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及启示
2014-04-17李志长
李志长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200)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功模式。笔者于2013年7月,有幸参加了为期一月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举行的进修研讨班,对该大学及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德国,并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专有名词,根据德国学校教育体制和继续教育体制的结构以及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由两类学校所构成,即应用技术大学(高等专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含高级专业学校、职业专门学校及职业学校)。本文的“高等职业教育”针对应用科技大学而言。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建设特色
(一)流程严谨的专业设置
专业的设置或开发主要是适应地方性工、农、商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用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并根据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时,前校长Reinhard hopfl教授展示了其在新专业设置上的思路,即“市场调研—专业设计—专业论证”。市场调研重点解决需求:是谁需要这个专业;是服务本地,国家还是社会。专业设计注重多方参与:一般而言,专业设计除了学校领导、系部小组、教授参与设计讨论,还有校委员会、州教育委员会、企业、行会等。专业论证严格规范:专业论证机构主要考虑专业的质量高低、是否具有可学习性、各种程序是否满足博洛尼亚协议、学分设置是否符合ECTS(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资金来源等,并且会定期进行认证。近几年,三一重工、华为等知名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这些项目需要德制教育的中国毕业生,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针对这一情况正申请专业的适当变化。
(二)要求严格的师资队伍
在德国,职教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高而且相对稳定的职业。一旦成为职教教师,就拥有终身公务员的身份,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按国家规定,职教教师享有公务员工资,且每两年增加一次。但是,职业教育尤其是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师任职资格要求非常高,既要求高学历,又非常强调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入职后,尽管在科研上没有硬性规定,但是有去专业对口企业工作或进修、从事应用研究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们去企业实践积累经验、了解最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等。
(三)组织严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具备职业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课程设计由多方参与,并且要能够协调照顾各方立场,一般来说,由企业提出建议和要求以及大部分实践内容,学校负责理论内容和教学计划,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分为企业经济基础、服务管理、国际销售与营销管理、采购与物流、控制与会计、经营与财务管理等七大模块,一共24个子模块,50门课程,基本涵盖了企业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模块手册》详细说明每个模块的负责人、讲师、目标、内容、教学和学习方法、学分学时等。强调自主学习,自修课时最少是必修课时的二分之一,最多为1倍。
(四)过程严肃的实习实践
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大学的七个学期至少一个学期(5个月)在企业,企业管理专业甚至要求去国外企业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负责对他们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与评定工作。在实习结束时,企业指导人员将为学生出具一份实习工作鉴定,同时,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份详尽的来自企业的实习报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必须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并大多在企业实践中完成。
二、中德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比较分析
(一)社会背景差异大
1.在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科技大学与研究性大学是一种互补关系,不仅学分通用,而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是培养培养方向侧重点不同。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专科层次,与学历教育不是互补关系,更多的是递进关系、上下分级关系,在社会认可和生源选择上都存在劣势。
2.德国开设有对应的职业教育师范生,这些师范生的学习内容包括职业技术学专业、普通文化课以及社会科学、教育、实践等三大部分,要经历教学内容广泛的大学教育阶段、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阶段,通过两次国家考试才能去职业技术学校独立任教。如果是新开设专业,首要的工作是培训师范生。在这一方面,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企业参与程度不同
德国的企业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这主要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第一,能够获得国家的经费补助和税收特惠。第二,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通过参与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建设,企业能够节省对新职工在岗位熟悉、安排和培训等方面的成本,使其获得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实践当中认知、认可该企业,并最终留在企业工作,因为老龄化、出生率低的问题凸显,别说高素质优秀员工了,招到合格的年轻员工对德国大部分企业来说,也是越来越困难的事情。
(三)人文素养有差别
通过对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在这些方面两国具有相通性,差别不大,我国的院校在部分条例、制度上还要更详细、更具体,但落实效果就不一定相同了。进一步对比国内优秀院校的做法,笔者总结认为差别主要体现在具体操作落实的人员素养上。在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进修期间,来自国内同人开始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防止/避免出现舞弊、弄虚作假”,但是几乎所有被问的人都是一脸茫然地反问道“为什么”,为什么要舞弊,为什么要弄虚作假。学生对教师给出的成绩不满,可以去学校申述,可以去法院打官司,就算每年不能在正常时间毕业的比例达到50%,最终无法毕业的学生比例达到10%-30%,也没有舞弊的学生,更没有帮助学生弄虚作假的教师。在科研上,一个教授几年没有成果没关系,用不着去弄虚作假,用副校长费博士的话说:“项目是允许失败的,至少证明了该项目在某些方面不可行。”
三、对我国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与市场结合进行专业调整
目前的市场调查大多是根据二手资料进行的,具有滞后性。因此,对本专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市场变化对专业培养方向和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第一手资料的获得,除了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一线,参加对口行业各种峰会,毕业生的长期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既方便又有效。前提是建立毕业生长期跟踪、联络机制,通过与毕业生的交流和反馈,一方面可以发现专业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智囊团队。专业建设好了,反过来又可以对部分毕业生回炉培训,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二)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高职教师比本科教师应该更具有职业结合度,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不能通过提高学历、去本科进修获得,去企业挂职锻炼,在目前的环境下企业不愿也不能提供理想的挂职岗位,教师积极性不高,另外,学校的保障措施也需要提高。因此,鼓励教师兼职,提供宽松的兼职环境,提高教师兼职水平不失为目前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出路之一。
(三)注重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在社会能力的提高方面,很多大学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了一批社团,不定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对参与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水平、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丰富社团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和参与度,各专业应建立或者与对应社团合作,尤其是科技型社团,通过组织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关注行业热点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四)提高社会参与度
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各专业合理组建委员会,用好委员会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参与度。首先,精心挑选委员会成员,成员应包含本专业教师、学院主要领导、行业企业专家、社会团体等;其次,认真布置委员会会议,提高会议效率;最后,以点带面利用好成员人脉关系,专业建设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应一对一和委员会成员建立联络,渗透其工作圈子,积极主动与之探讨并解决专业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何奇彦.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点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4):85-87.
[2]周 丽.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2-3.
[3]秦娟娟.中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12-13,23.
[4]杨 柳.德国“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2-39.
[5]潘庆玉.德国职业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