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物词“猫头鹰”为例探究国俗语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17张晓英王
张晓英王 芳
(1.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2.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外语教学部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以动物词“猫头鹰”为例探究国俗语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晓英1王 芳2
(1.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2.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外语教学部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自从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引入并诠释了国俗语义学,这门新的语言学分科越来越引起各位学者的重视,并逐渐的被广大教育者应用到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只有在文化的沃土中才能开出语言这朵艳丽夺目的花朵。本文以动物词“猫头鹰”为例,探讨其中的国俗语义并解析其蕴藏的文化内涵。
国俗语义;猫头鹰;文化;外语教学
一、什么是“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引入并诠释的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表达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由于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等,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其内在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入虎穴取虎子”意为敢于冒险的人。英语会翻译“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这是因为在中国老虎是百兽之王,自古以来就有“虎胆”“狐假虎威”“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虎父无犬子”可见老虎在中国是威严勇猛的象征。而英美等国则认为“狮子”在动物界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狮子是百兽之王)。美国著名电影《狮子王》该片就讲述了小狮子辛巴历经生、死、爱、责任等生命中的种种考验,最后终于登上了森林之王宝座的故事。英语有“love me,love my dog”翻译为“爱屋及乌”,dog在英语民族中是一种爱畜、宠物,常作“人类忠诚的朋友”的同义语,同时也有许多与dog有关的词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如“走狗”、“狗头军师”、“狗眼看人低”等。再如“龙”在中国是一个褒义词是尊贵权力的象征,而在英国文化中与汉语的龙相对应的“dragon”却基本上是贬义,是凶暴、恶魔、凶神恶煞的代名词。在日语中“濡れ鼠”汉语会翻译成“落鸡汤”、“猫に小判”和“豚に真珠”翻译为“对牛弹琴”、 这些词语有着截然相反或是相似的国俗语义,由此看来学好外语必须要探究蕴含在词汇里的民族意义。
二、在中国“猫头鹰”的国俗语义
猫头鹰又称鸮、枭,是夜行性鸟类,大多数种类几乎专以鼠类为食,是重要的益鸟。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猫头鹰的视觉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由于猫头鹰经常在夜间出没,加上其叫声凄厉,长相古怪,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不祥之鸟。
大量史实证实,在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猫头鹰曾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被视为吉祥鸟,意为保佑平安,夺取胜利的吉祥之意。这从《诗经》的《鲁颂·泮水》篇中可以得到证实。诗曰:(翩彼飞鸮,集于泮球,食我桑椹,惠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诗文中,记述了鲁战祝捷的情景,鸮就是猫头鹰,认为鸮鸣就是战争取得了胜利。这表明,猫头鹰在当时是作为 “神”出现在人们的信仰崇拜中的。然而斗转星移,朝代更替,周取代商朝政权以后,也对商朝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鸱鸮进行了瓦解。《诗经·鸱虢》一诗写到:“鸱鹗鸱鸦,既取我子,无取我室”,以猫头鹰的口吻描写了鸱枭的残忍。“西汉贾谊的《鵩鸟赋》曰:“鵩似鸮,不祥鸟也。”这是中国文学中对猫头鹰不祥形象描写的一篇重要的文章。我国民间猫头鹰被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出现了“鸱鸮弄舌、 放枭囚凤、 化鸱为凤、化枭为鸱”等成语,以及“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俗语。《三国演义里》野心勃勃的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这也是对猫头鹰负面形象的一种隐喻描述。
三、在日英等国“猫头鹰”的国俗语义
猫头鹰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owl”,却有“精明、智慧”“神情严肃的人”等国俗语义。例如:he is wise as an owl(他像猫头鹰般聪明)。希腊是世界上最钟情猫头鹰的国家,猫头鹰被希腊人看作是圣鸟,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是智慧、理性、公平的象征。猫头鹰图案经常出现在希腊不同时期的硬币上,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一只小鸮(猫头鹰的一种,被认为可预示事件),因而古希腊人把猫头鹰尊敬为雅典娜和智慧的象征。
日本人对猫头鹰情有独钟,并在1998年冬季奥运会上选择了四只小猫头鹰作为吉祥物;日本人在装饰、服装、乔迁之礼上都会选择带有猫头鹰图像的饰品表示吉祥幸运。在日本猫头鹰的发音是「ふくろう」这一语音可以写作[福老]表现幸福长寿的老人;还有[福笼]的说法,寓意是把福关在笼子里,多多的留在身边;还可以写作[不苦劳],语义是不辛苦不劳累,因此日本人把猫头鹰作为福鸟,是吉利和幸福的代表。
四、国俗语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时首先要掌握它的词汇意义,因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国俗词语是词汇个性的体现,反映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同时能够使语言教学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有位美国语言学家是这样说的“你不是在教语言,而是在教这种语言的文化。”词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结晶。如果外语学习与社会文化习俗脱节,那么学生学到的将是死知识,而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能力。语言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而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升华,只有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真正的融合统一,我们才能掌握好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正确恰当的理解和使用该国语言,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素养的提高,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统一便于灵活掌握所学语言。因此,将国俗语义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要对其含有饱满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将国俗语义词汇中的趣闻轶事、历史典故等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日语中有 “あとの祭り”这个惯用语,字面意思是“祭祀、节日的第二天”,在日本人们会在节日来前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但是节日一过在节日中使用的各种物品就没有用处了,因此这个惯用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
(二)让学生多读一些相关的外文书籍,了解各个民族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学习这个国家的风俗礼仪,熟悉在各种场合中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在特定场景中的会话练习。大家可以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日本人无论在接电话或是当面交谈时身体总会不断地鞠躬并且“はいはい”的回应对方,看似是同意对方的观点,实际上他们只是表示我在认真的听你讲话,并不代表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
(三)在课堂教学中定期播放一些外国的影片,老师对其中的对话以及情境进行讲解
让学生在兴趣中不断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应用到日常的文化交际中,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帮助学生弄清词汇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内涵,提高学习的质量。这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国俗语义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外语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词汇中蕴含的国俗语义,这对外语学习者学好语言精髓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正确的使用文化中的国俗语义,能够促使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和谐。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吴友富主编.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杨季行.中西文化中猫头鹰文化意向探究[J].学术论坛,2009(10).
[4]李淑君.谈国俗语义与外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
H36
A
1000-9795(2014)012-000155-02
张晓英(1983-),女 ,汉族,山东青岛人,职务:呼伦贝尔学院日语教师,职称:助教,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认知方向)。
王 芳(1986-),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职务: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日语教师,职称:助教,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认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