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赛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4-04-17刘云
刘云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各个领域一系列新条件、新成果的涌现。如何紧随现实社会的发展节奏,不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赛事机制是在现代条件下培养大学生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机制。各种赛事不但是大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也是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多种媒体推波助澜式的放大与推动作用下,赛事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必然会起到特殊的作用和效果。研究赛事的问题与发展规律,讨论如何利用好这种培养机制进行适时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1.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素质教育在教育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型人才的需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整体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已由单一性、专业性逐步转变为复合性、全面性。教学目标不但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取,更强调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包括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教学理念。然而,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枯燥的教学内容等,致使制定的科学的教学目标也形同虚设,无法真正达到现代教学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随着高校教学目标的转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现代高校教学的发展需求,发挥科学教育理念的作用。
2.大学生赛事日趋多元化。赛事作为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机制和平台,在现代大学中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价值。特别是随着举办赛事、参与赛事的条件与媒体越来越方便,大学生赛事系统越来越丰富。“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汉语桥”比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在高校大学生中耳熟能详,受到高校教师的重视,成为众高校之间评判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生赛事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系统,包括综合类学科竞赛、课余生活竞赛、理科专业竞赛、文科专业竞赛及体育运动赛事等。快速崛起的网络、手机等新传媒的发展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大学生赛事通过国家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网络、报纸等媒体队伍的现场直播、转播及转载,吸引力和影响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大学生赛事在教学改革中所起的作用。大学生赛事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机会,随着大学生赛事对高校及大学生吸引力、影响力的提升,大学生赛事与高校教学互动关系的发展也逐渐深入,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一,大学生赛事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培养、能力的塑造等具有巨大的正面引导力。大学生赛事的进行与宣传将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对学生赛事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促使大学生学习参与的渴望程度与积极度的提升,增加业余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同时,大学生赛事促进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及就业机会的增长。大学生赛事需要良好的理论基础,也需要参赛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抗压能力等。其二,大学生赛事的举行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实力竞争,大学生赛事号召力及影响力的提升将促进高校教学改革质量主动提升。积极参与大学生赛事可以加强高校与其他先进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为各个高校提供教学技能交流的机会,帮助各高校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在教学技能上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更新对教学技巧与教学方法的理解,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另外,通过大学生赛事举办相应的合作活动,可以深化参赛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提高学习兴趣,侧面推动大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奋进等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其三,再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再成熟的教学经验都必须升华为教学模式的一部分。在构建新型的高校教学模式过程中,择优参与或集体观看大型大学生赛事可以营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授专业知识为辅的全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讲授。合作型的愉快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减轻双方压力,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保证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果。
二、高校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1.高校大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欠缺。此项问题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我国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在接受高校教育前,已经接受了十多年的初中级教育,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部分西部地区的中小学校仍被应试教育观念统治,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学校升学率问题上,而对素质教育大多采取走马观花的方式,虽然在课外设置一定的拓展课程,但基本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较低。中小学教育使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层面,在进入高等学府后缺乏学习应有的主动性。另外,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还受高校教学现状的影响。高校教学虽然逐年进行改进,但主要渠道依然是课堂教学,同中小学相近的灌输式知识传授加上专业性课程难度,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单一、古板。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基本已固定为“讲解、练习、巩固与提高”,虽然具备较统一的教学过程,但由于长期进行固定式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又局限于讲授法、演示法等,使得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被大量压缩,限制了个性的自由发挥,降低了对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手段而言,大多数学校未能充分挖掘新颖的教学资源,学生所能接触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PPT、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设施,也无法充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体系不完整,教师侧重理论知识以及书本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单调。各学科之间发展相对封闭,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机会少,成为创新知识点发掘的巨大障碍,严重制约新老学科的发展,与现行的通识教育理念相悖。虽然运用了一定的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介,但仍然是教师书本知识的直接复制,教学内容固定、枯燥,使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流于口号或形式,难以开展实质性现代高校教学。
4.考核方式陈旧。大部分高校现行的教学考核仍沿用量化评价方式,通过数据综合表现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将评价作为教学的最终阶段,数值和量表的片面性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受传统教育观影响,“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测试”的终极考核方式使考核反向影响教学,将教学的双向互动活动转变为机械性的应试手段,造成“考核内容即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面。另外,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与考核方式将评价停留在“横向比较”,对于学生、教学的“纵向比较”存在巨大空缺。
三、基于大学生大型赛事的教学改革的建议
1.利用大型赛事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学生大型赛事以培养新生代学生能力、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这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十分契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可以通过将大学生赛事与高校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将大学生赛事作为日常教学的正面辅助工具,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另外,还可以设立以赛事为基础、以教师为带头人的学术交流协会,将学科专业知识引入课外活动的细节中,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中减少懒散性和对具有难度的专业知识的排斥。
2.在教学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由于各类学科都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虽然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和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教学手段与方法仍处于传统领域,难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可以将大学生赛事作为教学手段多元化的切入点,推动科学思考、科学研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通过陶冶法、演示法、讨论法、协作法等发散学生创新性思维及创新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理科类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参与赛事或观摩赛事,采取讨论式、陶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型科学研究精神。
3.通过发挥学生赛事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在完善高校教学环节中,首先应解决教师传统教学观,减少因急于求利的教学心态而忽视的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丰富化。高校在整体课程设置时,应该注重通过大学生赛事加强各学科交流的机会,调整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其综合能力;在课堂设置时,可以借助大学生大型赛事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在课堂观看大型赛事相关视频,利用知识问答比赛、模拟现场、身份互换等具体方式,将教与学以新型的方式相结合,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后教学巩固阶段,可以采取模拟赛事的形式充分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观,完善整体教学体系。
4.升级教学考核相关内容。教学考核方式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修改:首先,考核内容不仅应该注重课堂表现和卷面分数,还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添加社会实践项目或给予优秀参赛学生适当加分。其次,考核方式还应转变为量化评价及定性评价相结合,在采取定性评价时,可以通过将学生的进步与表现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做到“诊断性”评价。
大学生赛事不仅是当今传媒产业关注的新领域,更应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大学生赛事解决高校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帮助高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效。基于大学生赛事的高校教学改革是一种较新的概念,怎样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使大学生赛事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其和谐作用,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肯定大学生赛事教学改革作用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大学生赛事与其他教学资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