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黄埔精神与八一精神*
2014-04-17戴和杰
齐 刚,戴和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 南昌330009)
浅论黄埔精神与八一精神*
齐 刚,戴和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 南昌330009)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八一精神和黄埔精神一脉相承,它们是华夏儿女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既体现了各自特色:“精诚团结”是黄埔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同时,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把“民族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与中国梦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些精神力量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特质和魅力,必然迸发出无穷的正能量,成为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八一精神;黄埔精神;中国梦;比较
时光可以冲淡一段记忆,但它无法抹去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一种精神、一个能同圆中国梦的厚实载体。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一脉相承,它们不仅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而且鲜明烙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印记;既体现了各自特色,又蕴含着中国革命精神的共性。
一
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作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产生的精神形态,它们呈现出“阶段性、地域性和事件性”特征,彰显各自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所孕育形成的历史内涵和实践基础是不同的。
每种精神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印刻了最鲜明的时代烙印。黄埔精神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所孕育而成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震撼力和深刻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旧没改变。1922年孙中山的得力助手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更是深深地刺激了孙中山。“干戈起于肺腑,祸患生于肘腋”,孙中山通过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失败教训,深深感到依靠军阀的武装是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同时,列宁领导革命军队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也给孙中山很大启发。于是,处在危难之中的孙中山把目光转向给他带来希望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最终在他们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作为建立革命军队的基础,创办黄埔军校,是孙中山革命事业中的重大决策,也是他历经数次挫折后所作出的抉择。黄埔健儿在东征、北伐和抗战中,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团结协作,沥血捐躯,挺身以赴,勇往直前。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背叛革命,以周恩来等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惧强暴、继续革命,八一精神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锤炼而成的。南昌起义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自己的革命军队,肩负起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潮汕失利后,朱德、陈毅等在危境丛生的绝境中,凭着过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为怎样改造旧式军队和建设一支新式人民军队独立自主地作出了艰难探索。南昌起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伟大开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黄埔精神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爱国革命、亲爱精诚,团结合作,不怕牺牲等”。八一精神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敢于斗争、勇于开拓等”。考究二者的内涵,其侧重点不同。
“精诚团结”是黄埔精神最鲜明的特点,也是黄埔精神的灵魂之所在。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证书,上面印有“青田白日”旗,下方印有“斧头镰刀”旗的图案,就是国共合作的有力证据。黄埔军校的诞生,正是由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的优秀品质所铸就。然而,黄埔军校开办之后,处处面临着困难,经费、武器都很奇缺,且四面的敌人虎视眈眈。据张治中将军回忆:“除了黄埔小岛是我们势力范围之外,其余四面都是敌人,没有哪一个军队哪一个军阀不是处心积虑来消灭我们黄埔的。但是我们怎么样,我们就在这种艰难困苦万分危险当中,来读书,来生活,来训练。所以在那时候我们党里的一般同志,都认为黄埔是真正革命的基础,黄埔精神是真正革命的精神。”[1]可见,没有精诚合作的态度,黄埔军校是无法立足的。
孙中山亲自制订了“亲爱精诚”的校训,表达了黄埔精英们相亲相爱、精益求精、诚心诚意、团结互助的理想诉求。黄埔军校云集了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大批革命青年。黄埔军校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军队政治工作的新制度。培养了国共两党第一代的军事将领,培育了可贵的黄埔精神。当年黄埔师生报考黄埔军校时也是自觉的,发自肺腑的。他们既是黄埔精神的受众者、参与者,也是黄埔精神的承载者和体现者。
1926年,国民革命政府决定出师北伐,黄埔军校为各路军队输送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全体党员发表了拥护北伐宣言,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军阀的摧残表示极大愤恨,希望在国民政府统一指挥下,精诚团结,为民众利益奋斗终身,完成总理遗愿,完成国民革命,完成世界革命!正是这种精神,使黄埔健儿北伐中的黄埔学生,心系国家危亡,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不到一年时间就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北伐战争进入高潮。这让群众看到了这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革命力量。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黄埔健儿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的黄埔精神,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及各战线上忘我奋争,相继发起了震惊中外、空前惨烈的淞沪抗战、忻口会战、南京保卫战、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台儿庄之战、武汉会战、滇缅之战等著名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彻底打击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嚣张气焰。任何时候,黄埔同学都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敢于舍弃自己的一切,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
