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地区舞狮运动源流、特征及前瞻
——以深圳福永镇为例

2014-04-17许晓容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舞狮运动传统

许晓容

(嘉应学院 体育学院, 广东 梅州 514015)

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在广东客家地区舞狮更是乡村社会民俗节日、宗族庆典等重大节日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内容.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狮是祥和、智慧的象征,人们通过舞狮这项活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幸福、健康、快乐、平安的祝福.作为一种源远流传的群众体育运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集健身、娱乐、商业、竞技等为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近年来该项运动更是走向国际体育舞台,成为展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平台.舞狮运动作为广东客家民间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仍然在发挥它的健身、娱乐等功能,因此研究舞狮运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舞狮运动其中蕴涵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丰富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促进民族、社会的和谐,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通过挖掘舞狮运动中蕴涵的人文因素,将舞狮运动纳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舞狮运动悠久的历史,厚重的群众基础,使之成为推动群众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此外,通过对舞狮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如以舞狮运动为主题,举办赛会节庆活动,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拟运用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辅之以文献分析,对深圳客家地区福永镇舞狮运动的历史渊源和开展现状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揭示舞狮运动的文化特征,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实现舞狮运动在该地区持续健康地发展.

1 福永镇舞狮的渊源与流变

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或祭祖酬神等神圣庆典活动,乡村许多地方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表演者装扮成狮子,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由于狮子形象雄伟、勇猛、威严,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节庆和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1].福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南方向,西临珠江口,与中山市、珠海市隔海相望,南与西乡接壤,北与沙井相连,东北角与公明镇毗邻.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万人.

在福永镇,醒狮习俗源远流长.据《福永镇志》介绍,可上溯到清嘉庆(1796~1820)年间.那时的福永,因地处珠江三角洲、紧邻珠江口,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相传远古时期,广东地区出现一种叫做“年”的神兽,能够消除瘟疫.人们很感激这种年兽,于是在农闲的时候用彩布等材料扎成年兽的样子,配合气壮的鼓乐,到各家各户舞动,镇妖驱邪,以保平安[2].后来得知年兽喜欢吃蔬菜,村民们便在自家门前放置蔬菜,等待年兽采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扎制的年兽形似狮子,便称之为“醒狮”,采食蔬菜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采青”.自此,醒狮慢慢在珠三角地区形成风俗,在很多地方一直保留至今[3].当地民众用竹、木、布和纸扎成狮子,逢年过节举行舞狮活动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久而久之,舞狮活动便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民间娱乐活动,流传开来,其中以桥头、塘尾、福永、怀德、白石厦五个村的醒狮队最为出名.自清嘉庆(1796~1820)年间以来,这五个村就已有醒狮武术的传统,一百多年来一直保存了下来,特别是在解放前及文革时期也没中断过,持续至今.福永镇醒狮基本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艺人制作,凡新狮初舞,按照传统的俗规,都要举行一个庄重的仪式,叫做“开光点睛”.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福永镇对醒狮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醒狮武术队的活动和发展,吸引和凝聚本村青年、开展健康有益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使福永醒狮武术队伍不断壮大,使每个村参加醒狮武术队的人数都接近或超过一百人,镇政府还筹集了足够的资金,并开设专门的训练场馆,使舞狮运动成为福永镇开展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每年,政府都组织他们参加元宵群狮汇演和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福永醒狮发展将来会越来越辉煌.福永镇舞狮每年春节期间 (年初一到元宵)他们到各村及附近地区开展狮子拜年活动,遇有区、镇组织的节日活动和单位企业的庆典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使舞狮活动成为福永镇的一个传统和品牌.福永镇舞狮发展越来越广泛,成为当地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如当地居民新屋入伙,大厦落成都会邀请狮队庆贺,以求吉祥.经考究,从清嘉庆年间起,福永镇就有逢年过节划龙船、舞龙狮、唱大戏的习俗.改革开放以来,舞龙狮和唱大戏较好地得到发扬和继承,特别是醒狮艺术更深得福永镇群众的喜爱和赞赏.因此,醒狮表演的传统习俗在福永沿袭至今.从1993年起,福永镇每年都会主办元宵舞狮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除了有本地的醒狮队参加,还吸引了很多香港、澳门等地的狮队前来交流和表演,这样一来,福永镇醒狮声名远播.据《宝安县志》和《福永镇志》记载,早期的福永舞狮,舞步简单,既不具备观赏性,也无技术含量.20世纪40年代,一代武林高手李坤山将武术和舞狮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福永地区组建醒狮队,传授他们醒狮技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使福永的醒狮多了惊、奇、险,还有了自己的套路.如今福永醒狮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加入现代的舞狮风格,使舞狮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更具观赏性.为更好发展舞狮活动,福永街道于2007年1月10日成立了龙狮、武术协会,并邀请龙狮运动国际级裁判,国际龙狮运动会会员陈杰荣担任理事.2005年举办全国龙狮邀请赛,国内各地20多支队伍参加比赛,场面壮观热闹.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邹积军高度评价福永醒狮艺术,他表示,宝安区醒狮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群众基础较好,每两年举办的全国性南狮公开赛将永久落户福永所在地宝安,并从下一届起将参赛范围逐步扩大到港澳台地区,逐步形成特色体育活动品牌.兴灯活动节日是地域性民俗文化大会展的最佳时机,为人们提供了欣赏民族传统体育的极好机会.节日文化因不同地域、不同习俗而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上元”,又称元宵,“元宵迎灯”是民间艺术活动中最主要的传统节日.相传西汉时道教祈神活动中,就出现“传灯”、“五色琉璃灯”.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诏下,官府百姓一律须于元宵节(其夜称“元宵”、“元夜”)张灯敬佛,祷求国泰民安.传统元宵灯会,一般分两种,一为挂灯,各家各户扎了各式各样灯彩高悬门前,供众人观赏;一为迎灯,有组织地结成舞队游街串户和广场表演,如龙灯、狮灯、花灯、马灯等,往往以几十人为一组,并配有锣鼓丝竹伴奏,并伴有“高跷”、“荡湖船”、“地戏”、民间歌舞等艺术形式,热闹异常.据邓锦平讲述,每年农历冬至过后,福永各村的醒狮队就开始集中训练,准备在春节期间舞狮庆新年,从正月初一舞到正月十五.福永镇以前有两个习俗:凡有村民家生了儿子,都会请醒狮队去舞狮庆祝,叫“兴灯”;“灯”与“丁”谐音,“丁”是男丁的意思,因而兴灯就是“兴丁”,有祈求人丁兴旺的意思.

