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体验式棋类教学的设计研究

2014-04-17胡红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棋类体验式上海

胡红洁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上海市体验式棋类教学的设计研究

胡红洁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体验式教学正在教育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付诸于实施。上海棋类运动的普及程度高且成绩斐然,但棋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却有待突破。为回归棋类教育的本真,实现棋类项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体验式棋类教学的实践,设计和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规律的体验式课程。

棋类运动;体验式教学;棋类教学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断言: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将出现另一种经济形态,即体验经济。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体验活动[1]。而今,体验经济产品从好莱坞、迪斯尼的尝试开始,已经蔓延到衣、食、住、行等服务业,又逐渐渗透至现代医疗、IT产业甚至教育服务等领域。体验式消费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它将产品作为一个过程来销售,注重用户的心理感受,让消费者在互动参与、游戏娱乐、挑战冒险等活动中,享受服务、释放情感、感受时尚、经历体验,以此获得对产品的认识和了解。

体验经济时代催生出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型教学模式,从现代教学理论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转变为探索知识的引领者,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攻坚克难,体验遭遇困境时的痛苦和获取成功时的喜悦,从而达到情感、知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课程实施中,体验式教学更加开放和多元,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各种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附之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联想、感受、思考和领悟,再经过实践和检验,最终积淀成知识并内化于心。

上海目前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的棋类教育主要以“棋类三项”为主,包括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三种棋艺,其中围棋和象棋是传承三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下,而国际象棋作为世界性的智力项目,又是全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2]青少年时期学习棋艺,不仅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健康人格的塑造也十分有益。正因为如此,沪上“棋类三项”的学习人数逐年攀升,各种棋类学习的场所也应运而生,无论是棋类升级赛还是各类大奖赛,参赛人数屡创新高。虽然棋类运动的开展蓬蓬勃勃,可是棋类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一直偏居一隅。何况,上海在大力推进棋类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而且棋类教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待突破。受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启发,笔者认为,上海的棋类教学应从棋类运动的特点出发,设计和开发符合青少年智力发展规律的体验式课程,这不仅有助于棋类教育回归其本真,也有利于实现棋类项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上海市棋类教育发展之困惑

上海的棋类项目尤其是围棋的普及程度非常之高,近几年学习围棋的少儿人数呈几何倍数增加,但这一繁荣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着实令人担忧。

1.功利之心甚嚣尘上

学习下棋有助于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和品质,这是所有家长的共识。但由于小学入学或初中升学招生条件规定,持有棋类比赛证书可以获得加分,受利益驱动,这类益智型棋艺活动被演变成入学、升学的敲门砖,国家普及棋类项目的初衷被完全扭曲。难怪上海棋院副院长刘世振感叹:“很多小孩都是在家长引导下学棋的,让他们学就学。一旦考取学校,遭遇到学习压力,从此便与围棋绝缘了。”原因在于孩子缺乏对棋类运动的真正兴趣和热爱,学习下棋是为了考级,然后进入一所好学校,功利之心可见一斑。虽然有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接受以棋艺为载体的素质教育,养成兴趣,受益终生,但棋艺学习被如此异化,即便当初的学习目的是“善始”的,却很难“善终”。

2.文化礼仪教育缺失

为对付考级升段,孩子在学棋的过程中,只关注下棋的技巧、胜负手,对围棋的历史、文化、典故、名人轶事等不感兴趣,也无从知晓。甚至于连最基本的下棋礼仪,孩子都不清楚。比如下棋时应该轻拿轻放,不能用力拍子,但比赛过程中,为镇住对方,落子之响声不绝于耳;对局结束后应整理好棋盘、棋子等棋具之后再离席,可比赛之后,现场往往是一片狼藉,孩子们早已无影无踪。至于对局前双方握手、对局后下方要说多谢指导等致谢语的礼节,教师在教学中即便是说过,却没有将其贯彻落实于平时的训练中,下棋是下棋,礼仪是礼仪,长此以往,孩子增长了棋力,却极有可能丢失了棋品。

3.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打着各种广告的围棋培训班有近千个,但真正有教棋经验和教学套路的专业培训机构还不到100家。办围棋班没有严格的资质审核要求,不少公办或民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只要找几个会下围棋的人就能开设培训班,有些教师只会下棋,没有教学经验,更没有教学思路和方法,孩子不可能在这样的培训班里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围棋知识,更何况培养兴趣了。

究其原因,沪上知名围棋教练邱鑫分析认为:大多数家长不希望孩子走职业棋手之路,但级数段位又是入学升学的敲门砖,只要获得证书,家长心甘情愿掏钱,如此广阔的围棋培训市场,自然吸引不少目的只为赚钱的淘金者,造成棋类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

4.后备人才青黄不接

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曾多次强调,上海的围棋项目亟待突破后备匮乏的瓶颈。早在2010年12月25号,《文汇报》记者赵博就在《上海围棋人才断层之惑》一文中指出:国内棋界,弃学攻棋是大部分专业棋手的必经之路,可是职业之路充满风险,一旦选择了这条路,要么成为职业棋手,名利双收;要么功败垂成,一无所有,因此上海的家长不会作这样的赌博。何况教育部出台的高考加分新政中,棋类不再出现在必须加分的项目之列,这也必然影响家长、棋童的抉择,因而上海围棋人才断层现象令沪上的老将和名师们如芒在背,急在心头。

