走出传统的历史教育困境,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登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让我们一起在新课改的路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