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性研究
——以新闻类学术论文为例

2014-04-17黄小平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互文学术论文极性

黄小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性研究
——以新闻类学术论文为例

黄小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的类型有:文本语境与互文本语境的一致和极性互补关系。互文本语境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互文本语境的基础功能:支持、佐证功能;互文本语境的高级功能:表现学术论文语篇的客观性、科学性等。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表明:语境是动态的、变化的,是由交际双方构建的。

新闻类学术论文;互文本语境;语境互文

一、前言

语境决定语篇的生产和理解,也就是说,语言从生产到交际的完成都离不开语境。语境包括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语言语境又称言语语境,是指语篇的上下文、词语的搭配、语篇的连贯、语篇的结构、类型等。非语言语境指语言赖以产生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是指语言交际主体“处理话语时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激活的长期记忆的内容”,[1](P34)是交际主体对交际的另一方知识和环境的激活和提取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是认知框架(图式)的实现。语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交际的需要而变化与建构。

语篇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能完成交际目的的语言单位。语境对语篇的生产起制约作用。事件建立语篇,语篇依赖事件,语境决定语篇的意义,因为事件必定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对事件的叙述和解读离不开对这样的环境的认知。当事件转化为语篇的内容时,事件和对事件的认知会相应地抽象为语篇陈述的背景,并演化、衍生为语篇的语境;也就是说,这样的环境及对环境的认识被语境化了。语篇的意义由事件、语境决定。语境是语篇建构的必要因素。[2](P59-64)

语境和语篇相辅相成,两者相互生成、相互影响。语篇本身也是语境的一种形式。语篇的创作、理解都离不开语境。

二、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的类型

语境具体表现为语篇中的环境,学术论文语篇中的环境主要以意义为主,意义表现为:观点、理论、思想、事件、事例、方法、思路等,可称之为“事件”。这些事件是学术语篇本体的要素。学术论文语境以作者建构的学术观点、理论、思想为主,形成以这些观点、理论、思想为中心的观念、学术范围。语篇的建构体现为对事件的描述、认识和评价之间的合力,这种合力形成了语篇的完整性、合

理性。语篇是事件,事件是语篇;语境决定语篇,同时决定对事件的选择。语篇语境包括:文本语境(正文语境)和互文本(进入正文的参考文献,下同)语境,两者形成互文关系。语境互文是指某一文本语境中出现其他文本的语境,即文本语境是对其他文本语境的吸收和改造。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类型[3]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文本语境与互文本语境的一致关系

文本语境与互文本语境的一致是指学术论文语境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语境表现出相同的环境,这里主要是意义的一致、相同。学术论文语境与引用参考文献语境一致,共同形成作者的意图。互文本语境是对文本语境的支持、佐证、补充、修正、延伸、发展。具体如下:(例子中有2个作者和题目,前为参考文献作者和题目,后为作者和题目)

1.研究课题、或研究内容

互文本是指他人研究的话题或者具体内容。如:

(1)不过,随着其概念界定的不断明晰和内涵的扩展,其研究范围和对象、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逐渐明晰。德国学者克劳斯(G·Klaus)从控制论的角度讨论了研究对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理论,而不同的理论能够派生出以之为根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开创性的工作来说,针对新的研究对象,有时必须提出开创性的新的方法进行探索。[4](P162)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素养研究,正是其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催生了针对性的理论对策分析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使用,带动了社会现象研究取向的持续升温。[5]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研究课题或研究内容)+文本语境(一致关系)

2.概念、或名称、或定义

互文本是指他人使用的概念,或名称,或具体定义。如:

(2)美国环境学家杰伊·维斯特维尔德(JayWesterveld)1986年最早提出“漂绿”(Greenwash)这一概念,漂绿广告(Greenwash Ads) 由此演化而来,是指企业吹嘘和夸大其环保功能以骗取更大市场利润的商业炒作与营销行为。漂绿广告本质是虚假类环保广告,它欺骗消费者,挑战商业道德,让环保事业在产业界流于形式。[6]

