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2014-04-17徐宇
徐 宇
(西华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0039)
1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由于劳动力缺失、重工轻农、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等诸多原因,使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财务管理已然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保持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及公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对集体资金进行合理的收入、使用与分配,并进行有效的核算、计划、监督和控制,使集体资金的收支情况得到公开化和透明化。农民能够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尤其是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基本权利,农民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财务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不高。村民集体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监督,乡镇人员与财会人员“一家亲”,内部缺乏有效控制,财务漏洞增大。②会计系统控制混乱。会计档案保管不严,集体资金管理混乱以及物资管理手续不完备;一些会计人员没有获得从业资格,会计岗位没有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设置;财务收支混乱,没有做到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普及。③集体资金遭到滥用。集体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村干部随意挪用现象严重;村干部缺乏领导能力,不知道怎样进行集体资金的优化配置。“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坚定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才能引导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2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措施
1)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①改革财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②改变村集体财务支出管理方式。③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④强化民主监督管理制度。⑤加强财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力度。
2)建设农村财会队伍。确保每个乡镇都有足够的财会人员,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还要定期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进行财会工作。加强对农村会计的监督,建立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
3)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首先,要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严格控制村干部从选拔、考核、任用的过程,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经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使相关会计人员得到合适的岗位,农村资源尤其是集体资金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做到真正的“物能尽其用,人能尽其才”。其次,要提高农民监督,推广农民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及集体财产集体所有的意识,树立人本意识,调动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3 结语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达到相关利益最大化。建设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平稳推进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证。当然在实行过程中也有缺陷和不足之处,我们要不断不断改进村级财务制度和执行力度,创新农业的生产模式、农村的社会结构,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得到改善和进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监督意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和研究新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农民监督,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调解矛盾,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
[1] 蒋敬山,王晶峰. 浅谈村级财务乡代理[J].农村财务会计,2005(11).
[2] 顾永良,张培居.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刻不容缓[J].江苏农村经济,2002(5).
[3] 于长东. 浅谈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农业,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