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职业交际能力培养
2014-04-17章彤洪
章彤洪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财贸管理分院,浙江丽水323000)
一、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对外交际属性
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源自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对外交际属性。一方面,旅游行业是具有高度应用性与实践性的行业,高职英语分为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两大模块,高职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类英语,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课程基本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应集中考虑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将要进行的社会交际活动,从而挖掘相适应的知识能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具备对外交际的实用型内涵,它是旅游英语应用与实践的基础所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已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坚定地朝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挺进,以英语语言交际为基础的对外交际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对外语言(口语)交流、对外文化交际、对外旅游商贸交往三部分。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承担着中国民间大使与形象大使的角色,随着境外旅游的扩充,国际交往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社会应用型体系决定了职业交际能力培养是学科发展与旅游行业前进的必然之选。
(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具有扎实旅游知识与英语功底的语言交际人才备受行业欢迎,急需整合旅游英语教育资源,补充广阔就业市场的人才缺口。从旅游行业的市场类型来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导游、计调与销售。我国旅游英语专业每年的英语人才输出比例不可谓不大,但是市场接受度却不高,原因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集中在学生的知识培养上,导致学生语言沟通交际的实践经验不足,无法胜任高质量的岗位需要。当前旅游企业选择人才并不是将文凭学历视为主要衡量依据,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成为重要标准,特别是星级酒店的涉外接待、景区景点讲解人员、国际领队与英语导游等岗位,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标准、表达流畅,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技能、深度学习能力与英语口语能力,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
二、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一)文化方向
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与文化相辅相成。首先,旅游英语交际指向人与人、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接触,想要促使自身的活动方式、言语内容被其他社会成员接受就不得不对语言的背景文化知识有所了解与领悟。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方向,是指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促使学生熟练应用目的语(英语)思维方式思考职业问题,并能及时作出适宜反应。其次,高职旅游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具有三方面内涵:一是通过高职旅游课程,让学生对英语文化特征有较为清晰的识别能力;二是发现并理解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不同,理性对待文化冲突,提升学生语言认知水平;三是促使学生能基于职业需要,灵活处理英语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后,高职旅游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向不仅是针对跨文化英语交际技能,还包括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态度与国际理解主义精神塑造。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教育应受到足够重视,尊重文化差异性、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是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口语方向
口语教学是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没有旅游英语口语训练就没有旅游英语交际存在。从概念上看,口语是与书面语言、形体语言相对的语言分类形态,是最基础、最直接的语言交流工具。旅游行业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英语口语,因此口语是旅游英语交际的最实际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应以口语训练为教学根本。然而我国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这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指向先行的高职考试体制、学校评价方式,大部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是从中学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的,中学英语教育方式对学生职业英语习有一定的影响,中学英语考试中缺少口试部分,只有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以笔试为主的英语考试形式造成口语教育的滞后。主观原因方面是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偏差,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一言堂”使语言知识的传递变得消极被动,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剥夺了学生口语实践的机会,没有足够的练习,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无从谈起。
(三)旅游方向
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旅游方向将英语语言培训与旅游行业需求相结合,容括了以下三方面内涵。第一,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交际能力培训是为旅游行业服务,脱离了旅游行业这一职业属性的英语交际体例不符合学科要求;第二,高职旅游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涵盖旅游业与英语语言学科的双重结构,是对两者的系统性教育,因此具备语言的人文性与旅游商贸的实用性特征;第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为旅游行业输送人才,意味着对行业实际情况与发展情况的全面把握,教育教学过程应与时俱进、有的放矢,且决定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与旅游企业校企合作的联盟需要。除此之外,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致力于应对旅游服务岗位的工作实践需要,因此培养目标应面对旅游企业的市场环境,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还不强,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英语交际人才,决定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双高”特点。同时,依据旅游行业的市场类型,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人才培养还包括服务类人才。
三、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高职旅游英语教师应具备语言知识讲授者与文化意识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模块建设方面融入文化模块,增添“旅游文化浏览”、“英美文化鉴赏”、“客源国概况”课程。其次,强化学生的文化心理调适能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学习需要找到学生接受新文化的理想途径,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在熟悉旅游地语言风俗的同时,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并作出恰当的评价。例如,在旅游对客服务与导游服务中常常让学生有置身于异文化情境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感来源于学生的文化定势,需要开展心理文化调适教学,例如开展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文化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星级酒店获取文化知识;安排汇报演出等文化欣赏活动,等等,帮助学生克服经验主义。再次,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实践教学要增加师生、生生的英语交际互动频率,教师可设置旅游专业相关话题用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基于不同文化位置展开语言思维活动,并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交际因素,如旅游英语交际中的礼仪因素,以打招呼的方式为例,中国人见面喜欢敬烟,西方国家的公共场合一般不接待吸烟的外来游客,了解这些非语言文化因素对于旅游职业交际中平等互信、友好互惠关系的建立意义重大。
(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建立英语口语会话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一方面,英语口语会话的任务型教学必须具备清晰的实施框架,主要包括英语口语会话的“前任务阶段”、“任务阶段”以及“后任务阶段”。首先,前任务阶段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口语会话的主题,以旅客接待主题为例,学生以此作为会话主题,自行组织内容。在此阶段,学生需要熟悉与掌握旅客接待的专业英语语用词汇以及相关背景知识,为开展下阶段任务作好准备。其次是任务阶段,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任务小组,每组成员围绕主题展开口语对话,教师可在一旁提醒学生注意特定词汇准确的表达,帮助学生精炼与修改语言。最后是后任务阶段,以“分析”和“练习”为主要内容,分析即是聚焦对话内容,分析口语对话中出现的错误,包括知识性错误、语音错误以及语法应用错误,审视在特定语境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思维,突出重点与难点。练习则是重新完成对话任务,纠正并设计类似话题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应用。另一方面,英语口语会话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基于旅游行业的职业交际要求,融入口语交际教学的职业特征,例如旅游服务中的口语讲解需要导游讲解过程充分照顾游客的理解能力与反应能力,因此高职旅游英语的口语交际训练应关注学生的语言速度与节奏。
(三)行业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行业交际能力培养是从旅游行业交际环境、交际任务的特定行业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旅游行业的服务对象是游客,了解游客心理、满足游客需要是提升交际亲和力的关键,高职旅游英语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交际过程,还要培养学生保持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只有具备市场警觉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有可能获得语言发展实践的机会与资源。其次,高职旅游英语职业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就业,相关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联系行业实际,具备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整体视野。例如,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旅游职业交际能力培养,其职业训练体系应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即兴发言、语言常识、交际忌讳、坐立行走、求职面试、剪彩礼仪、待人接物、朗读辩论、团队合作、接听电话、商务谈判、异性交往等技能训练与潜隐性规则。再次,高职旅游英语的行业交际能力培养指向全面的行业知识塑造,旅游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既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又覆盖美学、环境环保学、心理学、语言学、宗教等领域,且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职业阅历、信仰爱好参杂其中,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匮乏将成为职业交际的致命伤,无法提供高质量服务。例如植物园等旅游地,最基础的要懂得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药材,各种花叫什么名字;建筑遗址旅游地,起码要具备历史知识储备,许多港台游客对五行八卦感兴趣,了解相关信息才能实现与游客的顺利交流。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行业交际能力培养,应树立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不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胆量与见识。
[1]高小芳.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J].江南论坛,2004,(2).
[2]韩丽丽,顾宝珠,白鹤举,等.实现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