互文本:“漂绿”,是作者引入的作为自己的观点构成,文本对互文本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发展,作者是肯定的态度。互文本与文本语境一致。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概念、或名称、或定义)+文本语境(一致关系)

3.理论、或模型

互文本是指某种理论或者理论模型。如:

(3)寻租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求利益活动。美国经济学家J·布坎南和A·克鲁格,将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而形成的超额收入称为“租金”,而通过权力谋求“租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7]

互文本:寻租理论,是作者引入的作为基础的观点。文本以互文本作为理论基础展开论述、论证,并得出结论。互文本与文本语境一致。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理论或模型)+文本语境(一致关系)

4.研究方法

互文本是指他人的各类研究设计、手段和方法。

(4)对外依存度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某产业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同时也可以反映该国某一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一般将对外依存度分为出口对外依存度和进口对外依存度。国际上通常用“外贸依存度指数”来衡量对外依存度,其计算方法为某项指标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8](P5-12)

互文本:“外贸依存度指数”,是一种计算方法,作者以此方法作为基本方法。文本以此方法来进行运算和分析。很显然,互文本与文本语境一致。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研究方法)+文本语境(一致关系)

5.研究结果

互文本是指他人研究的具体发现。如:

(5)网民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活跃度上,都在稳步提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较2010年底增长5580万。[9]

互文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的数据,是研究的结果,作者引入互文本来证明自己的论断。也就说,

互文本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互文本与文本语境一致。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研究结果)+文本语境(一致关系)

6.观点、或解释

互文本是指他人研究的态度、立场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如:

(6)《上海新报》刊登的大量洋货广告,对推动洋货消费的大众化,培育民众的洋货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洋货广告,“既不让人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10](P138)

互文本:对“洋货广告”的解释,是对作者观点的支持、证明。互文本与文本语境一致。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观点或解释)+文本语境(一致关系)

(二)文本语境与互文本语境的极性互补关系

文本语境与互文本语境的极性互补是指学术论文语境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语境表现出相反、相对的环境,这里主要是意义的不一致、相反、对立。互文本语境与文本语境共存。具体如下:

1.观点、或解释

互文本是指他人研究的态度、立场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如:

(7)作为去中心化的计算机传播媒介,有力推动个人意见的脱控交往,而广受人们青睐。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不受路程和政治域界的限制自由与他人交往,而其交流主题可任由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偏好来决定。[11](P989)

但社会的控制冲动并没有减弱。在某些时间或空间里,控制的冲动还很强烈。社会管理者试图对失控的交往行为进行规训。在控制与反控制之间,正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互文本: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不受路程和政治域界的限制自由与他人交往,而其交流主题可任由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偏好来决定。文本:但社会的控制冲动并没有减弱。在某些时间或空间里,控制的冲动还很强烈。社会管理者试图对失控的交往行为进行规训。在控制与反控制之间,正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互文本与主文本观点相反。互文本作为文本的反例出现,作者用反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由互文本语境到文本语境,作者必须重新“语境化”,即用一些联接词语来转化,如:但、但是、相反等。互文本与文本语境是极性互补。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观点或解释)(负)+文本语境(正)(极性互补关系),其中“负”与“正”表示两者的语境相反。

2.方法

互文本是指他人的各类研究设计、手段和方法。如:

(8)费斯克认为迷思(myth)是某个阶级在特定语境中的产物,其运作的主要方式就是掩盖其历史性,模糊这种含义的起源,将历史自然化、神秘化,把迷思所呈现的意义当作自然而然的而非历史化、社会化形成的产物。[12](P119-120)

因此,话语分析者就是揭露被隐藏的历史及其在政治社会中的作用,就是“反迷思”。迷思由此得以反转。[13]

