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评论的本质与特点探析
2014-04-17方言
方 言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长沙 4100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一步步深入,公民意识也开始觉醒,在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人们对于事件真相的渴求度越来越高,简单知晓新闻事件表层信息已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人们更想了解事实性信息表层之下需要深层次解读的隐性内容——“为什么?”以及“会怎么样”等等。丁法章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是作为新闻传播的灵魂和旗帜而存在的,它是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传播形式,在整个信息传输中,总是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1]正因如此传播意见性信息的新闻评论开始成为了各大媒体体现媒体实力与影响力的新宠。同样,新闻评论在电视媒体中也发挥着强大作用。主持人评论逐渐成为了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主持人评论的源起与发展
本文中主持人评论特指电视新闻主持人评论,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主持人评论是指通过电视传播手段,主持人积极能动地对典型性新闻事件发表观点看法传递意见性信息的一种主持形态。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之前除了在节目中播送《人民日报》等报纸的评论外,电视台没有属于自己的新闻评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事业开始扬帆起航,主持人评论才随之出现,下面将列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评论的发展轨迹。
(一)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
在该节目中首次出现了主持人评论的方式。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诞生了一个新的新闻节目——《观察与思考》。在节目中播音员出身的庞啸换了一种更像是主持人或记者的身份走入了节目当中,并对新闻事件发表了评论。《观察与思考》确实打破了过去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播报稿件的模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庞啸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节目主持人,而且在节目中评论的成分并不多,节目本身也带有较强的说教意味,很明显是为宣传服务的,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迈出了相当重要的一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历史意义不可小觑。
(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
《新闻半小时》是地方台中第一次出现主持人评论的节目。1988年1月,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开播,主持人在节目中会适当地发表评论。此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论和《观察与思考》的相比有了新的突破,主持人敢于直言,揭露现实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语言犀利而富有张力,切中时弊,有时还能提出建设性意见,节目选题也涉及到很多民众议论最多的较敏感问题,例如特权犯法、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用观众来信中的话说:“《新闻半小时》妙就妙在切中时弊,敢于直言,为群众说话,将社会上存在的某些腐败丑恶现象公开‘亮相’以引起重视,得到反馈。”[2]
(三)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
在以上两档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评论这种方式,但整个节目并不是以主持人评论为主的,《观察与思考》主要是专题报道,《新闻半小时》主要是新闻报道,主持人只是在节目中穿插了评论。实际上,我国真正意义上采取主持人评论方式的新闻栏目要属《东方时空·面对面》。1996年《东方时空》第一次改版时出现了一个叫《面对面》的子栏目,此时的《面对面》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物访谈,而是主持人评论,节目虽然每期只有3分钟左右,但整期节目都是由主持人评论支撑的,主持人的话语权得到提升。敬一丹曾说:“当时的《面对面》是给主持人压力最大的栏目,也极大地激发了主持人的能动性。那段时间,白岩松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话语权。《面对面》就是让我们能够以快捷、直接的方式,实现话语权。”[3]10多年后,白岩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面对面》时说:“敬一丹、方宏进、我、水均益,所谓当时的‘四大名捕’,就是我们天天裹挟在一起,完成了评论的种种神话。”
(四)中央电视台《新闻1+1》
如果说《东方时空·面对面》是我国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评论节目,那么《新闻1+1》就是我国主持人评论具有突破性进展的节目。2008年开播的《新闻1+1》虽历史尚短,但对于我国主持人评论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我国目前最成熟的一档主持人评论节目,也是目前唯一一档采用直播的主持人评论节目。《新闻1+1》无论从主持人评论的量还是质上都有了重大突破,最主要的是它大胆地采用直播的播出方式,真正实现了主持人的话语权。实践证明,《新闻1+1》不仅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而且在观众中也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二、主持人评论的本质
把达尔文《进化论》中“物竞天择”的生态规律放在媒体的竞争中同样适用,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主持人评论的本质,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主持人评论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主持方式,根据前文对主持人评论的概念的研究,与其他的主持方式相比,本文认为其本质在于直接参与舆论并影响舆论。
(一)直接参与舆论
