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妇女就业问题探研

2014-04-17谭玉秀邢莉艳

关键词:抗战妇女职业

谭玉秀,邢莉艳

(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向全面抗战。抗战时期,广大妇女选择的职业大多是战时所需要的慰劳、衣物制造、抗战宣传等,以及原有的纺织、刺绣、种植、糖食制造等。在国家缺少劳动力的关键时刻,妇女团体作为一支强大的队伍涌现出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别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和敌后革命根据地。双方在各自管辖区域内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安置妇女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抗日革命根据地妇女就业的兴盛

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先后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19块根据地。随着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妇女工作也相继开展起来。1937年9月,中共中央发动各阶层的妇女,在注重男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平等的基础上,“以动员妇女力量参加抗战,争取抗战胜利”为基本任务,从而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1938年,共产党、国民党在庐山召开了各界知名妇女谈话会,会中宋美龄提及“战时妇女工作问题、如何动员妇女民众、如何鼓励妇女参加生产事业等[1]。根据地妇女就业受到了重视,在围绕为抗日战争服务的基础上,妇女就业被推向了高潮。

教育水平直接决定着妇女就业。为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1937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妇女工作大纲》,要求在女工农妇中广设识字班、夜校、读报组等来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救亡知识[2]。陕甘宁边区,创立了中国女子大学,用以培养上中级妇运干部,1939年6月正式成立并招生;特别班有识字课、政治课、妇女工作等,此外尚有职业课,如新闻学、打字、簿记、会记、速记、师范、保育及外国语等[3]。根据地政府采取了开办识字班的办法,“收效颇有可观,据一般之估计,今日边区文盲已减至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妇女识字者亦渐增加”[3]。另外,妇女除了扫盲学习,使自身文化得以提高,还接受抗日宣传教育,以争取自身最大限度的解放。这样,不但使妇女政治文化水平得以提升,而且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所增强,她们最终投身于抗战建国伟大事业中。为了提高根据地妇女抗战建国的积极性,增加抗战力量,1943年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提出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实现经济独立、提高政治地位,才能达到自身解放[4]。据统计,“1943年陕甘宁有纺妇17.2万人,太行有6.5万人;到1945年陕甘宁有纺妇、织妇22万人,太行有24万人,晋西北有13万人,山东有120万人”[5]。这样,广大妇女参加到抗日生产中去,既获得了就业的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以及经济水平,有利于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亦将妇女就业推向了高潮。

二、国统区妇女就业的曲折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政治经济转入战时状态,这导致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发生很大变化。随着抗战的进行,抗日救亡运动逐渐高涨,给妇女就业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国统区妇女就业与抗战建国相结合,从而使妇女从业达到高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统区经济萎靡不振,导致妇女就业面临低潮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大妇女纷纷建立各类抗日团体,开展救亡活动。据统计,“到1938年5月,国统区的妇女抗日团体就达105个”[6]。1938年,国民党在四川、湖南、陕西等地创办大量的抗日难民工厂、蚕丝实验区等生产事业,带动大量妇女就业,一度达到高潮。然而,到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统区经济发展陷入危机,物价飞涨,使国统区妇女就业遭到了严重的阻碍。许多男性职工陷入失业的境地,各种报刊登载反对女子从事职业的言论。政府也制定颁布了限制女性就业的规定。1939年“邮政储汇局以妇女诸多不便为借口,公布了辞退已婚妇女及不招收女职员的新章程”,1940年3月“各报又登出了内政部新订《女子职业限制的办法》的消息”[7]。之后,交通部等其他职业机关效仿,纷纷以各种借口限制、裁撤女性员工,导致妇女就业跌入谷底。

不过,妇女界针对裁撤风波,纷纷起来捍卫自身的就业权利。1940年,重庆的“三八”节纪念大会通过了关于反对限用女职员的决议,在国民参政会上,女参议员又提出了“保障妇女职业”的提案。经过各方的努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下令邮政局、交通部等招收职员应不限性别。直到1942年,国统区的妇女就业状况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于战争形势进一步恶化,国土大片沦陷,出现妇女职业待遇下降、职业范围缩小等现象,妇女就业困难重重。

总之,抗战期间,妇女就业过程较为曲折,结果却是不仅支持了全民抗战,而且培育了广大职业妇女的自我奉献和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女性在国家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三、抗战时期妇女就业特点

妇女作为社会的主体,从古代社会开始,那些陈腐的传统观念就在束缚着女性的身心,如“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等。抗战时期妇女就业同样受其影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乎妇女就业的问题,形成了抗战期间妇女就业的独有特点。

(一)妇女就业遭受性别歧视

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们一直在为改变此观念而努力,成效甚微。抗日战争期间,这种观念非但没有变化,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阻碍着妇女就业。1939年,妇女就业刚刚达到高潮,国民政府竟然下令邮务局、交通部等裁撤女性员工和限制女性员工的招用。于是各有关机关纷纷执行。相关报刊也纷纷发表言论,反对妇女就业,喊出“妇女回家”的口号。完全忽略了抗战初期制定的“男女平等”的方针政策。甚至“对于用失业的男人去替代女职员的位置,都觉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种思想的成因,大部分为了大家以为只有男人才应该有权利领得薪水,女人是没有这种权力的”[8]。对此,各界人士指出:“妇女就业,是应该的,是不成问题的,国家需要她们,社会需要她们”,“妇女就业与结婚是不相矛盾的,不相冲突的,可以并存的”,“男子治外,女子治内,这内外之分,现代已经失了时效,它随着封建制度风化了”[9]。迫于舆论压力,政府撤消了之前的决定,重男轻女的现象并未完全消失,影响女性成功就业。

