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互认缘何难
2014-04-17■陈彬
■陈 彬
“如果职业教育阶段和其它高等教育阶段学分可以互认,会给很多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不久前,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的一番表态。由此,很多人开始关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问题。某社会调查中心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赞成这一观点。或许是此种观点太过新奇,当人们纷纷把关注点投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如何“联姻”的话题上时,另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有些被忽略了——也正是这次调查中显示,对于普通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同样有高达42.6%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因此,在讨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联姻”话题之前,似乎有必要讨论一下,即使是在普通高校内部,学分互认有多难?
开不下去的选修课
所谓高校学分互认,是指学生除学习原来学校课程之外,还可学习其它院校相关课程,所得学分可转换为本校学分并被承认的一种模式。该模式起源于国外,在国内出现时间相对较短,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在短时间内便出现了诸如上海市东北片普通高校合作办学协作组、北京高校“学院路共同体”等不同的学分互认模式。
近两年,这股学分互认风潮变得愈加强烈。如在2013年,媒体便传出上海5所名校研究生学分互认、辽宁省酝酿学分互认试点、广东省拟建“学分银行”、云南省计划建立大学联盟等一系列与学分互认有关的新闻。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底,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已有至少19个省市实现了省内部分高校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一时间,似乎学生在不同高校间选课已经变得十分通畅。
只是,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某些高校间的学分互认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们太多的赞许。2003年,广东省曾先后在两个大学圈推广“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但截至2011年底,广州大学城参加选课的学生不足3000人,仅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对于不参与跨校选课的原因,有学生直言“没必要”。
广东省所遇到的尴尬并不是独有的。就在同处南方的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曾在几年前推出校际互修辅修专业,一开始还很是吸引学生眼球,但时间稍长,很多课程便因为报名人数太少而取消,即使是冠以“校际”之名的互修课,绝大部分还是本校学生在选。某位高校教师的话很是直白:“校际课程名不副实,这在很多地方属于常态,很多校际课程最终都不太能开下去。”然而,开不下去的选修课,问题出在哪儿呢?
“天灾”与“人祸”
在上文提到的那次调查中,受访者对高校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认同度最高的是“存在学校层次限制”,有51.6%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赞同,其次是“互认地域有限”和“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
赵振是国内某普通高校教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对于所谓“存在学校层次限制”,他说:“我们所在的联盟只有一所重点高校,这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其他学校学生抢不着,而我们的课程对学生又没有什么吸引力,这样的‘联盟’能有什么用呢?”
事实上,在国内众多建立学分互认关系的高校中,这种类似于“大带小”的合作模式并不在少数。比如在上文提到的上海市东北片普通高校合作办学协作组中,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处于“鹤立鸡群”的地位,其它高校很难在影响力上与其竞争。当然,学校整体的影响力并不能代表某门单独课程的影响力,只要课程特色鲜明,同样能引起学生注意。但遗憾的是,这方面很多高校似乎同样欠缺“功力”。赵振说:“其实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学科,如果能把一些优势性的内容拿出来,还是很能吸引学生的,但一些学校却出于各种考虑,不太愿意‘亮家底’,有些即使开设了这类课程,但在授课教师方面,也会选择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
如果说“学校层次限制”是由于学校本身的客观条件所限,尚属于“天灾”的话,对于自身特色挖掘不够乃至于根本不挖掘,则无疑属于“人祸”了。此外,制约学生选择高校互选课程的因素还包括异校上课的不便利性、不同学校科目设置的雷同性等。很多学校对于外校学生修本校学分需要另行缴费的规定,也是阻碍学生迈进异校课堂的重要因素。
决定成败的政策细节
近年来,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于亭所在的国学院,与台湾一些高校开展了不少合作授课的项目。他说:“我们的学生可以到台湾高校针对一些课程研修学分,台湾学生也可以来我们这儿。”这样的项目对学生开阔视野、体味不同课堂文化无疑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于亭也感到了困惑。
“举个最简单例子,同样一门课程,在武大被定为2个学分,但在台湾高校则可能定为3学分,大陆学生在台湾修完后,该如何计算他的学分量?”于亭说,针对这一问题,他也曾向学校层面反映过,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于亭还是比较理解学校的难处:“对于一所学生数万的学校来说,这类的事情实在属于细枝末节。但如果在政策层面上有些自由度的话,问题或许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
事实上,对于目前学生跨校选修学分所遇到的困局,很多原因都可以归结到政策的不完善。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某位负责长三角地区高校学分互认工作的教师便坦言,学分互认的学校不仅要对接受学生做出管理、教学计划等一系列安排,还要确保他们的安全,这些额外的工作并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撑。北京“学院路共同体”高校的某位老师表示,目前各高校对于本校的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学生的选课情况缺乏规划,而这同样是政策问题。
对此,赵振表示,将目前学分互认难题的根源全部归结为制度缺陷,自然有些武断。但至少在现阶段,政策的缺失,尤其是一些政策细节的缺失的确是事实。“当几所学校决定要开展相关实践时,真的需要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不能意气用事,毕竟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