直接参与舆论是指主持人在评论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参与到舆论的形成以及扩散的过程中,是舆论传播中重要的一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4]简而言之,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人们知晓了一个新闻事件后,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在与他人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来印证或修改自己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多了,就会形成一个舆论场,其中,一些拥有较强认知水平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活跃分子”成为意见领袖,往往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影响舆论场中大多数人的观点。然后像之前舆论场的形成一样,各个舆论场相互碰撞,不断交换意见,就会产生若干个较大的舆论场,并形成其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这就是舆论的简易形成过程。主持人凭借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平台发表观点、意见就相当于大舆论场的意见领袖,因此他能够直接参与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二)影响舆论
影响舆论是指主持人在参与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观点、思想影响观众对事件的看法,引导舆论走势。正因为主持人评论借助了电视这个大众传播的平台,因此主持人的观点一旦被播送出去其影响力大大超过了一般的意见领袖,再加上大部分的人都有从众心理,当某种声音越变越大,认可的人越多,那么持这类观点的人就越敢于发声,持相反意见者就越会保持沉默,两种意见就像螺旋的两端,也就是传播学中所说的“沉默的螺旋”,因此主持人的评论不但可能会在舆论圈中掀起一阵风暴,而且可能扭转之前的舆论方向,这是新闻播报或其他主持方式无法比拟的。比如在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并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之后在网络上就出现了核泄漏事件会影响中国,食盐生产会被污染的言论,并被民众接受且广泛流传,造成了全国多个城市出现“抢盐风波”,食盐供不应求,盐价突然上涨几倍。随后《新闻1+1》做了一期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就核泄漏危机以及抢盐风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点评,改变了之前大部分人认为“食盐会受污染要马上囤盐”的错误认识,消除了民众的恐惧心理。在之后的几天内,抢盐风波得到了平息。
三、主持人评论的特点
主持人评论之所以出现并得以发展又有哪些独特之处使之有了较其他新闻节目而言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报纸、广播、网络评论或是其他主持方式相比,主持人评论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体现“面对面”传播的优势
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成为人们了解各类信息,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5]相对于报纸、广播、网络评论面言,主持人评论具有“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种传播优势是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评论方式无法比拟的。主持人通过电视节目在大众传播的平台上构建了一种人际交流的方式。电视媒体的可视性特点为主持人评论“面对面”的传播提供了可能。白岩松曾经说过:“电视传播和其他媒体的传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视传播中有看得见的主持人因素,它是一种真正的人际传播。而在所有的传播方式中,人际传播最少界限,最容易达到效果。正是主持人的存在使媒体与受众的传播还原到了人际传播的原始阶段,主持人成为电视表达亲近性和实现交流感的一个载体。”[6]主持人评论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电视构建的人际传播的优势,将观点想法“面对面”说给观众听,这种交流感和亲和力恰恰是大多数观众所青睐的,对观众而言主持人评论所使用的这种真实可感的传播方式是最有利于他们接收信息的。
另外,从受众的注意心理角度来说,主持人评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与其他评论方式相比,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主持人评论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可以让受众注意的持久性得到更好的维持,从而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网络评论,受众对其信息的输入方式都是单一的,这种单一刺激有时过于单调,容易让受众出现注意的起伏或者分心现象,影响传播效果。主持人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情感的人,他的评论不是一段硬生生的文字,也不是几句干巴巴的话,其语意重点可以通过语言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对比加以体现,主持人的思想观点亦可以通过其有声语言以及副语言充分表达出来,并且能借助电视传播平台全方位地展现给受众。这种与受众“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便于受众接收和理解信息,因此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与报纸、广播、网络评论相比,主持人评论体现了“面对面”传播的优势。
(二)实现主持人传播中心理念
在传播链条中包含了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以及信息等要素,主持人评论使主持人成为传播各要素中的关键要素,真正实现了主持人是传播的中心的理念,唯此主持人才获得了吸引人的本质力量。
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主持人评论中的主持人是核心要素。传播主体包括主持人、策划、记者、编辑、导演等,在一般的节目中,尽管主持人是最后呈现在电视画面中完成节目的人,但是从整个节目的制作来看他并非传播的中心,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是已经被设计好了的,主持人只是在按部就班的照着流程走,但在主持人评论的节目中,主持人却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因为在评论时主持人输出的是自己的思想,他的言论决定了节目是否精彩,整个节目就是靠主持人的观点制胜。所以从这个层面看,主持人评论中的主持人是传播主体处于最关键的位置。《新闻联播》不会因为更换了播音员就导致收视率大跌,依然会有稳定的收视群,但在主持人评论的节目中,就很有可能因更换主持人而流失掉大量观众。