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南昌起义时,国共力量相距悬殊。这对于尚处于幼年时期且缺乏武装斗争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敢不敢去斗争呢?然而,南昌起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作出了响亮回答。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2]。就在起义紧锣密鼓地进行,起义即将爆发的关键时刻,1927年7月29日,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从九江接连发来两封急电,说:“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侯他到再决定。”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当机决定:暴动决不能停止,仍继续进行一切准备工作。7月30早晨,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到达南昌,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因张国焘对张发奎存有幻想,在前委会上,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的同意方能举行起义。激烈争论持续了两天一夜,局势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境地。周恩来顶着巨大压力,排除各种干扰,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立刻起义的决断:“我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再不能依靠张发奎,起义不能推迟,更不能停止。”[3]南昌起义的爆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前敌委员会根据中国实情,冲破共产国际的羁绊,敢于斗争的结果。
二
黄埔精神是八一精神的重要来源,八一精神是黄埔精神的传承延伸。它们都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
1.均以“民族复兴”作为奋斗目标。近代以来,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苦苦追求的目标。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充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先进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民族复兴道路,也不可能肩负起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历史已证明,幻想“告别革命”,还是在旧制度下用“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或者“教育救国”等,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力量凝聚是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的身份亲临致词,发表了长达1小时的演说。他说:“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4]“从今天起。重新来创造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5]。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黄埔人东征北伐、抗战八年,所盼望的就是结束军阀割据、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富强的中国。黄埔军校的创办,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成民族复兴,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它培育新型的革命军官,建立国民革命军,以武装斗争统一中国,这是一条符合国情的民族复兴之路,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此次南昌起义,原为救国救民”。[6]“救国救民”即南昌起义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抉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并自觉地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坚定的理想,是决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孙中山是抱着“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来创办黄埔军校的。1924年的6月16日,是“永丰舰蒙难两周年纪念日”,是个没齿不忘的日子,孙中山选择这个特殊日子作为军校的开学典礼日,是要人们记住陈炯明叛变革命这一血的教训,为建立一支革命的军队而无私奉献、不懈拼搏。黄埔军校能够实行政治教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黄埔军校重把政治教育摆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之处,也是军校能在短期内让学生完成了从一个普通民众转变为爱国军人的原因之一。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熊雄、高语罕、张秋人、聂荣臻、李富春、李达、陈潭秋、项英、彭泽湘、孙炳文、杨翰笙等先后担任军校的专职或兼职政治教官。第一期学生中就有蒋先云、陈赓、左权、许继慎、徐象谦(徐向前)等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五六十人,约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到黄埔第四期时,军校中每个科,每个单位,包括管理机关,都有共产党员参加工作。军校设有政治部,它负担政治教育及在学生与人民群众中发展国民革命的意识,对党代表负责,使严肃的军队纪律在正确的政治认识和指导之下,以巩固战斗力之基础。政治教育对不同党派和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实行兼容并包,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教育占重要地位。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总结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时,对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面目。一九二七年以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7]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处于最危难、革命前途十分黯淡的一年,许多共产党人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疾风知劲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真正的革命者仍坚持战斗。年逾半百的徐特立,以及贺龙、叶剑英、郭沫若等在这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许多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尤其是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失利后,起义军余部曾一度“七零八落,没有组织”[8],斗争环境之复杂、险恶,让人难以想象和预见。朱德并不泄气,天心圩会议上,他拿俄国革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打比喻说:“1905年的俄国革命失败了,留下来的‘渣渣’就是十月革命的骨干。我们这一次就等于俄国的1905年,我们只要留得一点人,在将来的革命中就要起很大的作用。”[9]后来革命的发展形势就是有力的佐证。倘若缺乏坚定的革命信仰,“八一精神”则无从谈起。
3.均包含勇于牺牲的精神。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发表重要演说,号召全体师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孙中山还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军校大门上:“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幅对联曾教育鼓舞着成千上万名黄埔师生驰骋疆场、出生入死、杀身成仁。黄埔军校建校后,孙中山更关注其发展。他要求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指挥作战,会做政治工作,而且勇于冲锋陷阵,具有献身革命的精神。他经常教育师生,要“同学同道,生死共赴”。在东征攻打叛军的过程中,黄埔师生不怕牺牲,军校第一期学生蒋先云(“黄埔三杰”之一)在《由前敌归来》的报告中详细记载:同学蔡光举受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但仍坚持作战。报告中总结了革命军的头衔,不是赠品,不是专利品,革命军须仰承革命党和革命政府的使命,须有为主义、为国家、为民众而牺牲的决心。
