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刘姥姥与《堂吉诃德》中桑丘形象对比

2014-04-17丁玥彤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刘姥姥贾府红楼梦

丁玥彤

(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通化市第一中学,吉林通化134001)

刘姥姥是曹雪芹笔下的中国村妇,桑丘是塞万提斯笔下的西班牙农夫。两部小说塑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典型人物,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与心理,可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又有着超越民族的共通之处,不仅体现了不同地域农民阶层相同的自私狭隘,更显示出庄稼人的善良与朴实,同时也为突出小说中其他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不同地域相同的小农品性

不同的地域培育出了性格各异的桑丘与刘姥姥,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时代,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但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他们有着相同的特征。

刘姥姥是一个“村气”十足的老妇人,一提到她,我们很自然的就会联想起大观园里那位到处闹笑话的老妈妈。从插了满头的花朵到饭桌上的“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再到醉卧怡红院,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刘姥姥为了家里一筹莫展的生计,她想到的不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去改变生活的现状,而是想借助外力来改善家境,所以要“舍出老脸”到城里的贾府去“碰碰运气”,这门亲戚早就疏远了,刘姥姥也只能豁出老脸硬去拉扯上过去的那一段关系,向他们献殷勤。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她在贾府必须得小心谨慎,还要学会奉承讨好,为了一点赏赐而放弃尊严,任人摆布嘲笑。当凤姐赏了她二十两银子之后,她喜出望外,不小心又说出“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的粗话,也表现出了她狭隘的小农品性。

桑丘的家境和刘姥姥差不多,他的行为也是为生计所迫。桑丘的家里也很穷,有一个驼背老婆和几个孩子,没钱嫁女儿,也没钱送儿子上学。他之所以给堂吉诃德当侍从,是因为堂吉诃德的许诺,他寄希望于这次冒险旅行,希望借此寻求一条摆脱贫困的道路。桑丘的目标并不远大,只要能解决家人的温饱就行,升官发财“当总督”都是堂吉诃德为了找个侍从而给他的诱惑。在旁人看来这些都是空许诺,可桑丘却很认真,所以主仆两人出发不久,桑丘就提醒堂吉诃德说:“游侠骑士先生,您记着点儿,别忘了您许我的海岛;不论它有多么大,我都会管理的。”作者在这里把桑丘身上小农自私狭隘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但是他的发财梦我们是可以理解,他是为老婆儿女着想,也是为他们全家人的生活着想。

刘姥姥和桑丘都有着这种狭隘的品性,但是他们却仍然不停地努力挣扎,尽一切努力改变现状,虽大部分是借助外力,但仍不甘心甄没于环境、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之下,努力去承受、摆脱、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

二、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

小说是作者想像中的世界,作者在刻画典型人物的时候必然要把人物放到一个典型环境中去,所以,对人物形象刻画的同时也就展现出一个时代的大背景。

刘姥姥在贾府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人们关注和嘲笑的焦点,虽然只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者将这些小事连在一起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刘姥姥种种可笑的老土行为来反映贾府的与众不同。刘姥姥在文中曾感叹:“这一顿的钱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多……”展现出贾府这个高门大户的华贵与奢侈,讽刺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对生活在底层人民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对上层达官贵人奢侈糜烂的生活表示蔑视。其实贾府中的人在嘲笑刘姥姥的时候也就是在嘲笑自己,对社会中存在着如此大的生活差距竟然还能笑得出来,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个社会,只是靠着祖辈积攒下来的家业,但也是逐渐衰微,如果他们处于刘姥姥的社会地位,恐怕连谋生都是个问题。这里不仅是贫富的对比、底层与上层的对比,更是刘姥姥的奋力谋生与贾府中诸人的荒淫无度、坐吃山空的鲜明对比。在这种比照中更能深切的反映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桑丘是个老实的农民,但在堂吉诃德疯癫的影响下,也变得同主人一样荒诞可笑。他们按照骑士小说里的方法炮制了神油,但喝下后堂吉诃德吐得搜肠倒胃,桑丘更是大小便同时失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嘲讽。小说中还有更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桑丘被设计做海岛总督。做总督一直是桑丘的理想,也是他随主人出行的主要目的。桑丘如愿当上总督后,发生的事情却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这和他梦想中的生活差得太远。他以为自己可以吃喝无忧,可事实上他还是不能吃喝顺心,而且在一场别人精心策划的战斗中还差点丢了性命。桑丘并不知道自己是被有意捉弄了,所以便从此死了做总督的心。桑丘和堂吉诃德被贵族们当做玩偶一样在掌中玩弄,透过这样的小事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个社会中其他的底层人民也同他们一样,被权贵玩弄于手中,侧面衬托出了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从他们的经历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贵族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与底层人民的艰难困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人都闹出了很多的笑话,在逗得观众一笑的同时也是对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讽刺。然而这两个人并不是因为愚笨才闹出笑话,这笑话的背后隐藏的是令人心酸的悲苦,是底层人民的命运悲剧。

