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4-04-17崔庆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生学生

崔庆玉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1)

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

应用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崔庆玉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1)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结合地方高校所处地理环境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措施。

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创新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与研究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不同,应用型地方高校主要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而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提升我校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支持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我校积极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创设创新创业学院创业活动,去更好地实现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己达727万左右,大学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面临不宜乐观的毕业就业失业状况,上大学是否有价值、是否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岗位,已成为家长和学生最为关心的焦点,很多家长开始慢慢怀疑上大学的意义,选择不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的前途,更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前途,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前途。

1.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氛围还不够:由于地方高校成立时间比较短,对学生创新创业激励上意识不足,激励仅仅是口号式的。地方高校即便对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下大功夫,但局限于指导讲座等理论课程,校内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尊重、宣扬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一直延续着应试教育模式,限制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重考试忽视创新创业激励,只是参加少量的学科竞赛和实践创新活动,多数集中在校园内,缺乏社会探索和社会实践,缺乏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系统性、普遍性的机制。同时学生对创新创业也不够了解,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积极性低迷。

2.不够完善合理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地方高校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学校聘请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少之又少,高校现有制度基本都要求教师过于追求高学历和科研水平,导致现有教师的知识面较窄,缺少企业实践管理经验和创业体验,对于学生的教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有实际操作的指导。若想聘请有丰富经历的企业家做高校老师,却无法通过高学历一关,导致无法增加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3.不够重视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实践接触的机会太少。虽然会举行一些创新创业大赛,但是参赛学生目的不够端正,并不都在锻炼自己,而是为了拿到学分和名次奖状,获得各类奖学金。学生想要实习却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因为社会中愿意提供管理的实习机会的企业很少。校企合作还没有很少,加上资金紧缺,更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使学生无处实践锻炼能力。

三、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1.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大学校园氛围: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是引发学生注意力、产生创业意识的催化剂,是提升学生创造力、创业成功的助推器,是今后地方高校教育成功的基础。

2.改善课程学分体系,增设创新创业课程: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院系和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要开设,各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

3.增加学生实践创新创业机会:高校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鼓励学生在园区内开放思维、张扬个性,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实现自己的创新创造。

4.创设创新创业和校企合作奖学金制度: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在大学期间创新创业的实践成果给予物质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本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是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障碍,但是学生自身无法短期内积累资金,当取得一点成果时,高校就奖励资金,激励学生不放弃,开创更好的创业目标。

四、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和成效

1.我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为提升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我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工作,并制订相关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措施,在教学经费中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激励和扶持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创新训练。

2.我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与地方产业结合,吸引一批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来,这不但提高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效果,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我校自2012年通过教育部教学评估之后,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借助于我校新领导的引领之下极力开展的专业文化建设,相信今后几年的努力,校内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必定带来我校学生在实践创新创业之路上的飞跃发展,其成果必将为今后发展的各类地方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Cui Qing-yu

(Xuzhou Engineering Institute, Xuzhou Jiangsu, 221111,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for applied loc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local college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build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colleges;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innovation

G40

:A

:1000-9795(2014)011-000075-01

[责任编辑:周 天]

崔庆玉(1972-),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助教,延边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实践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生学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