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思考*

2014-04-17

关键词:理论建设发展

李 欢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构建都有自己的方法。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从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行动的指南”[1]146。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课题,剖析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社会发展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因而,他的社会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探究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唯物分析法

唯物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邓小平用实事求是、实践标准、人民主体的方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对诸多关键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一) 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首要的方法论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与外国领导人会见时,邓小平不断强调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指导下,邓小平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社会发展的总思路、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1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长期以来,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一直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认识,犯了不少教条主义的错误。邓小平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重新认识。首先,邓小平没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直接回答,而是用排除法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64。邓小平指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因而,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11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应当比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1]64。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意义重大,一方面为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思想障碍,另一方面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 提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思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一直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后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一直思考的重大问题。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警示全党“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1]2。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邓小平在与日方代表谈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时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1]65-66

3 准确定位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建国以来我们党对此曾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于不完全清晰的状态,甚至错误地估计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立足于生产力,通过对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估,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准确定位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1]25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现实基础,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有了一个更加具体、更为清醒的认识。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方法,其理论中无处不散发出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辉。正如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所说的那样,“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2]5。

(二) 实践标准的方法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2这标志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性转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是从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发展而来的,其实质也是实事求是。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坚持用实践标准统一思想、用实践标准检验工作。

1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此统一全党思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当今中国老少皆知。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它像一缕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像一声惊雷震醒了处于混沌的中国人。“文革”10年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僵化,随后又有“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在此危急关头,邓小平意识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他支持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领导全党冲破“左”的思想束缚。邓小平强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4]191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意义重大,其“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191。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起到了重大作用,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2 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方法,例如,一项政策实行之前先选几个地方搞试点,实践证明可行,再推广到全国;农村的改革被实践证明成功后,再转到城市。这样的工作方法在今天都是十分实用和有效的,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方法遵循了实践是检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之标准的原则。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朝鲜政府军事代表团时说:“我们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放开物价、加速改革正确不正确,也要看实践。”[1]263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雅克什的谈话中,邓小平再次提到:“我们中国常说一句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证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正确的。”[1]265

(三) 人民主体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终归宿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也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但是,相比较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人民主体论,邓小平的人民主体论有着更为具体和现实的内容。

1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也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把人民群众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作为一个老革命家,他深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依靠人民群众取得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依旧要求“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5]217。另外,邓小平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看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101

2 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邓小平看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利益的满足。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那么自由、全面的发展只可能是空谈,他对此有过这样的阐述:“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146因此,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他不断强调“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1]52。不过,邓小平强调先富带动后富的最终目的还是共同富裕。他多次指出,相比较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3 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人的现代化 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就是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邓小平认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因而他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希望通过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辩证分析法

辩证的方法,就是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在精辟分析社会发展中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坚持认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此外,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还运用了系统分析的方法,强调世界和平的外部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倡导对外开放,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一) 对立统一的方法

对立统一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我们要分析矛盾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过程,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对立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准确把握了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关系,解决了人们头脑的诸多困惑。

1 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发展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长期以来,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因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邓小平利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到计划与市场是一对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但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过去搞计划经济,结果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148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时更为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373这一精辟论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成功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坚信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前途 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受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我国也弥漫着悲观、失落的情绪,许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失去信心,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产生怀疑。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分析了社会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辩证统一的关系,他说:“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1]382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二) 系统分析的方法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社会的整体发展、协调发展。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同样是建立在系统分析的方法之上,首先,他把中国看作是世界整体中的一部分,注重世界和平的外部环境对于中国社会这个体系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他注重中国与世界的交互性,倡导对外开放,注重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再次,他还注重中国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协调发展。

1 重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强调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国家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外部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重大。邓小平不断强调世界和平对我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在1984年时,邓小平指出:“中国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和平,以便聚精会神地搞国内建设。”[1]50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1]82基于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认为世界和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中国要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 倡导对外开放,注重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 在邓小平看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邓小平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117。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一方面自力更生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1]78也不可忽视。如果想要赢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73。

3 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邓小平是一位具有高度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进行宏观思考的理论家,对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邓小平有过深思熟虑。他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4]250。在邓小平看来,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首先体现在改革的全面性。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邓小平已经意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因而他提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他认为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1]160。在邓小平看来,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176。邓小平还提出,改革应是全面的、多方位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1]117)。邓小平还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成功,但是,“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144。因此,邓小平提出我们要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1]378,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理论建设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