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英雄现象的理论解析与实践启示

2014-04-17张啸宇

江苏高职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雄现象价值

张啸宇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3)

以2009年湖北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壮举为标志,到杨济源、徐本禹等大学生无私奉献社会公益,再到2012年雅安地震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群体体现出来热心公益、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风貌,并被媒体称为“大学生英雄现象”。

1 大学生英雄的特征

根据词典的解释,英雄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对社会或不特定人具有巨大的意义或重大贡献的事情。大学生英雄,顾名思义,是指其行为主体为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因其做出了对不特定的人具有巨大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而被称之为大学生英雄。

大学生英雄与普通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学生英雄具有以下本质特点。

1.1 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英雄之所以引发关注,首先源自其主体的特殊性,即英雄行为主体为在校大学生。通常情况下大学生英雄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从法律层面看,已经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具有判断力和控制力。其次,行为主体均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具有牺牲奉献精神。

1.2 行为具有非盈利性

非盈利性是指大学生英雄行为不以盈利为目的,即行为的做出完全处于慈善的、道义的目的。在对杨济源、徐本禹等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考察后不难发现,大学生英雄的行为,其产生的动力没有盈利的目的,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索要报酬的现象,属于无条件的、免费的慈善行为。

1.3 行为具有非义务性

义务,与权利相对应,是指行为人必须做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责任。大学生英雄行为具有非义务性是指,大学生身份本身不具有牺牲自我,奉献社会的义务,大学生做出英雄行为完全是主动的、自发的道德奉献。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对大学生提出了八条行为准则,其中包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遵纪守法,弘扬正气……”该准则虽然在标题上使用了行为准则,似乎是一种具有约束行为的规范性文件,但该准则在行为规范的规定上属于倡导性文件,对不符合本准则的行为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且该准则对行为的表述较为含混,没有具体的操作性质,故而应认定为道德性规范,即对大学生的行为做出某种道德上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对遵守本准则也只有道德上的义务,而没有法律上的责任。故而,对大学生英雄而言,其行为产生本身不具有身份上的职责,而仅仅是出于道义上的奉献。

1.4 行为的利他性

大学生英雄行为的对象可以是特定的社会成员,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群或整个社会,其行为内容是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其结果是行为对象从大学生英雄的行为中受益。受益,可以是社会有益资源的增加,如徐本禹的支教行为向山区希望小学提供了公益性的教育服务,增加了社会的教育资源,使其支教学校的贫困学生因此受益。也可以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彰显,如杨济源的勇斗歹徒行为,虽然没有成功挽回被盗者的损失,但其英雄行为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使社会整体受益。

1.5 行为本身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英雄行为具有显著的价值判断,通常而言,英雄行为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被国家或社会推崇的行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指作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或社会体制)的观念反映,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通常指以热爱祖国、以人为本、诚实信用、社会公正等内容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英雄行为具有彰显社会正义、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内涵,因此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反映。

2 大学生英雄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党和中央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十六大之后,中央更是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全国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着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坚持用优秀的事迹感染大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大学生,由此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局面。

2.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融会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英雄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它的核心是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誓死抗争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批判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各高校逐渐开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高等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而大学生英雄现象本身所展现的助人为乐、奉献牺牲的精神恰恰也正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

2.3 志愿者精神的广泛传播

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服务元年,“5·12”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见证了中国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时代的来临。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超过491.4万位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170多万名志愿者直接服务北京奥运会举办,近300万名志愿者参加奥运会主题活动。据报道,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举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招募报名工作中,全国920余所高校的199698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普遍持积极支持的态度,高达92.6%的同学表示愿意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有约59.1%的同学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们在进行志愿服务中展现出来的不怕牺牲、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英雄气概和合作精神,既是对服务对象的最大帮助,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了自己,而这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大学生英雄现象的价值分析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大学生英雄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价值主要是指对行为主体自身、社会、行为对象的有用性、有多大用和在什么方面有用的问题。

3.1 大学生英雄现象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

自我实现来自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他认为,自我价值指的就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个人的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满足关系,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体现出来,因此,自我实现的价值反映的是个人的行为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或改善他人的境遇或社会环境,从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英雄现象的自我实现价值,是指大学生英雄行为及其结果对作为主体的大学生本身具有的满足的关系。

大学生英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客观地位的基础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以自己的追求为目的,采取的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因此,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内容愈多,它对社会的贡献愈大,他的自我价值也就愈大。以徐本禹的事迹为例,他奉献边远山区的职教贡献越大,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大。

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个人与社会、他人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而不只是孤立的自我满足。大学生英雄现象中,行为主体通过自己的利他行为与对方形成了某种社会关系,在这个社会关系中行为的利他性得以体现,进而行为主体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3.2 大学生英雄现象具有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英雄现象,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资源,其本身也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热爱祖国、以人为本、诚实信用、社会公正等主要内容,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牺牲精神的现代公民有着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案例。

首先,大学生英雄现象的主体虽然是大学生,但其精神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对全社会起到价值引领和道德模范的作用。第二,大学生英雄现象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真实的感染力,能够引发教育对象强烈的精神共鸣,特别是对青年学生而言,大学生英雄现象的主体都是年轻的大学生,和他们具有年龄上、身份上的相似性,能够缩小心理差距,提高接受程度。第三,大学生英雄现象中的个体都来自于大学生身边,有的还是同城或同校、同年级的,比起那些年代久远的革命英雄更能够贴近青年学生,而且事件的发生时间更近,能够得到更多的一手资料,教育的效果也更好。

4 大学生英雄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英雄现象的屡屡发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事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强,更加注重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研究和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变化,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脱离实际的冷冰冰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就是要不断研究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需求。

贴近生活就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提高对正确思想和行为的可模仿度。所谓可信度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事实要真实可信,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到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打消大学生对教育的抵触情绪,增强教育的效果。所谓可模仿度是指榜样不再可望不可即,大学生通过一定努力也可以成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贴近学生就是要摒弃过去那种口号式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更“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人心,从认知上赢得大学生的认可就必须反映新的时代发展变化,融入大学生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的问题。如2004年4月,徐本禹在回母校作报告时,走上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了……”台下的师生顿时惊呆了,沉默了,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徐本禹没有说那些口号式的英雄语言,但正是这种平实和质朴,更能够打动人、感染人。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精神更是长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并直接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精神追求。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能力,要积极的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潜移默化的带给大学生精神修养和行为塑造。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增强实践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互动,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参与率低,有时甚至不参与。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学生认可度不高。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人心,就要走下书本、走出课堂,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倾向,避免演变为纯粹的“知识传授”和道德说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德育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而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衡量德育的效果也不仅仅是考试的成绩,而最终要以受教育者主观上接受了教育的内容,客观上做出了符合德育要求的行为作为检验的标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培养,要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体会结合起来,如前文所述,通过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树立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 王雷梅,但继恩.大学生英雄模范典型育人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07(7):20-23.

[2] 马中全,周长明.大学生英雄现象的精神实质及其启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4):13-18.

[3] 周长明.大学生英雄现象的多维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3-44.

[4] 林泰.正确理解“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概念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9):57-59.

猜你喜欢

英雄现象价值
英雄犬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重走英雄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绛红英雄谱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