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西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4-17罗巧花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闽西人文红色

罗巧花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龙岩 364021)

闽西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罗巧花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龙岩 364021)

红色文化教育对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有着独特的使命。开发闽西红色文化,对探索红色文化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现途径,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推动学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闽西红色文化;人文素养;途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指引下,科学技术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人文教育处境尴尬,大量片面发展的“工具人”跻身于生产管理第一线,庞大群体的高职生人文素质较差将成为潜伏很深的社会隐患。闽西具有悠久的历史,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活价值和旅游价值,因此在强调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基础上,对区域文化特别是闽西红色文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闽西红色文化区位优势分析

闽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地缘优势明显,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古田会议的召开地,是当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也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闽西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光耀千秋的古田会议精神和红土地精神。闽西红色文化精神是对闽西革命历史精神的总结与概括,也是闽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总汇,既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内涵丰富而深刻。包括“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艰苦奋斗、坚定信念、求实创新、保持先进”为主要内容的古田会议精神,“二十年红旗不倒”坚韧不拔的老区革命精神,“干革命走前头、搞建设争上游”的苏区创业精神,“才溪乡调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乐观向上的创新精神等等,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体现,更是学生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更多地是服务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了解闽西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对学生学生的培养有更好的指导意义,结合闽西红色文化优势的分析,我院采取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1.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优势,打造人文素质教育品牌

学院地处闽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要不断挖掘这些资源,重点开发,并加强保护和研究,特别要注重开发红土地精神和古田会议精神,还要注重提炼校史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目前,学院开始着手整合各方面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德育功能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在统一的领导下实现各部门(包括团委、学工处、思想政治理论部等)之间的合理的分工和合作,形成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合力。打造以古田会议精神、“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老区革命精神、“干革命走前头、搞建设争上游”的苏区创业精神和“才溪乡调查”的科学精神为内涵的闽西红色文化精神,将闽西红色资源转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在学生中重视“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等内涵化精神的教育,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目标。

2.营造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龙岩是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拥有大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打造“红土育人校园文化”,创建红土地精神教育基地。学院积极抓好具有闽西红色文化精神特质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工作,制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校园文化物质载体的建设,如设立古田会议精神主题雕塑、闽西红旗不倒主题雕塑或壁画、红色教育长廊,建设郭申元纪念馆等。学院还举办“红土影院”、“素质大讲堂”、“学生周末之夜”等形式多样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摆脱了过去传统单向灌输的方式,创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提升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积极参与。

3.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红色文化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等巧妙结合,通过红色文化进课堂教学,可以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全面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学院把《闽西革命史》、《古田会议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列入学校公共必修课程。开发一批具有闽西红色文化精神特质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对闽西红色文化精神的认知,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素质。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修订和建设《古田会议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教材,使之成为我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教材。

学院加强校内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计划地组织素质教育教师外出参加进修和专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各环节中去,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优势;加强专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加大专职辅导员队伍中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专业化、专家化素质教育教师队伍。拓展校外兼职素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和组建一支由革命老前辈、老干部、企业高管、劳动模范、优秀校友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4.融合红色文化与人文素质课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文素质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人文素质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院紧紧围绕学院人文素质理论课实践教学总目标,把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学院把闽西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拓展的全过程,将“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融入学生培养的各环节。推进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设了学生人文素质实训中心,建立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学生活动中心,使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有硬件条件的保障。学院还挂牌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红土地精神教育基地,与上杭、永定、连城、新罗红色革命基点村及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杭古田会议旧址、后田起义旧址、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才溪革命纪念馆长期挂钩合作,把参观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5.利用互联网建设,扩大影响范围

网络及其信息正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全面的冲击,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经济观念和政治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为此,高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建立红色网站、把红色文化教育推进网络无疑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与改进的必然选择。为配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项目,搭建以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学院完善学生思政工作网、红土校风网、心理健康服务网、就业创业网等网络的建设,并把它们与学生素质测评系统、红土地精神网上自助学习系统一起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大平台。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与教育活动、教育课程、学生素质训练项目相呼应,形成虚实结合、全方位、立体式培养的合理格局。

近年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人文素质与培养上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但在院校建设过程中,加快了人文素质文化体系建设步伐,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实施中,必须从进一步转变人文教育理念、深化人文课程改革、加强人文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必须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才能取得实效。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1.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12):1.

[3]周琰培,李海晶.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4(6):32-64.

[4]詹先明,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7-70.

[5]汪雪梅,金本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6-70.

Minxi red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example

Luo Qiao-hua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 364021, China)

The red cultur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as a unique mission. Develop Minxi red culture, and to explore the red culture in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realizing ways,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Minxi red culture; humanities; way

G711

A

1000-9795(2014)010-000009-02

[责任编辑:周 天]

罗巧花(1985-),女,福建龙岩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闽西人文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追忆红色浪漫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