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教学理念为契入点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个体

常 荣 黄 琳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教学理念为契入点

常 荣 黄 琳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教学理念为契入点来探讨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中的应用过程及其意义,旨在进一步做好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

团体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应用

一、理论背景

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教育、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1](樊富珉)可见它是通过“团体”的方式去辅导他人,帮助他人成长、发展与适应。让个体在团体中,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互动,观察、体验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各种微妙的人际沟通,提升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中能够促进个体明确认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重要一员,让个体能够以团体为傲,让他们懂得爱护团体、保护团体的形象与荣誉。团体辅导也为个体创造了一种信任、温暖、共情、支持的团体氛围,使个体处于一种较安全与温暖的情境中,因此,非常适合培养个体积极面对生涯的态度,积极地评估个体价值观,使个体能够更成熟地接受挑战与现实。可见,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人便能够很好地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团体辅导在学校中是被常用来推行发展性和预防性辅导工作的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无论是教学设计中还是班级管理中,都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成人教育中,都因团体辅导的方法而受益,并提升其教育的内涵与品质。

在学校中运用团体辅导,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的适应、发展,使其能够“自助”。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团体辅导的领导者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如何妥善处理新变化,并满足因变化而产生的新需要,使整个辅导工作有最及时的洞察性和最佳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结合理论和天府实际运作模式,让这种能够发挥实际效果作用的运作模式推动天府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为以后的发展建立更雄厚的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对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界定是这样的: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和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3]

目前,随着外部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院学生的逐年增多,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变得尤为必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人生导航的必然。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竞争日益激烈,我院学生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是每一个天府学子应当思考的问题。同时,也给新成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正确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犹如求职路上的指明灯,可以使我们学生在求职途中掌握主动,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使其在校期间能够有计划的补充自身所缺乏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能否为全院学生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正确地引导实践规划,其与学院的培养人才的理念,尤其是教学理念密切相关的。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教学在不断地创新改革,比如狩猎场理念、赏识教育、“雅典”理念等等。

二、团体辅导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多元化实施途径

在学校中,实施团体辅导的方式途径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班级团体教学活动课程、结构性主题团体辅导活动(环境适应辅导、人际关系适应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辅导等)和班级管理经营团体辅导活动等。这些活动中运用团体辅导其重要内涵在于以发展性辅导的理念来推动以落实学院“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以知识传播为载体”的教育目标的达成。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目前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应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成效,同时还在继续探索和发展,团体辅导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团体辅导所秉承的教育教学原则、方式方法特点,实际上和我院的办学理念的目标是一致的。比如我院的狩猎场理念、“雅典”理念和赏识教育,旨在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减少学生被动学习时间,提倡学生之间进行同辈教育,像哈佛大学、像我们国内很多一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回顾大学生活,都觉得在大学中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到的往往比向老师学到的更多。这正是优秀学生互相切磋、互相激励形成的环境所起的作用。

(一)注重团体辅导与狩猎场式育人结合,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是“场效应”原理,源自于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他在 1938 年《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场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人们心理活动的理论,它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他强调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团体内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团体辅导法的作用如何,关键取决于团体成员的参与和互动所产生的“场效应”。[4]

