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视野下校园文化构建探析
2014-04-17陶然
陶然
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核心内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不良状况,找出校园文化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解决途径,成为教育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构建的现状及其原因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耕耘、耕作之意。德国学者普芬多夫曾经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①由此可见,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集,是存在于校园中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亚文化。当前校园文化出现的不和谐状况,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校园文化的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师生生活,使得师生对校园文化不感兴趣,无法起到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二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沟通渠道不畅;三是功利主义泛滥,人文思想教育欠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淡薄,一方面,校园文化脱离实际的生活世界,无法与师生的直接体验相契合。这些校园文化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办学特色、区位特点等进行因地制宜的构建。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学生除专心于专业课学习及获取相关证书外,对其他活动都不感兴趣,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沟通。此外,大学生也缺乏有效宣泄自身情绪、获取主流价值观的渠道,部分学生组织和社团沾染了社会的不良风气。
校园文化构建存在的这些问题,总体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校园文化建构过程的“非人性化”。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构过程中,行政管理者、教师是主体,负责把道德规范和经验道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看作客体,成为失语的受众。这种地位的悬殊使师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和交往不畅,导致校园文化脱离了真实的学校生活。学生对主流的校园文化不感兴趣和排斥,师生之间也缺乏真实、通畅的沟通渠道,从而使校园文化失去存在的价值。二是校园文化建构过程的静态化。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需要不断汲取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三是校园文化的现实构建远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每一种文化都源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境,这些特征、特性不是凭空产生的,源自构建文化的个体和个体的独特体验以及日常生活。人们的行为理所当然地被这个日常生活的世界所引导,因此,日常生活构建了人们的意识和行动,也成为构建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交往理论与校园文化结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也不断向前推进,但同时也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即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这种异化现象在不断加剧。面对这种情况,交往理论开始出现,它试图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交往行为”这一概念,但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大量关于交往问题的观点。他认为,交往与生产、生活、文化传播等不可分割,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的更迭联系在一起。他在论述了交往关系与社会生产时间的联系后,进一步说明了交往的内涵。但是,马克思仅在阐述社会存在以及发展变化过程时,对交往问题有所涉及,并没有系统、详细地提出该方面的理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主要从社会交往的行动入手,研究合理化生活世界的构建。他对交往行动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工具行动、规范行动、戏剧行动以及交往行动。这里的交往行动主张行为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通过达成共识来协调个体之间的行动和政策。理解是交往的核心,要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进行交往的行为体必须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使自己成为可理解,并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为此,行为体必须具有一定言语行为的能力,能够遵守相互之间拟定的规范,积极开展对话和互动,使听者相信自己是真诚的,这样双方才能在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中达成共识。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文化一样也是一种结构,是一种意义的生成和维系机制,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体系(结构)。体系理论认为,“某一个单一之物不能被称为存在之物,在此之前,总有众单个要素的一个整体关联在最严格的必然性关系中被预先给予。认识不再定位于一个隐藏于单一之物中的本质,而是定位于那个高于一切的统摄性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功能关系的网结将一切都拉进一个严格的关联。”②这里的体系观点严格区分了整体和部分,部分必须机械地服从于整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结构,体现了文化结构与其成员之间的一种人性化的和谐关系。文化结构高于组成成员即师生个体而存在,而恰恰是组成成员即师生个体寄予结构之中,并真正理解、把握了这种结构,才得以建构这种关系。这就类似于基督教的“赋灵行为”(Begeistung),只有校园文化被理解为“灵”的时候,它才能弥漫在所有个体之中。校园文化这一整体并没有征服这些个体,而正是由这些个体共同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共同体,这些个体在这种共同体中依照自身的结构来运动和发展。同时,校园文化的这种结构是生成、自我建构的,“人们一般称这个过程为‘生活’,但是它不是‘生物’的事件形式,总体来说,也是‘存在者’的事件形式。没有‘死的存在’,一切都生活着,并且一切都遵循自我构形、自我上升和自我穷尽的自发生成过程。”③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但是,以往的校园文化是“非人性化”的、静态化的,脱离了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实在”之物,高悬在行为体之上,对行为体产生制约、进行“统治”,使主体被异化。文章通过引入交往理论,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途径来构建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构建更加人性化,更富生命力。
