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探析
2014-04-17周建华
周建华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各学科都在紧锣密鼓地搞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以适应当前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流,及时跟上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各高校都对教学改革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推进各项工作,以取得教学工作的新突破。但这种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需要认真审慎展开,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应该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当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多数仍旧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这会产生教学观念僵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另外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加之古代文学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提出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深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课时减少和教学质量保证存在矛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就是主干课程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课程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教学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庞杂,教学任务繁重。“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从时间跨度上看,前后涉及3000年历史,其中包括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课程既涵盖哲学、史学学科的内容,也涉及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体系恢宏。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丰富而教学课时相对减少的问题摆在各位专家和教师面前。需要寻求一种办法,既让学生努力学习课程,增加知识厚度,又能获得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大胆的改革。目前,在各高校大力压缩理论课时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课时被一减再减,最初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达到500多课时,现在大部分院校将课程课时压缩至200课时到300课时之间,更有极少数学校将课时压缩至100多课时。虽然我们认识到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很重要,但就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而言,体系庞,跨度大,内容多,怎样处理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锻炼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是精减部分文学作品的讲解还是面面俱到讲授但内容深度上稍打折扣?是通过讲练结合学生作业来完成一些课程内容还是重点讲解重点篇目而略讲、少讲或不讲非重点篇目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这对教师来说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处理好重点讲解和略讲、少讲或不讲的关系,真正解决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学,主动思考,认真钻研,在欢愉的气氛、轻松的环境中,增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文化熏陶,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
2.分朝代、分阶段讲授存在诸多问题。分朝代、分阶段讲授文学史是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历时较长,让教师改革授课模式从教师主观思想上存在很多问题。现在大部分院校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做过诸多探索,但彻底推翻分朝代、分阶段的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讲授模式的院校目前还没有。分朝代、分阶段的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讲授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线索,特别是了解掌握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与特点,不同历史阶段的著名作家作品的风格。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讲授方式仅能清晰地体现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至于各种文体纵向式、立体感的把握上,在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衔接上存在重要问题。第二,分段讲授过分注重朝代的更迭,注重时间的延伸,注重本阶段的作家作品,这对文学史整体上不能作客观、全面、科学的把握,另外如何科学分期和合理分段,界定分期、分段的标准都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讲授方式多数是一个阶段由一名教师讲授,但必须执行教学大纲,由于各个教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对问题深入的程度各异,加之未能从文学史发展的总体脉络进行分析归纳,使得前后段教师授课之间的补充说明更为重要,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提上日程,对课程研究、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学史与作品选课时分配极不合理。大部分院校将文学史和作品组合在一起讲授,也有极少数院校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作品选分开讲授,基本上都存在一种认识,重视文学史的讲授而忽视作品选的讲授。古代文学教学在课时减少且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应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有效优化课程内容,但大多数院校采取保证文学史教学的教学时数而减少作品选课程时数,认为文学史教学才真正属于学习古代文学的高级研修阶段,作品选的学习仅仅是感知认识或对于作品选的学习学生可通过自学完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学作品选,如何理解和掌握文学史,况且作品选是学习文学概论、现代文学等其他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需要真正领悟学习古代文学史和作品选的真正内涵,正确处理文学史和作品选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解决策略
1.制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切实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总体方案,找到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症结所在,最后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制订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并予以落实。
2.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优点是便于知识系统传授,但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类似于“一言堂”或“满堂灌”,这样学生处于被动角色,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很好发挥,不利于培养有独到见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需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扭转师生之间沟通不够、协调不畅、互动不强等问题,提倡启发式、问题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勤于探索的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多元化课程结构体系。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秉承一个思路:主要讲授文学史,以选修课作为补充,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研读全面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养。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是必修课占绝对比例,况且课程结构单一,随着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需增开一些专业选修课,但这些选修课多是因人设课,数量上并不是很充足。基础课和选修课二者应相互补充,既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厚重性,又在专业内容拓展方面开阔学生眼界,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4.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使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特别亲近,同时可以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教师在备课上需认真动脑筋,精心做各方面准备,不是说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反而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长之处,也要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问题。
5.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如何保证教师认真钻研本专业理论研究,如何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榜样作用,如何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合力,都将影响和决定教学任务能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实现,要想扎实推进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提上日程。
要做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是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是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引起广泛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其教学内涵、教育理念应随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有效实践,充分论证,科学审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