我院提出的狩猎场理念的中心是驱动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形式可以表现为学生小组任务、小组项目(Group Task),教师发挥“引导式”作用,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讲授,采用小班教学,改变“大满贯”式教学,更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雅典式教育的思想内涵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理念在天府学院的实际应用。建构主义认为[2],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这“四大属性”正和团体辅导过程中产生“场效应”的不可缺少的四个重要环节——“参与”“互动”“体验”和“反思”是一致的。“参与”是团体辅导法的基础,只有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热情,才能使他们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促进其成长与发展。“互动”是团体辅导法的关键,只有通过充分互动,才能使各种观点碰撞,形成不同思想的交锋,产生情绪的变化,促使成员反思和自省。“体验”是团体辅导法的深化,其必要条件是体验者必须直接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而后才会有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反思”是团体辅导法的升华,也是团体辅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给我院的教师树立了教学目标,我们教师就是负责培养猎人的老猎手,教会这些年轻的猎人们怎样捕猎、怎样在丛林中顽强地生存下去。老猎手要教给年轻猎人四门本领:第一,最基本的捕猎技巧;第二,怎样运用这些技巧去捕猎;第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猎人;第四,怎样与其他的猎人进行合作。而“助人自助”便指通过心理导师的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正所谓“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之理。简而言之,学习不仅仅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一个过程。学生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者,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业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和吸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如何教”和学生的“如何学”两方面指导、将会促进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达到很好有效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注重团体辅导与雅典式育人结合,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雅典理念,它和 “狩猎场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心理念是驱动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提问式”教学。具体教学形式可以表现为学生小组任务、小组项目(Group Task),教师发挥“引导式”作用,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讲述。这样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这种理念在辅导员老师班级管理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辅导员老师只是引导者,指引他们做正确的事,“授之以渔”,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力,突出学生个性化,加强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培养,实现 “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而“团体辅导”是通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彼此互动,互相依存,认定他们自己也被其他成员认为属于该团体,恪遵团体的共同规范并参与在相互连结的角色系统内彼此影响,寻求团体的益处,追求共同的目标(Johnson & Johnson,1991)。在团体辅导中,团体成员可以相互提供行为示范,彼此可以通过团体经验进行仿效性学习;在团体辅导中,除了辅导者外,其他成员之间的行为也可互相模仿与参考。可见,团体辅导能够给个体提供接受反馈的机会,并且团体中他人的建议和观点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团体辅导中成员间的相互反馈也能够有效地改变成员自己的不良的习惯或行为,促使可发展性行为的形成。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可按照团体建立、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生涯决策等四个阶段安排,也可以根据团体推进情况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比如自我探索部分可分成兴趣探索、性格探索、能力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等小单元。因为其内容之间的连续性和承接性很强,所以从第一次聚会到最后一次结束,团体成员几乎保持不变,中间不更换成员或接纳新成员,循序渐进的封闭的辅导推进过程能保证成员的共同成长,以及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团体辅导通常都会以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的游戏方式来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如在分析个人职业兴趣时安排人职匹配理论的(兴趣岛)游戏、在澄清职业价值观时安排(价值观拍卖)的游戏、在确定初选职业范围时安排(职场脑力风暴)的游戏、在进行求职技能训练时安排(职场初体验)的模拟情景活动等等[5]。这样能使学生在生涯教育中轻松愉快地状态中成长。

(三)注重团体辅导与赏识教育人结合,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以赞赏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来发现他们的长处,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培育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哪怕有过溢之嫌而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作为团体领导者的我们,要放下自己所有最初对团体的预想,而要充分地沉浸在团体的每一个当下。我们的思维和感受要活跃如猎人,不断捕捉每一个当下闪现的资源,并努力将它点燃。因此,在平日的教学和管理中我们要融赏识于点滴之中,要融赏识于血液之中,我们要用饱含了爱心、耐心、虔诚之心和一片热情的赏识教育的甘露,点点滴滴、坚持不懈地浇灌我们的学生的心田,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赏识之芬芳,只有这样,自信之花一定会盛开! (蒲果泉《院长杂记(4)》)。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新挑战,往往很多学生的孤独无助感比较明显。通过团体辅导这种方式方法,使他们会有很多机会在团体辅导过程中经过分享,体验同伴的感受,并且获得同伴的认同,这对他们战胜成长期的困扰具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团体辅导非常重视成员间的共情、体验与分享。一方面在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通过经验与感受的分享,有了“和别人一样”的体验,当个体再遇到类似困难时,他们会发现别人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他们不再会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孤独无助的人,这样他们的孤单感减少,同伴感增加,不仅不会降低自卫心理,而且还会彼此认同,或进一步的关注,并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个体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如果个体在团体辅导中遇到个体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抉择困难和内心冲突时,可以促进个体在互助的团队中分析自己、反省自己,进一步认识自己,在团队中成长自己,并提高个人的职业规划能力。

充分掌握团体辅导方法理论,合理安排团体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位置,相信在学生生涯教育中会发挥最大教育效力,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团体辅导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的地方,如对个体较严重的问题没办法深入进去,需要个别辅导配合。因此,希望进一步结合工作实情,将团体辅导再次充分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和管理中,以便更好地实践我院的创新性的教育理念,逐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大学生。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高文,徐斌艳,吴刚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1.

[3]周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5-28.

[4]孙眉.团体辅导法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机结合[J].北京教育 2013.01.

[5]陈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51-53

Group guid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search——I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tianfu college teaching idea for this point

Chang Rong, Huang Lin
(Tianfu College of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Based on th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tianfu college teaching idea as entry point to explore group guidance i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 and aims to do a better job of career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group guidanc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G40

A

1000-9795(2014)08-000123-03

[责任编辑:鲍 雨]

常 荣(1985-),女,陕西榆林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黄 琳(1979-),女,四川泸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个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