互文本:“迷思”方法,这种方法是作者反对的。作者采用了一种与之相反的方法:“反迷思”,用于揭示“中国经济新闻的话语迷思”。互文本与文本语境是极性的,又是互补的。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方法)(负)+文本语境(正)(极性互补关系),其中“负”与“正”表示两者的语境相反。

3.理论

互文本是指某种理论。如:

(9)有研究专门批评了新闻传播研究中“伦理”与“道德”的混用,区分出两种大致的情况:一是用理论与现象、社会与个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区分二者,二是将两者不做区分时偏向其一使用或者概念模糊地混搭。但该研究最后还是选择了以理论和现象来区分二者,认为“新闻伦理是较侧重于对新闻实践中各种现象的理论构建,新闻道德则是对新闻实践的研究,是对现象的直接认知和归纳。应当以研究内容来确定立足点,如果该项研究侧重对事情原因、结果、意义的分析,就应该用‘伦理’;如果侧重对某一具体现象、实务的回放、解释、分析,那么用‘道德’比较合适。同时,不管作者的选择如何,在研究中点明理由是很必要的。”[14](P62)这样的划分,概念边界还是不清,缺乏共识,只是一种使用策略。

互文本: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的区分,文本认为这样的区分还是边界不清,后面又补充认为是更全面的区分理论。互文本与文本语境不同,两者是互补的。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理论)(负)+文本语境(正)(极性互补关系),其中“负”与“正”表示两者的语境不同。

4.研究结果

互文本是指他人研究的具体发现,是进入文本中的参考文献。如:

(10)2010年复旦大学博士张妤玟在《谁提出第四等级的报刊观念》一文中则认为是托马斯·麦考莱(1800~1859)在 1828 年最先提出。1828年9月麦考莱在《爱丁堡评论》上发表了《论哈姆勒<苏格兰宪政史>》一文,里面写道“国会中的记者席已成为这个国家的第四等级。”[15](P40-44)

本文通过考察取证,证明在麦考莱、布鲁厄姆男爵两人之前,已有人明确使用过“第四等级”这一词。同时本文还将从多个角度论证伯克最先提出“第四等级”这一词的可能性。

互文本:托马斯·麦考莱(1800~1859)在1828 年最先提出:第四等级。作者认为,伯克最先提出“第四等级”。文本推翻互文本的结论,并提供相关证据。互文本与文本语境是极性互补。

语境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研究结果)(负)+文本语境(正)(极性互补关系),其中“负”与“正”表示两者的语境相反。

学术论文语境与参考文献语境极性互补表现在观点(或解释)、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的相反、或相对、或不同,同时两者又是互补的。作者通过互文本这个反例来与自我的观点(或解释)、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形成对比,从而表达文本的交际意图和目的。

文本语境与参考文献语境的极性互补的互文形式:文本语境(正)+互文本语境(负)(极性互补关系),其中互文本语境包括观点(或解释)、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负”与“正”表示两者的语境相反。

互文本语境是学术论文整体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一个整体,是小整体,这个小整体对文本语境有生成性功能,即参考文献本身也是组成文本语境的部分,具有构建语境的功能。

文本语境中的事件指称把相同、或相反的指称的互文本语境联系一起,组成文本的支持、佐证语境或批评、反对的语境。这些事件指称形成的范围是文本的“外语境”,它把所要引入的文本设定一个范围,互文本是这个范围内的文本。语篇内意义的连贯、形式的衔接、词语的照应等是语篇的“内语境”。互文本语境主要是内语境,形成文本的内容的组成成分。文本语境形成的主题就是在互文本语境基础上形成的,因为文本主题的形成是以某一互文本为起点,对其发展、深化、超越来形成的。发展、深化、超越就是形成新的语境,这就是文本的创新。