三、“交往”理论视野下校园文化构建的实践过程
把构建校园文化归结于交往活动,从交往行动的角度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对人性的回归。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谁是构建的主体”的问题,而且也表明了构建校园文化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生成和维系的过程。它不是给予与接收、制约与被制约、主动和被动的过程,也不是相互的简单相加,而应被看成是所有成员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是他们维持关系的纽带。
1.从交往的主体结构看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从交往的主体结构来看,校园文化的构建是“主体(管理者、教师)—客体(环境)—主体(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现的不是主客观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主客观关系是主体与对象的一种关系,主体间关系则强调主体间的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因此,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主体差异性,即个性特征。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一个抽象、单一、同质的容器,对其进行有目的的灌输,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造。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生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越来越希望被学校和老师所重视。因此,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和互动,就成为构建校园文化的新途径。通过管理者、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校园文化的内容更贴近生活世界,更深入各个主体的内心,从而调动主体间主动沟通的积极性。当然,在互动交往的过程中,统一明确的规范标准需要首先在行为体之间建立起来。一般来说,这些规范是在互动中产生的,统一明确的规范对个体来说,是约束、限制的标准;对社会来说,则是保证制度良性运行的前提。校园文化同样需要明确校园规范,诸如学校的章程、规定、实施细则、惯例等就是这方面的具体体现。这些校园规范对师生起着引导和约束的作用,引导师生采取正确的行为,约束不合适的行为,最终实现从强制向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师生真正认同了这些规范,才能自觉地遵守、维护,并使整个学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民主化。
2.从交往的中介看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对话是主客体之间交往的前提。通过对话,双方的需求、利益才能被理解、考虑。脱离相互的对话与交往,将强加的规范和发展凌驾于行为体之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人道的。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渠道很重要。主体在采取行动时,必须与他人的行动保持协调一致,这是一个平常的社会事实。“行动来自于背景性信念,我们必须如此采取并协调行动,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做得一切顺利。传达文化上的理所当然之事,靠的是语言。”④语言是促成交往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如果我们将社会行动转化为有效规范的行动,则行动理论必定同带来交互行为的那些规范相关。由于规范最初是以象征的形式设定的,它就近似于是从语言交往的条件下导出行动体系。只要行动的界限是由语言的界限界定,语言的结构就规定交互行动的渠道。”⑤
3.从交往的过程看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合理化。这种合理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交往行动所遵从的规范要恰当;二是交往过程中各行为体之间是真诚、信任的。正确的规范在上文已经有所涉及。在交往过程中,主体之间的真诚、信任是交往理论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行动之中,大家相互交流,建立共有知识,加深彼此的了解。如果仅仅考虑自身收益而不顾别人感受的互动,必定无法长久,也影响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样的互动不能称之为交往。相反,如果主体彼此在诚信、理解之中展开互动,必定能够构建和谐的环境氛围,校园文化的构建也是如此。人是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尊重、理解他人,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唤醒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产生信任,形成交往的合理化,进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4.从交往的内容看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化程度不高,在思考问题、处理事务时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有时仅仅考虑一些眼前或局部利益,而忽视了长远、整体的发展。同时,部分大学生存在自律和自控性较差、急功近利、对他人淡漠、社会参与度低、重权谋而轻人文关怀等问题。因此,在交往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要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和人文思想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发挥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导向与学生的成长目标、成才导向紧密结合起来,使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构建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更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强国之路的实现,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以主流价值观和人文思想教育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动员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加强行为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交往的角度理解和实践校园文化的构建。
[注释]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6.
②③(德)罗姆巴赫: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M].张祥龙,朱锦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4,11.
④⑤(德)德特勒夫·霍斯特:哈贝马斯[M].鲁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