从传播客体的角度看,主持人评论使主持人成为了关键要素。就传播的目的而言,传播主体传播信息是为了传播客体即受众能够接收信息并得到良好反馈,主持人评论的本质就在于直接参与舆论并影响舆论,这就决定了主持人评论中的主持人对受众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就事件作出的分析,发表的观点正是观众的需求,主持人在评论时不是被动地传递消息,而是在积极主动地输出思想,这正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观众最需要的。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提出过信息熵的概念,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的某种不定性。主持人就是通过观点的表达,在节目中理智客观地分析信息表层之下事物的本质,来帮助观众消除对事物、对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长此以往就能让观众对主持人产生信任甚至是依赖,所以对传播客体而言,主持人占据主导地位。
从传播内容——信息本身看,主持人必然是最关键的要素。在新闻播报类的节目中,主持人传递的是事实性信息,因此信息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传递信息的主持人,但主持人评论传递的是意见性的信息,主持人正是意见性信息的输出者,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用他的观点去打动人、影响人,所以他在信息的传播中是最核心的因素。以上三点共同铸就了主持人在主持人评论类型的节目中传播中心的地位。
(三)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
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由于主持人评论的优势使主持人评论成为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
相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传播方式,主持人评论由于电视媒介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一方面主持人评论采取的“面对面”的传播方式更利于人们接收信息、理解信息;一方面,电视采取的是一种家庭式的收看方式,具有共享的特征,便于收看主持人评论的人们与家人朋友交流信息,交换意见,传播和扩散信息;另一方面电视是当下最主流的传统媒体,电视的普及覆盖率高,受众面最广,并且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的人观看,因此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所以,主持人评论能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
相对于网络这一第五媒体而言,主持人评论也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尽管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收集信息、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的重要渠道,但依旧没有改变主持人评论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重要地位。因为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很多信息第一发布点,公民记者、意见领袖们通过微博、论坛等最快捷的方式发表言论,并通过网络转发,最大程度的扩散其影响力,形成对舆论的冲击。但网络正因为其环境的复杂性、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等特点使其成为了很多不实信息的发源地,是滋生谣言最集中的地方。网络世界虚虚实实、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所以公众对网络上的很多言论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甚至很多人都抱有看看可以不能当真的态度,依旧会从传统媒体上寻求可靠消息。主持人评论凭借其平台发布的权威性以及凭借其自身的公信力,凭借长期以来受众对主持人的认可、信赖使其仍充当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
另外与其他主持方式相比,主持人评论也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因为主持人评论的本质就在于直接参与并影响舆论,这是其他任何主持方式都无法与之抗衡的。在新闻播报类的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传递的是事实性信息,其对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只能起到间接性的影响作用。在综艺主持或服务类的主持当中,很少会涉及到社会舆论方面的内容,即便有主持人的一两句话很难对舆论形成大的影响,这是由其主持性质决定的,同时观众对主持人风格的定位也会影响其权威性和可信度。所以,与其他主持方式相比,主持人评论肯定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
主持人评论借助电视大众传播的平台构建了一种人际传播交流方式,能很好地帮助观众去解读深层次的信息,能为观众提供一种对事件思考的思路,与其他主持形式相比具有直接参与舆论并影响舆论的本质特征,它还具有“面对面”传播的优势,真正实现了主持人中心理念,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角。它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产物。媒体和社会都应该看到其价值与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电视媒体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的重要武器。
[1]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M].第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
[2]白水.第一个设主持人的新闻节目——记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J].中国记者,1989(5):51-52.
[3]敬一丹.99个问号——敬一丹漫谈主持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36.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
[5]侯传娣.浅论新闻媒体在廉洁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12):41.
[6]朱洁丹.论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J].群文天地,2011(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