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2014-04-17李慧
李慧
在高校众多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直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角度出发,实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材编写的时代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成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引领、思想引导的重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引导下,针对所讲授的理论问题而选取适合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分析案例的背景,总结出一定的结论,从实践环节和社会环节来印证所讲授的理论内容和规律性,从而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遵照人们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路径,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日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信息获取的广泛性
案例教学以案例作为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把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小悦悦事件可以把我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滑坡的原因传递给学生,引发其对道德重塑等问题的思考。案例的信息承载量既取决于教师的备课程度,也取决于课程的内容和进度。有时候一个案例可以讲授几节课,有时候一个案例在课堂上所占的比重较小。从总体上而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也都充当着信息的接受者、分析者和监督者。
(二)师生的平等性
案例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与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情况完全不同。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分析,都必须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否则案例教学就无法开展。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围绕问题的实质展开讨论和辨析,在思想的碰撞中师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学生得到表达的权利,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教师只是作为问题和答案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获得对材料的理解,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样的互动环节中,学生的自信得到了提升,民主的氛围也逐步浓厚。
(三)培养人和塑造人的教育性
案例教学把知识与趣味、情感与道德融于一体,在给学生展现出理论框架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认清是非、辨别美丑,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实现主体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的锻炼,道德的提升和超越,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状
(一)案例教学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这种重视反映了国家对启发式教学的关注,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教师积极探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广泛参与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有些高校教师不仅编写了相关的案例教材,而且还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
2.案例教学类型不断获得丰富。根据案例在学生道德提升、思维训练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案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分析型案例教学。即所举出的案例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明晰,需要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来综合做答,这种案例教学的结论方向性强,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都可以是问题的答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实践型案例教学。为了让学生在感官上直接把握所讲授的知识,教师或是联系实践场所让学生去实习,或是举办比赛和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对知识进行运用和理解。三是自发型案例教学。教师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分组并布置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适合的案例材料,然后书写教案并制作课件,在下次上课时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的案例教学方式。四是多媒体案例教学。通过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案,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课堂教学内容,这种案例教学的特点就是直观生动、图文并茂,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刺激,从而带来思维上的震撼。
3.实际效果越来越明显。一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学生着迷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案例背后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拉近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满足了学生教学主体角色的发挥,拓展了学生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给沉闷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些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除了参考成型的教学案例外,还自己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材料,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了业务素质,从而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案例教学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很多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也知道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但是缺少过渡,直接讲授结论,导致理论成为口号式的宣传和动员,缺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把握,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在近现代史概论中讲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进程,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人的价值实现的环节时,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印证了一个能够维护百姓利益,实现人民最终解放的政党,才是伟大的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在战争年代取得胜利,在建设年代不断走向辉煌,在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目标后,能够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富裕而不懈努力。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都能把社会主义胜利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人活着就要为伟大的目标而奋斗、为人类的解放而努力的思想彰显到位。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生产力标准问题时,可以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通过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并建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可以联系思想道德修养中道德的发展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获得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只有在顺应历史潮流中,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才会结出美丽的花朵。在案例教学中,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五门课程的内容,在教授过程中,可以将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点作为授课中的案例传授给学生,从而避免五门课程的脱节。
2.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案例教学的总体概念虽然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知晓,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会因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偏差。有的教师把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补充,在实际授课中始终把传统的灌输法作为主体,在课堂上把仅仅举出几个事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方法,缺少对案例的分析,也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结论。有的教师把案例教学等同于给学生列举新奇的例子,甚至整节课讲故事,完全忘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性质,只注重吸引学生听课,导致案例教学走样。有的教师只给学生朗读案例,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导致学生参与程度低,与传统的理论灌输没有本质区别。
3.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规模和学生的不重视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基础课程,是全校学生都需要学习的,授课规模一般较大,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分析不到位,效果与传统教学方式趋同。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认真听课,在课堂上玩手机、发微博的现象普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认为该课程不如专业课程有利于未来的就业,听不听无所谓,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4.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开发不足。很多教师习惯用网上搜索的课件或者案例,不注重自身的知识储备,导致案例资源来源有限,加上平时工作压力较大,不能用心去开发案例教学材料,导致案例教学资源有限或者案例不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有些学校对教师开发案例教学没有制度激励,无法调动教师开发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要想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从课程的整体性方面、思想认识方面、学校授课班级的调整和严格考核方面、案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加强建设。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自信,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其中具体的每门课程都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和争取民族独立的不易,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从总体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内容,让学生在领略社会主义全方面建设格局中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让学生适应人生发展新阶段,树立爱国主义理想,塑造高尚道德情操,认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从思想认识和法律常识两个方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势与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和中国发展现状,从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和社会主义自豪感。这些课程在体系上密不可分,内容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逻辑上相互贯通,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可以相互借鉴,始终不偏离我国国情,始终紧密结合我国发展步伐,始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二)摒弃案例教学中的错误认识
案例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主要通过理论讲授来传授知识,案例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并且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传统教学把理论知识的把握作为重点,案例教学中离不开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要想达到好的课堂效果,需要借助案例教学的参与。
案例教学与举事例教学之间存在区别,举事例教学从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增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认识程度,事例有时会缺乏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而案例教学主要侧重提高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案例教学能使学生在完整的案例分析和得出结论后获得情感和道德上的提升,而举例子却是简单的重复或加深印象,无法获得情感和道德的超越。案例教学固然需要典型生动的案例,但是重点不在于案例本身的情节,而在于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不用面面俱到地讲故事,把与讲授课程有关的内容强调出来即可。
(三)调整学校班级规模设置,强化对学生的考核
为了达到案例教学的理想效果,高校有必要对授课的规模加以设计,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尽量把课堂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缩小班级规模。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和任务,让学生最大化地参与案例教学。同时,也可以调整课程设置来解决该问题,把能够在一学期通过合班来教授的课程,分解到不同的学期中,化整为零,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在短期内接受大量知识消化不了的情况,也可以把知识讲深、讲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很重要。现在学生上课普遍存在玩手机、发微博等现象,但教师的基本功如果到位,课堂准备充足,案例选择得当,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与管理,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积极鼓励学生课堂讨论,还要把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把学生参观、访问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标准之一,计算到结课成绩中,这样才会避免片面的理论考核所带来的偏差。
(四)激励和规范案例开发
案例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就是案例,案例与课程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案例教学的优势所在。为了鼓励教师开发案例资源,学校要拿出一定经费对教师进行表彰,同时给予精神奖励,把案例资源的开发状况作为教师评聘时的一个标准,这样就会激发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在每学期开课之前,学校要组织教师分组开发案例,保证案例资源的充足性,避免重复性,实现案例资源的共享。在对案例的选择上也要有一定的规范,做到真实、准确、典型和具有时代性。真实就是要求案例尽可能选取学生身边的案例和确实发生过的案例,不能杜撰;准确就是要求案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要与大众媒体中的吻合,不随意篡改案例中的内容;典型性就是所选择的案例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正面弘扬性;时代性就是案例要符合现时代的发展步伐,最好是同时代的,这样比较有说服力。
总之,案例教学要想发挥好的效果,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养是关键,典型性的案例是媒介,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是保障,严格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是辅助。各个环节都准备充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理想信念状况就一定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