2 福永镇舞狮体育文化的特征

2.1 传统性

福永醒狮属狮舞中的南派系统,称为南狮.在制作上注重装饰,使整个狮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狮头先用竹、木做框架,然后用布或纸糊裱,最后绘上颜色,并且狮子的眼睛、耳朵、嘴巴能够活动,狮身则用白色的布料制作.醒狮表演前要先选择一块空地,烧香拜神,以赋子狮子灵气.新购置的狮头,在表演前要举行开光点睛的仪式,传统观念认为,通过开光点睛后,狮子才会有灵气,从而具备驱邪、除疾、趋吉避凶的功能[3];另外,舞狮表演过程中的蛇阵、八卦阵、梅花桩等阵式固定,不能随意更改;此外“采青”节目,其用料、放置、采法等都有讲究.同时,在表演的程序、礼俗、拜神及进入庙宇以及房屋的规矩,以及会狮礼仪、舞狮迎宾方式、狮头换人时退出的规矩等等,都有约定俗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映当地民众对这一活动的神圣观念.

2.2 教育性

福永镇舞狮活动不仅传承了文化,发扬了传统,而且以具体的各种民俗活动来引导与教育下一代要尊祖敬宗、尊老爱幼,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谦和礼让的行为.通过追溯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教育下一代要以读书求学为荣,以自强自立、刻苦耐劳和开拓奋进的民族精神为荣.在福永镇舞狮活动中,许多长辈言传身教的让年轻一辈学习活动中的打鼓敲锣的方法,舞龙舞狮的技巧,制作舞狮等,邓锦平认为:“醒狮舞技艺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2005年,福永中学和塘尾万里小学相继成立了少年武术班,他深入两所学校负责教学生舞狮,并经常带队到全国各地比赛.从而使这种传统自然的得到了传承,也使年轻一辈学习到了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培养青年一代热爱生活的教育、培养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精神的教育[4].