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共赴国难,共御外侮,前仆后继,英勇拼杀,很多人血染疆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尽心尽责。黄埔一期左权将军,血战太行山,以身殉国。朱德撰写挽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拚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黄埔二期杨文瑔将军,在对日作战中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屡建战功。黄埔三期戴安澜将军,鏖战昆仑关,全歼守敌,远征缅甸,重创日寇。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授勋证书中称:“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军人之优良楷模。”黄埔四期谢晋元团长,率800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国旗不倒。民众唱道:“中国不会亡,你看那英勇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固守东战场!”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被歼4万余人,而在清查中国军伤亡情况时,战场上收集到的黄埔毕业证章多达数百枚。
南昌起义则宣告了人民军队无畏艰难、敢于胜利的决心和胆略。叶挺发表的《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在官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激励人们团结起来,在战斗中要不怕牺牲,努力杀敌,再立新功,共同为打倒反革命分子和帝国主义列强及新旧军阀等一切恶势力而努力奋斗。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精神。起义前夕,叶挺陪周恩来一起巡视教导大队第三队的营房,检查枪弹准备情况。叶挺说,“这是与反革命搏斗,打起来以后不要怕牺牲。”三河坝战斗中,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3000人与国民党军1万多人隔江对峙,奋战两昼夜。战斗打得极其悲壮,据当时的报载:江面上漂满尸体,江水被血染成红色,当地居民长时间都无法饮用……。在三河坝战场遗址的祠堂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誓死杀敌”的标语。建国后,农民整理这块土地的时候,仍发掘出几百战士的遗骸。
三
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等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开展对黄埔精神、八一精神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诸多观点还有待于深入探讨、诸多资源有待挖掘。对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的研究,侧重史料挖掘和事件的记叙来进行论述的较多,而上升到更高理论层面上去探讨的文章较少。再者,相对于研究黄埔精神来说,研究八一精神的史料来源则偏重于中国共产党方面。为此,研究视野还有待拓宽、研究方法有待吸收借鉴,诸如矛盾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等诸多方法均可加以运用,可不断从研究的方法、手段、载体上加以创新。
在黄埔精神、八一精神尚无定论的情况下,诸多问题更需通过争鸣的形式去开展研究。但不论怎样,开展对黄埔精神、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实质的研究依旧是中心话题之一。如何挖掘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拓宽研究领域;如何探讨八一精神、黄埔精神的时代价值,赋予它们以现代元素,使研究与现代接轨,这些都反映并影响着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黄埔精神、八一精神不断焕发时代价值的氛围下,学术界对于黄埔精神、八一精神的研究势必更为全面透彻。
伟大事业铸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和理想诉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则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与中国梦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些精神力量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特质和魅力,必然迸发出无穷的正能量,共同成为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不断激励中华儿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梦想,前进就越艰难、越关键,我们就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和引领!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388
[2]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6.
[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3.
[4]陈以沛等.黄埔军校史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47.
[5]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29.
[6]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35.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0.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94.
[9]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粟裕.激流归大海[A],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449-450.
On the Huangpu Spirit and the Bayi Spirit
QiGang&Dai Hejie
(Nanchang Bayi Uprising Memorial Hall,Jiangxi 330009,P.R.China)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revolutionary spirit chain,The Bayi spirit and the Huangpu spirit ca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They are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mental qualities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new sublim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Solidarity” is the most salient feature of the Huangpu spirit,while “daring to struggle” is themost notable feature of the Bayi spirit.At the same time,they reveal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Chinese communists,who have taken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as the goal of the struggle.They have had a firm ideal faith and the spirit of sacrifice.The Bayi spirit,the Huangpu spirit and the China's dream have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Bayispirit;the Huangpu spirit;the China's dream;comparison
A84
A
1007-3558(2014)04-0075-05
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关于八一精神渊源流变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的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叶桉;课题编号:3000036504)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4-07-28
齐 刚(1970-),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军史、博物馆学;戴和杰(1975-),男,江西吉安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保管科副科长、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军史、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学。
尹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