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影的艺术与技术
2014-04-17刘鹏哲
刘鹏哲
(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211172)
1 电视摄影的艺术
在拍摄电视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注意电视摄影。唯有从多方面考虑才能够将其艺术性表现出来。
1.1 增强电视画面的层次效果
在电视摄影的过程中,要想打破电视画面的平面性,应当为观众创造出一种立体画面感。电视摄影的层次效果通常会考虑三方面的影响。首先处理好画面中前中后的景物,这样层次效果才会表现的更清晰。其次是曝光的准确性。曝光的阴暗部分应把握好,这样层次更具细腻性。最后就是顺光容易造成画面的平板性。在电视拍摄的过程中,设项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安排摄影画面的纵深程度,使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增强。这样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画面的连贯性。
1.2 拍摄角度与取景范围的选择
制作电视作品,其中画面中景物的取舍具有重要影响[1]。在取景的过程中,摄影师应根据拍摄的目的与希望拍摄的景物相互融合。在拍摄中,角度是摄影师意识传达的有效手段。通常情况下,电视多采用平面拍摄的方法。但是电视作品制作有时需要特殊视觉、有时需要特效,摄影师采用俯拍的方式,其拍摄的范围就会增大。画面就会包括很多事物,并且展示的景物也会增大。摄影师采用仰视的方式,眼前的景物就会高大雄伟许多,后面的景物就无形中缩小很多。电视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根据画面、场合与光线进行景物取舍。
1.3 时间特效的创新
电视作品的画面拍摄不仅会出现空间形态,其中还会显现时间形态。时间的压缩与扩展通常都是通过时间形态的画面显现出来。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再现时间,还能够依据剧情的需要创造时间。电视画面通过时间记录、打破时间与表现时间、改变时间进程,为观众创造一个新的时空。观众在欣赏电视剧的时候,好像是一场时间旅行。
1.4 同期声采录,显现现场感
同期声在电视作品中具有重要影响。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同期效果与作用,进而增强画面内容,使画面更具真实性。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依据电视剧情的需要,通过艺术手段增强现场感。这是电视摄影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内容。
2 电视摄影的技术
2.1 摄影镜头稳,移动镜头
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固定拍摄是一项最基本的操作。保持正确的拍摄姿势,以此来稳定镜头,不能晃动[2]。如果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只追求运动镜头,则会给人一种画面老是晃动的感觉。画面晃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容的表达,使观众产生厌烦感。摄影师手要稳,在切换镜头时应当符合基本的逻辑思维。在跟拍的过程中注意焦点与操作设备的灵活性,所拍摄的画面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具有创造思维,将感情融入其中,这样才会让电视画面更具美的效果。
2.2 调整白平衡
在不同光线下摄影,很容易造成整个拍摄图像色彩失真。在使用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应当根据光源色温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变,调整白平衡,以保证整个画面的色彩。通过图像的调整可以将画面的白平衡进行调整。将各种光线下拍摄的照片与人所观察到的色彩完全相同。因此,摄影师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拍摄图像的还原。正确白平衡调整,有效保证画面的图像。针对物体颜色投射的色调,在不同的光线场合下,会产生不同的色温。因此,在特殊色温环境下拍摄,还需要手动调整白平衡。
2.3 曝光正确,抓准焦距
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正确曝光。正确曝光是画面成像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拍摄的过程中,曝光过度或者是曝光不足,将会影响整个画面的饱和度,影像画面的质感。正确的曝光需要依据景物的亮度与记录景物的情况来实施。为能够正确的曝光,应当随时进行光亮的调节。在实行正确曝光的基础上,将光感表现出来。画面中高质量的摄像包括静止和移动的镜头。色条的变化,对画面的美感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光线下的画面更是如此[3]。因此,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应当抓住聚焦。使得画面不仅具有深度感,更具有一定的特效。这样才会增强观众的画面效果。
3 结语
摄像是电视作品制作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是一项技术活动,但是其对电视作品艺术的表现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电视作品摄影既属于技术,也属于艺术。两者相互结合,使得电视画面更具真实性,表现形式更具观赏效果。
[1] 黄颖.锦上添花的艺术形式——浅谈电视节目中的音乐表达[J].中国广播,2010,13(7):98.
[2] 汤婕.捕捉 展示 描绘——从“生活空间”播放的纪录片《母亲》所想到的[J].视听界,2010,12(5):25 -26.
[3] 孟云云.电视节目画面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