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相互借鉴与探究
2014-04-17龙永田
■龙永田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汉族与外民族的语言文化接触也更加密切,许多外来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谈中,逐渐被人接受,并被广泛使用。外来词,亦叫借词,是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外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把对方语言的词语吸收到本族语言中的结果。同时,吸收外来词汇也是增强语言活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与异域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由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大量的汉语借词进入英语,成为规范英语的一部分。同时,现代汉语不断从英语中借词,致使大量英语词汇进入汉语。研究这些英汉互借的词汇会给英语教学提供很大便利。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突飞猛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满足交流的需要,大量独具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外来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迅猛发展。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外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成功加入WTO,也促使更多的英语外来词,通过各种渠道涌入现代汉语,已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举例如下:
日常生活方面 咖啡(coffee)、肯德基(Kentucky)、麦当劳(McDonald's)、热狗(hot dog)等,这些词都是大家熟知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文体方面 爵士乐(jazz music)、肥皂剧(soap opera)、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保龄球(bowling)、高尔夫球(golf)等。
社会科技方面 白领阶层(white collar)、蓝领阶层(blue collar)这些词是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确而向西方引进的。另外,传真(fax)、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克隆羊(clone sheep)等,都是近年随着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和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方面 硬件(hardware)、软件 (soft ware)、数据库(data bank)、远程网(remote computer network)等。
从古至今,汉语从英语中吸收的词汇不胜枚举。但是,当代语言学家黄伯荣说过,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一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从语言、语法、词汇、甚至字形上进行一番改造,使它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概括而言,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音译词 大部分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商标等,和部分表示一般事物的非专有名词,是通过拟声音译进入现代汉语的。例如:巧克力(chocolate)、基因(gene)、克隆(clone)等。
意译词 即保留英语词汇原有的结构形式,按照其字面意思用相应的汉字表达出来。这是外来词汇进入现代汉语的主要方式之一。如电子邮件(E-mail)、网络援助(Net Aid)、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等。
音译加意译 有些英语词汇是以音译与义译结合的方式进入现代汉语的。例如:英特网(Internet)、诺贝尔奖(Nobel Prize)、伽马射线(gamma ray)等。
音译加附加语素 有一部分英语词汇音译后要附加一个语素,使之归类。例如:艾滋病(AIDS)、拉力赛(rally)、丁克族(DINKS)等。
英语字母加汉字 有些英语词汇进入汉语时仍保留着原词的首字母或首字母缩写。例如:T恤衫(T-shirt)、X光(X-ray)、PC 机(personal computer)、CD随身听(disc man)等。
直接借用 即把用英语词汇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现代汉语中。这些词汇主要是一些英语名称的缩略形式。例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DJ(disc jockey 音乐节目主持人)、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也有少数英语单词原封不动地进入现代汉语,如Internet、Windows、Word、Excel 等专业用语。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必然会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的“说法”译成外语,从而使外语不断受到汉语的影响。正如中南工业大学讲师罗运芝所指出的:中国英语的语法比美国英语语法更趋灵活、自由。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已呈现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从汉语中借用的英语词汇或短语,相当多地具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色。例如:laid off workers下岗工人,Two civilizations两个文明,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One China policy一个中国的政策, township enterprises乡镇企业,knowledge economy知识经济,one country two system一国两制等。还有部分词汇具有历史文化的特色:Confucianism儒家思想,Chinese herbal medicine 中草药等。
词汇互借是语言、文化需求的产物。从英汉词汇互借的方式和内容上可反映出英汉词汇互借对各自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了语言的融合。人们可以从借词中窥见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一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作为新世纪的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英汉语言的交流,利用母语来开展教学,使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