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 打造生本课堂

2014-04-17王述炳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孝敬父母创设教学内容

王述炳

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打造生本课堂,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如何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运用到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更好地适应生本课堂的要求,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本环境——吸引学生进入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身枯燥无味,如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使教材声像并茂、生动、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如何孝敬父母》时,首先播放孟佩云的故事,当学生看到孟佩云为养母端屎端尿时,心灵受到了震动。我们也要向她学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这时学生就会很乐意地去学习教材知识——如何孝敬父母。只有营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生本环境,才能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乐园。

二、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本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单一的授课方法枯燥无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非常被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丰富有效的生本学习环境,乐于动手实践,自主获取新知识,自主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学九年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播放舟曲泥石流的情境片段、人们砍伐森林的场景、襄阳雾霾、沙尘暴天气的录像、江河漂浮垃圾物的照片。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由于运用了信息技术,这些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又重现在了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家乡还能出现蓝天白云吗?我们中学生要为建设美丽的家乡做点什么?——然后学生带着这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学习教材。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主动参与到了知识的生成与研究中去,还可显现出学生的创造和智慧。

三、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本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堂活动的空间和情境。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如,在讲授《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把学生平时搜集到的课余生活,通过照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创设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本情境。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反应很热烈,引起极大兴趣。教师根据情境创设问题:“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是否表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你认为什么是高雅生活情趣?”利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讨学习主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点就自然轻松地掌握了。

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生本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还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优化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孝敬父母创设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孝敬父母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孝敬父母 知行感恩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