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理性看待“熊孩子险”
2014-04-17河南读者
教育 2014年8期
文/王 琦 河南读者
不妨理性看待“熊孩子险”
文/王 琦 河南读者
暑假来临,你家是否有个“熊孩子”?熊孩子闯祸打碎邻家花瓶;踢球砸坏别人车窗……咋办?这不,有保险公司替您分忧了,直接推出“熊孩子险”,孩子闯祸,保险公司替你赔钱。然而,这样一款贴心的险种在网上推出后,却无人问津。(2014年7月13日《金陵晚报》)
家有“熊孩子”,相信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他们精力旺盛、四处惹祸、无责任意识、判断力有限,因此随之而来的可能性危险事件大幅上升。而现在有了熊孩子险,一经上市,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一方大呼“该买”,终于找到兜底的了,另一方则称,会让熊孩子更熊,警惕家长责任推卸后忽视教育。面对“熊孩子险”,应该更为理性的对待,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家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虽然“熊孩子险”广受非议,但是笔者认为不必一棍子打死,我们应看到其背后的正面意义。诚然,“熊孩子”的背后有教育的影子,但有些伤害却未必因为“熊”,有些孩子天生精力无限,踢球的总比不踢球的容易砸坏别人车窗,但未必就是恶意的,或许只是附近和小区里缺乏踢球场地,而孩子们低估了自己的射程。同时,“熊孩子”缺乏判断力,孩子们玩闹之间产生的意外伤害都与教育关系不大。为了可能的纵容而质疑整个险种,无疑有些过于“较真”了。我们理应教育孩子责任,但是不能让孩子“不动”,有时可能只是因为手滑而让另一个孩子摔骨折了,父母则将面临赔偿巨额医药费,保险让伤害有所兜底,不能完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