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

2014-04-17许栋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德育

许栋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高职高专院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形成学生工作部门全力投入、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机制。

一、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青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爱国情感强烈,但他们也在自由竞争、等价交换的社会氛围中耳濡目染,对实际利益和自我权益有着更迫切的追求。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价值取向受到市场经济、社会变革发展以及国际化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家庭与社会的给予,容易忽视同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关心和责任感。一系列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复杂而又统一地表现在学生身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知行脱节、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状况。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责任意识淡薄、社会公德失范、审美情趣错位、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因此,笔者认为,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立德修身”德育工程,是落实“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修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构建模块化的德育内容,做到“立体”育人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是整合学校所有育人资源,全面渗透、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坚持教育过程全程化、教育主体全员化、教育内容模块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载体项目化、教育途径全面化,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不同的育人载体,确立“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指导思想,构建矩阵式学生教育管理新体制。

教育内容模块化即按照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化、需求多样化、生活分散化等要求,确定德育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修养、人文素质修养、身心素质修养、职业素质修养四大模块。

1.思想素质修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夯实公民道德教育这个基础,着力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这个重点,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人文素质修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质,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注重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法律修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宽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潜力、有修养的青年学生。

3.身心素质修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4.职业素质修养。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在实践中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机制,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校友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校园职业氛围,培养学生职业思维,提高学生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使之具备守法、诚信、敬业、协作、献身、负责、求实等职业道德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也要以教师为主导,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关键。齐心才能合力,协作才能共赢。每一门课程都具育人功能,每一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把握好底线,不剽窃、不抄袭,成为学生做学问、做人的典范;同时,管理好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每一名教师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名教师都要强化育人观念,树立育人意识,履行育人职责,结合岗位工作,找准育人的结合点。以教学课堂和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措施为载体,把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落实在育人的具体任务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四、制订系统的教育教学计划,做到全过程育人

“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制订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学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要着眼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自始至终,不留死角。

1.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大一新生,以“我的生涯我做主”主题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进人文殿堂”新生素质教育、“学长计划”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之尽快融入集体、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人生发展阶段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关键性转换,为完成好三年学业,起好步、开好头。

对大二学生,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走进后勤”实践教育以及“青春与祖国同行”“时代先锋”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培养其献身、负责、求实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学术讲座、创业竞赛、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各类各层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对毕业生,把指导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着重开展系列爱校敬业、爱国奉献、就业创业的毕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激励毕业生奋发有为,创新进取,树立正确职业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学生,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保持清醒,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侵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的道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在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就是在这些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整合和深化的成果,提出了既富有思想性、教育性又结合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贯穿大学三年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载体。在模块化、项目化、载体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广大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亲历者、实践者,更是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学生在教育中认识,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从而获得成长与发展。

五、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培养学生健康道德品格、良好心理状态、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而重要的作用。

全方位育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全方位地育人,指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有关的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育人,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二是育全面的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职高专院校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通过多种渠道、载体、方式,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力求建立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真正培养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融入社会、融入市场、融入工厂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为高职高专院校挖掘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育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做到引导与服务、监督与管理、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生活园区、进社团,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

六、结语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一所高校、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面对并回答好的深刻命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办学方向的正确定位。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化为四个模块二十项主题贯穿于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目标化、经常化、载体化、项目化。并把德育贯穿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活动中,从而构建起“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通过“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修身”“立德”。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