二、上海市棋类教育发展之思考

观察沪上几家知名围棋道场,有的课堂环境设计颇具古风神韵,有的硬件设施虽有不足,但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授课方式,配以简明易懂、生动活泼的学习教材,还有的道场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传授围棋的传统文化与基本规则,这些现象说明培训机构越来越重视课堂环境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从教学对象来看,棋类项目学习的初始阶段,往往以低龄儿童居多,家长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颇大,培训机构也有意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且多年棋类项目教育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不少知名教练。基于上述条件,笔者认为,上海可以尝试在各区级、县级的少年宫或者体育俱乐部内建造一批棋类项目情景教室,开展体验式棋类教学。再者,继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体经字[2011]178号)之后,2014年10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意见》指出,未来二十年我国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丰富市场供给”,即在完善体育设施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健身休闲项目的开展,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前景将会十分广阔,我们只有打开思路,创新教学形式,才能在棋类教育市场占据主动,赢得先机。何况,棋类教学的开展应该融知识和实践为一体,既要在对抗中提高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又要在对弈中体会和领悟棋理与棋术。换言之,就是在反复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棋力,修炼自身的棋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棋类教学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将体验引进课堂,走棋类教育的创新之路。

首先,将各区、县现有的棋类教学场所加以改造,建成一定数量的情景教室,通过精美的布置营造学习氛围,借鉴国外棋类活动场所的布局和功能,聘请专家、学者和国手、名师们共同参与设计,做到起点高、规格高、品质高、国际化程度高。实施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未成年人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出发,制作以卡通人物为主角的教学片,并以此为教材,让孩子跟随片中人物学棋成长的经历,一起学习和体会棋理和文化。片中还可以创设实战演练的各种情境,既有故事,又带着问题,表现对弈双方各自的思考过程和内心感受。教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先以分组对抗、头脑风暴等形式带领学生亲历体验,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领会人物沉着、冷静、坚毅、勇敢的品德。相信这种以培养兴趣而非考试升级为导向的学棋方式,必定会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久而久之,棋类运动在教和学方面就会建立并形成良性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益智类运动。

其次,以围棋学习为例,围棋有许多礼仪礼节,应该将其融入教学中。但现有教材和讲课开篇就介绍围棋棋具,要求学生认识棋子、棋盘和棋钟,然后介绍围棋的基本法则,大谈“气”、“眼”、“劫”、“提子”等等,接着便张罗学生开始下棋了。我们不妨创设这样一种课堂环境,自从走进教室开始,每一位学员都必须轻声讲话,换上统一干净的衣服,列队然后互相礼貌招呼,落座时桌椅和棋具都轻拿轻放。两两对局之前相互握手以示尊重对方,坐姿端正,落子不悔棋,不随意走动,不吃食物或发出响声干扰对方,赢棋不骄矜,输棋不气馁,输得起也赢得起。对局结束后双方一同整理棋具,放回原处,保持并维护教室的干净整洁。

虽然这些礼数不能一两天速成,应伴随着围棋学习的深入和棋艺的增长慢慢培养,但只要授课教师坚持不懈、不折不扣地要求,就会化作学生们自觉的行为,长此以往地执行和反复体验,围棋学习者独特的气质便养成了,所谓修身养性的培养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第三,棋类项目的学习重在交流,只有互相学习,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因此,有必要组织棋类学习者和爱好者前往某个城镇,通过切磋棋艺,让棋手们走出去,体验不同地区、各路棋手的棋风弈性,以棋会友,又取长补短,集几家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而且,这种交流不仅避免了小众团体内部棋手之间长时间互相对弈而形成的审美疲劳和思维局限,也打开了学习者的眼界和思路,对心理素质和实战技术的提升都十分有利。当然,走出去的同时还可以请进来,上海一旦建立起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棋类体验式情景教室,并开发出相应的音像教材,必然会吸引周边地区棋类初学者的目光。这样,既扩大了棋类教育市场的份额,也扩大了棋类项目学习的人数,进而扩大了棋类项目后备人才的基数。

三、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日趋完善和成熟,我们鼓励棋类项目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但乱象丛生的局面必须改变。当务之急是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整编和培训,对开展棋类项目教学的机构进行资格认证,清除出一些培训机构中的“李鬼”,借此机会,使得沪上棋类项目培训机构的整体水平上一个层次,也使得棋类项目教师队伍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教师有责任凭借自身优良的棋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带动整个社会各界尊棋、爱棋、学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继而为我国棋类运动的开展建立起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棋类项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派恩二世·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索烨.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开设“棋类三项”内容可行性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120-123.

[3]赵峰.棋类教育呈现三大发展趋势[J].上海教育,2007(5):20.

[4]韩江,黄若华.棋类教育功能的独特科学功效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09):58-62.

[5]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6]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学论坛,2007(6):70-71.

Shanghai experiential chess teaching design research

Hu Hong-ji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s a new approach to learning, experiential teaching is arousing the wide attention and into education field. Shanghai board movement of the high degree of popularity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board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form is to be a breakthrough. To return to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hess education,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oard project personnel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xperience chess teaching practic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ccord with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experiential courses.

chess movement; experiential teaching; chess teaching

G642

A

1000-9795(2014)012-000137-02

[责任编辑:鲍 雨]

胡红洁(1964-),女,汉,籍贯:上海,工作单位: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为2013年度上海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课题成果课题名称:以棋会友,“棋”乐无穷——上海市开发体验式棋类教育和旅游项目研究 立项编号:TYSKYJ2013119。

猜你喜欢

棋类体验式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棋类游戏
棋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