2.3 娱乐性

我国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岁时节庆中开展的,这些活动受时间限制明显,但它的历史传承性及在空间上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活力与生命力.不但能使当地民俗风情能持续沿袭下来,而且还能对民众起到一定的休闲、娱乐效果.福永镇舞狮是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在舞狮的整个过程中,表演者通过鼓乐将武术和舞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完成各种动作和造型,“鼓乐激昂雄狮起舞”,对表演者而言,是一种极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对于观赏者则能达到身心愉悦的休闲享受.精彩的表演,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使乡村的节日显得热闹非凡,民众也通过参与这种活动愉悦了身心,因此,舞狮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功能,成为都市乡间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2.4 观赏性

福永舞狮表演均以起鼓为前奏,鼓声一响起,预示着狮舞准备开始了.同时也搭配锣、钹等乐器,鼓为司号,相当于交响乐的指挥的角色,表演者根据鼓点节奏的快慢急缓引导不同的表演动作.舞狮的基本步法为马步,穿插麒麟步、交叉步、跳跃步、丁步、弓步、虚步等各种步法.表演者通过运用醒狮的眼睛闭合、嘴巴的张合、耳朵的活动来展示醒狮的俏皮、可爱、威武、喜、怒、哀、乐等各种生动的形态.舞狮过程中,以采青的桩舞内容最为丰富,采青又分为采 高青、水青等多种类型.有“狮子上楼台”、“狮子过三山”、“美女梳头”、等传统套路,是舞狮过程的高潮.

3 福永镇舞狮运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机制,加强对舞狮运动的挖掘、整理,同时组织各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培养舞狮运动的组织人员和表演人才,促进舞狮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当前舞狮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推动,缺乏群众的自发参与.更主要的随着舞狮传承人的年岁已高,该运动的组织者和表演者人才面临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危机,严重制约舞狮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注重传承传统舞狮知识和技能是当务之急.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传统舞狮知识的挖掘整理,同时积极有效地培养舞狮表演人才.

(2)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民众参与、高校研发的原则,积极发展舞狮运动.福永镇舞狮运动的开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民众参与的原则,并积极利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力量,加强研究,全方位地推进舞狮运动市场化.在对该地区舞狮运动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福永镇舞狮运动发展规划,并出台相应的制度法规;坚持以本地舞狮运动文化为依托,立足于福永镇舞狮运动市场现状,积极开拓舞狮运动市场.在当地的各种重大节庆和庆典活动中重视狮舞文化的嵌入,把狮舞活动不断融入当地的民众的社会文化生活.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中国舞狮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舞狮运动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实际上舞狮运动蕴涵丰富的文化魅力. 要重新焕发其文化活力,需要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舞狮运动进行介绍、宣传和推介,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同时,积极组织各类节庆活动,宣传福永镇舞狮运动,提高舞狮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依托社会力量,走体育市场化道路以俱乐部形式来发展舞狮竞赛市场,通过商业化包装来推动市场运作.例如在江西省九江市龙狮文体俱乐部,在近4年的发展后,最终走向体育俱乐部制度的市场化运作,多次参与全省,全国,乃至远赴台湾,韩国等地进行商业演出和比赛.随之而来的也是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为江西省舞狮运动输送出大量专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福永镇舞狮运动可以参照这种方式走体育市场化道路,进一步扩大其消费群体,实现舞狮运动的长效发展.

(5)加强国际交流,传播中华文明对外交流是提高舞狮运动水平,实现舞狮运动国际化的重要的途径.不断提高舞狮运动的知名度,让世人都了解或学习中国的舞狮运动,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这项舞狮运动,使中国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文化造福于全人类,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是舞狮运动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必须加强对外交流渠道,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世界各地广泛地推广中国的舞狮运动,努力实现舞狮运动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目前,舞狮运动已成为海外华人重要的传统生活方式之一.加强国际交流,使之成为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于兆杰.中国舞狮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J].搏击武术科学,2008,5(6):75-76.

[2] 罗建民.百年“福永醒狮”[J].文化月刊,2011,9:108-109.

[3] 汤立许,梅林琦.南狮与北狮的文化比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4):32-34.

[4] 岳保柱,周晓娟.舞龙舞狮运动经济价值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11,28(3):53-54.

猜你喜欢

舞狮运动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迷宫弯弯绕
老传统当传承
舞龙舞狮进校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舞狮
不正经运动范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