抗战期间,妇女无论在前方、后方,都充分体现了其为国家、民族奋斗的精神与伟大的力量。妇女就业更不应被视为两性对立的问题。

(二)家庭与婚姻束缚女性就业

抗战时期,“男主外,女主内”、“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依然束缚着很多女性。她们认为,在家里相夫教子是妇女的天职,出去就业则会影响名誉,于是把自己囚困在婚姻和家庭的牢笼里。

黄宣威在《妇女职业问题》中指出:在抗战期间,还是存在那样的女性,她们是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认为妇女有妇女的本分,不应该跑到社会中去抛头露面;她们认为:女子体质弱,不适合在外做劳动的事情,女子结婚以后要生产,要抚育孩子,现在社会上失业风潮到处弥漫,女子再去社会工作,不是夺走了男子的工作,使得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女子工作后,家里的家务没人做,影响家庭和睦;还有女性认为:妇女就业与结婚是不可并存的,妇女结婚即失业,这就把妇女捆绑在了家庭与婚姻上,严重地束缚着妇女就业自由[10]。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妇女服务家庭不能是纯粹义务,丈夫不能视之为管家婆,她(主妇)必得有经济的主权,在法律上能有一种保障,女子在家庭的获得不能算丈夫的恩赐,是她的劳力获取,她并不是丈夫的寄生虫”[11]。尤为重要的是,抗战期间,提倡婚姻自由与个人自由。为增加抗战的力量,国家及社会纷纷呼吁设立战时托儿所、劳工托儿所等,1940年,“重庆市空袭服务部救济联合办事处设有保健院,开始在市郊设立托儿所”,“同年,内政部为鼓励设立私人托儿所,公布私立托儿所监督及奖励办法”[12]。这使妇女拥有相当宽泛的人身自由。可惜的是,当时部分女性没有意识到自身权益。归根结蒂,还是蒂固根深的旧有观念束缚着女性,她们无法挣脱牢笼,进而获取男女平等的就业权。

(三)战争导致妇女职业教育的中断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使中国遭受重创,国土沦陷,教育体制一度崩溃,大部分学校被迫停闭,职业学校更是不能避免。如“江苏53校,河北11校,山东山西各8校,察哈尔绥远各2校,安徽14校,南京1校,大部分当已停办,河南34校,湖北21校,停闭者当在1/2以上,浙江19校,当有1/3以上停闭,其余如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当有1/5至1/4学校停办”[13]。可见,当时职业教育近乎停滞,其中妇女职业教育一度中断。不过,社会各界人士认为,国难当头,妇女应该发挥其强大的力量,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在过去二十多个月的抗战中……民众是抗战的唯一后盾”、“这占了全人口半数的妇女力量是绝不可忽视的”、“妇女动员与妇女教育是不可分开的”[14]。非常时期普及妇女职业教育相当重要,“为应付战时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安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建设真正平等的新中国,普及妇女职业补习教育,是当前迫切的工作”[15]。国民党退到西南后,只有部分学校随国民政府迁到抗战大后方,面对如此严峻的教育危机,国民党加强了对后方职业教育的开展,特别是对川、康、陕、甘、宁、青、滇、黔、桂九省的职业教育极为重视。1938年,制定《推进川、康、陕、甘、宁、青、滇、黔、桂等九省农工职业教育计划》。“1938年7月5日,颁布《教育部制订之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1940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教育部协助职业学校生产资金暂行办法》”[16]等等。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国民政府颁布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这有助于抗战期间妇女职业教育的恢复。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非常时期,对于中国妇女就业来说,总体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中国妇女就业得到了质的发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中国妇女就业带来了转折的契机。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妇女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大军,为抗战建国时期的后方生产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女性走出家门,寻求工作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边区政府和国民政府还专门颁布了有利于妇女的法律条例,为妇女就业提供了保障,促进妇女就业的迅速发展。尽管如此,在妇女就业的发展道路上,始终存在着阻碍的因素,而且根深蒂固。妇女就业兴起之初,就伴随着男女同工不同酬、工作环境差、性别歧视等现象。到抗日战争时期,在广大妇女界的努力下,国家和舆论都对妇女就业给予了认可和支持。可是,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传统观念一直没有完全消除,时至今日,性别歧视思想依然严重干扰着女性就业,这成为妇女就业发展历程中固有的特点。以史为鉴,国家与社会应给予女性就业更大的支持与关注,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1]蒋宋美龄.妇女谈话会演讲辞[J].妇女生活,1938,6(3):7.

[2]皇甫束,宋荐戈,龚守静.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28.

[3]中统局检送陕甘宁边区教育文化设施状况的调查专报致谷正纲函件(1940年1月21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编)(第2辑)[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537-538,522.

[4]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宣传教育部.中国妇女运动的重要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4.

[5]王国敏.20世纪的中国妇女[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227-228.

[6]计荣.中国妇女运动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106.

[7]雷洁琼.抗战中妇女职业问题[J].广东妇女,1941,2(6):30.

[8]NORMAN COUSINS,达斋.妇女职业问题[J].天下事,1940,1(3-6):199.

[9]严恩缦.妇女就业与结婚[J].中国女青年,1941,1(6):8-9.

[10]黄宣威.妇女职业问题[J].中国社会,1939,5(3):22.

[11]晶子.关于今后妇女就业之我见[J].中国女青年,1943,3(3):15-16.

[12]左玖瑜.女子从业和设立托儿所[J].妇女月刊,1943,3(2):22.

[13]钟道赞.抗战以来吾国职业教育的实况[J].教育杂志,1939,29(4):33.

[14]张蘋.抗战建国中之女子教育[J].中华评论,1939,2(2):222.

[15]怡.普及妇女职业补习教育[J].中国女青年,1940,1(4):2.

[1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编)(第2辑)[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649-654.

猜你喜欢

抗战妇女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当代妇女的工作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