互文本语境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方面,互文本语境是基础语境,是文本语境生成、发展、深化的基础和出发点。互文本语境的基本功能是支持、佐证功能,对文本语境起支持、佐证、强化作者的观点和理论。如上面的例子,无论是一致关系互文,还是极性互补关系互文都是对文本语境的支持、佐证。另一方面,互文本语境作为基础语境,在与文本语境结合时,能生成一种新质,这种新质就是表现出学术论文语篇的功能,如科学性、客观性等。因为互文本语境本身就是作者所赞成、支持的观点、理论、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这些语境反映在语篇层面上就会呈现出学术论文语篇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结语

语境互文是指某一文本语境中出现其他文本的语境,即某一文本语境是对其他文本语境的吸收和改造。学术论文语篇中的语境主要以意义为主,意义表现为:观点、理论、思想、事件、事例、方法、思路等。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的形式为:文本语境与互文本语境的一致和极性互补。学术论文语境与参考文献语境的一致的互文形式:互文本语境+文本语境(一致关系),其中互文本语境有:研究课题(内容)、概念(名称、定义)、理论(模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观点(解释)。学术论文语境与参考文献语境的极性互补的互文形式表现为:互文本语境(负)+文本语境(正)(极性互补关系),其中互文本语境包括观点或解释、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负”与“正”表示两种语境相反、或相对、或不同,同时两者是互补的。

互文本语境在文本中就产生出一种新质,即在

互文本语境进入到新的语境中产生的一种新功能。这就是互文本语境的独立性,互文本语境是一个“他者”,它对文本语境具有反作用,具有对文本语境的构建作用。

互文本语境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互文本语境的基础功能:支持、佐证功能;另一方面,互文本语境的高级功能:表现学术论文语篇的客观性、科学性等。

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语境互文表明:(1)学术论文语境是对其他语境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他语境是学术论文生成、发展、创新的基础。(2)学术论文的创新是建立新的语境,并使其发展成为未来的互文本语境。(3)语境是动态的、变化的,是由交际双方构建的。

[1] 熊学亮.语言使用中的推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徐盛桓.语篇建构中的事件和语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06).

[3]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4] [东德]克劳斯著.从哲学看控制论[M].梁志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 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M].现代传播,2013.(1).

[6] 王积龙、刘传红.环保类虚假广告的破解与治理研究[M].新闻大学,2013.(1).

[7] 孙国华、龚刚强.求解权力寻租[J].中国报道,2010,8.

[8] 沈利生·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3,(4).

[9]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12年1月.

[10]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 Irving Crespi. The Public Opinion Process: How thePeople Speak [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Publisher, 1997.

[12]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M]张锦华译.台湾远流出版社,2003.

[13] 胡春阳、王昀.中国经济新闻的话语迷思----以房产新闻为例[J].新闻大学,2011,(1).

[14] 李闻莺.试析新闻传播研究中“伦理”和“道德”的混淆[J].新闻世界,2009,(3).

[15] 张妤玟.谁提出第四等级的报刊观念?----从埃德蒙·伯克到托马斯·卡莱尔[J]国际新闻界,2010,(5).

(责任编辑 颜健)

On the Study of the Contextual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Reference andAcademic Papers——Taking News Academic Papers for Example

HUANG Xiaopi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Fu 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The forms of contextual intertextuality of news academic paper have forms of the same context and thecontext of Polarity complement each other between the context of text and the context of intertext. The intertextualcontext has two aspects of the function: the basic functions is support, support functions; the advanced functions showthe objectivity, science and so on of academic discourse. The contextual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reference and newsacademic papers suggests Context is dynamic and changing and is constructed by both parties of communication.

News academic paper; Context of intertext; Contextual intertextuality

G212.2

A

1004—1877(2014)02—0041—05

2013-12-03

黄小平(1967—),男,江西会昌人,复旦大学中文系2011级博士生,云南红河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修辞和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互文学术论文极性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跟踪导练(四)
表用无极性RS485应用技术探讨
一种新型的双极性脉冲电流源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