三、底层人民的命运悲剧

刘姥姥刚出场,作者便说她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初见贾母,刘姥姥便立刻想出了一个奇特却又合理的称呼,她说:“请老寿星的安”!这个称呼多么贴切,一下子就博得了贾母的欢心,而且此后和贾母的聊天也都十分得体。刘姥姥的这些行为深得贾母喜欢,所以贾母将其留在府中,并带她一起去游览大观园。鸳鸯和凤姐也看出了贾母对刘姥姥的喜欢,所以在背后用贾府的规矩吓唬她,她果然在饭桌上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全场夫人小姐的大笑。但饭后刘姥姥又对凤姐鸳鸯说:“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原来刘姥姥的心理是明白的,她是有意配合着凤姐和鸳鸯“哄着老太太开个心”的。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刘姥姥是个明白人,只不过是表面上装傻罢了。她为贾府里的太太、夫人讲村子里发生的故事,例如下雪天一个红衣女孩儿抽柴草,一个九十多岁老奶奶报孙子的故事等等,都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就是为了迎合贾母等人的心理。由此可见,像刘姥姥这样信口开河、投其所好的人,怎么能是傻瓜呢!其实刘姥姥非常清楚自己是被当做贾府中那些贵人们的笑料才受到礼遇的,作为一个老妇人,这件事使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伤害,所以在游园时刘姥姥打了板儿,借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虽然刘姥姥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也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所受的嘲笑做出了反抗。

桑丘作为堂吉诃德的侍从在陪主人出游时,总是到处受他人欺辱,但桑丘自尊心很强,而且也有点小聪明。他作为总督时审理案件十分公正,表现了来自劳动实践的智慧。但是当其他人在暗中算计戏弄他时,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官职,又当众发表了精彩的辞职演说,得到了大家的同情与认可:“我凭上帝发誓:不论这里或那里,即使把总督的官儿扣在两只盘子里端给我,要我接受呀,就是要我没有翅膀飞上天。我们世世代代的潘沙都是倔脾气,说了一次‘不’,即使错了,也一口咬定‘不’,不理别人怎么议论。蚂蚁长了翅膀飞在空中,就会给燕子等小鸟吃掉,我现在把身上的翅膀撇在这个马房里,重新脚踏实地了。我脚上尽管没有刻花羊皮靴做装饰,麻绳打的鞋总有得穿。‘每只羊都有匹配’,‘被子有多长,脚就伸多远’。请让我走吧,我已经耽搁得够久了”。桑丘虽然胆小懦弱,但此处我们可以看出他为了保护自己而作出的反抗。

看似有趣事情的背后总是让人微笑着留下眼泪。他们都有一些反抗的意识,但是他们都反抗却是以对上层的屈从为表现的,不够彻底。

四、小农固有的善良品德

在小说中,刘姥姥和桑丘在生活中都受到了屈辱,但在他们的心里仍旧充满了阳光,我们仍能看到他们身上那种农民所固有的朴实和善良。

刘姥姥虽然是为了金钱利益才来到贾府,但与贾府中的贵人们相比,刘姥姥却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贾府被抄家败落之后,不屑子孙之间开始争夺财产,完全不顾及血缘关系。与贾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忠厚善良的刘姥姥,这位老妇人没有忘记贾府对她的帮助,显示了农民那种善良的本性。贾府败落后,她还去探望了病入膏肓的王熙凤,而且,巧姐遇难时,幸好刘姥姥又来到了贾府,急中生智,让巧姐乔装打扮逃到她家去躲避这场灾难。在刘姥姥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想报”的优良品德,歌颂了善良的劳动人民。

桑丘也是一个“烦”事不过心的人。当桑丘和堂吉诃德遭受教士攻击时,桑丘就理直气壮的说过:“我就是啊;别人配做海岛的主人,我也配呀……我靠着一个好主子,跟他奔走了几个月,如果上帝容许,我也会变成他那样的人。是要他长寿,我也长寿,他准会做到大皇帝,我也准会做到海岛总督。”虽然说桑丘有时会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抛弃主人,暴露他自私狭隘的一面,但是我们可以包容他,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里对主人的尊重与崇拜,这是发自桑丘最心底的真实感受。在堂吉诃德大战羊群时,桑丘就一直站在山头上,咒骂自己倒霉,认识了这样一位主人,可当牧羊人走远了,他又马上下山跑到被打倒的主人那里,看看主人伤势是否严重。当堂吉诃德不顾大家劝阻要和狮子决斗时,桑丘含着眼泪劝堂吉诃德别这样做,还请管狮子的绅士一起劝阻堂吉诃德,虽然寥寥数笔,但却表现出他对主人发自内心的热爱。

虽然都是平常的小事,但却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纯真与朴实,他们虽趋小利,但从不违背良心。他们虽饱受压抑,但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刘姥姥和桑丘身上体现出的相似点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两部作品中,他们这一类人物形象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还有许多,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巧合,而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透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国像他们一样的人们所处的悲惨境地。

[1]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张英伦.外国名作家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顾振彪.四大名著人物点击与知识问答[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杜奋嘉.红楼梦探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陈众议,王留栓.西班牙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刘姥姥贾府红楼梦
刘姥姥吃鸽子蛋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刘姥姥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