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小学数学校本作业
2014-04-17王广木
王广木
(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小学,福建厦门,361021)
2013年1月,厦门市教育局正式公布《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被称为厦门史上最严“减负令”。《规定》提出“严格控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内,老师不准不批改作业”。它意味着:老师布置多少作业,就得批改多少。老师如果不想作业改不过来,就要精心设计作业,不能搞题海战术,要依据教材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的校本作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因此,校本作业是减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校本作业是减负的有效手段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好数学学科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活动,一定量的作业可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然而,当前作为作业的教辅资料都是按照一定的要求统一编写的,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帮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的作业针对性不强,只是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帮助不大,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负担,教师也无法把握其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他们的知识薄弱点,精心设计数学校本作业,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当前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校本作业设计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过多地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只为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数学学习能力目标的培养。一部分数学校本作业是直接从网上成套的试题库中下载下来,就直接作为数学校本作业布置给学生;还有一部分数学校本作业则只是从一些教辅材料中截取,教师就直接布置给学生。这样的数学校本作业没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针对性不强,对教学整体目标的把握不到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帮助不大,更不用说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二)校本作业设计的内容较单一
以往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大多讲究“一刀切”, 过多强调模式化,答案标准化、绝对化。题型相对单一,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应用性的作业偏少,缺乏对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一部分校本作业的设计直接选取书本或者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并没有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内容机械单一,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缺乏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的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能真正做到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之间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一部分校本作业缺乏分层意识,所谓的校本作业只是一些习题的拼凑,根本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学生成了被动的解题机器。这样的数学校本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自主选择性,往往让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使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地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不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导致学生怨、老师忙、家长慌的恶性循环,更无效果和成绩可言。
(三)校本作业设计形式较单调
当前一部分校本作业的特点是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校本作业较少,综合实践以及研究性学习类型的数学校本作业也较少涉及,以写为主的书面作业占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主要地位。这样的数学校本作业只是机械的作业,使学生成了完成作业的机器,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口头交流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数学校本作业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空间的拓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更严重的是制约了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以及个性化发展。
三、合理设计校本作业的原则
(一)善于利用教材习题
数学课本的练习题都是编写者经过精心筛选和设计的,基础性很强,而且适合于大部分学生练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更要钻研习题,把那些题目研究透彻,每一题的设计意图、训练目的都要了解,然后把这些习题放到校本作业中最合适的地方出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会思考,当堂牢固地掌握一些新知识,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分层设计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设计校本作业时,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认知基础、情感准备、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并把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开发、利用。教师要针对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速度,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中等学生强化基本技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还能有所提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校本作业设计应当多样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发出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校本作业。除了以往的填空题、判断题、口算题、列式计算题、应用题等这些书面作业外,校本作业还可以是口头的数学儿歌,数学知识的讨论与辩论,也可以模拟央视的“开心辞典”开展数学知识竞答,或者是学生个人和小组间的 PK 赛、数学日记、数学知识调查、手工制作,等等。校本作业具有多样性,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信心。不同形式的校本作业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概念进一步明确,计算能力得到加强,审题能力得到培养。
(四)校本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成性
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想水平也大不相同,对于同一学习材料,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校本作业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随着学生学习的
深入,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加深。教师就要在课后及时补充和修改,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一套成熟的校本作业也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修改或增减,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对校本作业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也要体现生成性。为了学生的学习,校本作业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或者一劳永逸的,它还要与时俱进,体现生成性,并且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好。
[1] 朱陆君.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的流程和案例[J].中学数学,2012(24).
[2] 黄永新.校本作业开发的基本原则及其评估[J].课改研究,2013(1).
[3] 张明.浅谈对“校本作业”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 2012(3).
[4] 蔡鸿菲.校本作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延伸[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