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错误资源 优化学习品质

2014-04-17石美银

教育观察 2014年32期
关键词:鼠妇错误生物

石美银

(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如皋,226500)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教学中应合理、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下,从错误走向正确,从迷惘走向明朗,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优化。

一、巧用错误资源,规范学习行为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生物学的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常犯错误,导致不少教师不愿意甚至不上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遇到学生犯错误,教师应顺势引导,将学生的错误巧妙地生成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物学理念,不断规范其学习行为。

生物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动物做实验,如“观察蚯蚓的蠕动”实验需要用蚯蚓作为实验动物,观察“鱼鳍对运动的影响”需要用鲫鱼,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需要鼠妇等。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认真观察、仔细探究,而是偷偷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实验过程,甚至残害小动物,有用小刀切蚯蚓的,有用针刺的;本来要求用纱布包扎鱼鳍的,有学生改用剪刀;观察鼠妇的实验时,很少有学生按要求把鼠妇放归大自然,而是用尖锐的工具去戳着玩,看到鼠妇受到刺激后缩成一团,他们玩得更欢,更有人提议要拍死害虫等。在这些错误行为的背后,体现出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缺少对生物的全面认识。针对这些错误行为,教师不应只对学生训斥一番了事,而应当适时开展生命教育,渗透爱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小动物也是生命,小动物是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应当敬畏生命的存在,即使是人类眼中的害虫,也有它们存在的道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无论哪种生物,都是生物链里重要的一环,没有绝对有益的生物,也没有绝对有害的生物,绝不能人为地去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甚至灭绝某一物种。生物与环境理应和谐统一共存于生物圈中,生物链里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生态平衡,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应当和谐相处,增强环保意识,为维护生态平衡尽一份力量。之后在学习《花的结构》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观察、了解花的构造,课上学生表现很出色,他们没有忘乎所以地践踏草坪、肆意采摘花朵。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中的有效资源,整合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得以纠正,提升其学习品质。

二、善用错误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已有经验、切身感受、独到见解、学习智慧、存在问题与困惑,甚至学习中的错误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培养亲近生物学的情感与良好的态度是生物学习活动的前提,更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源泉。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随时可能发生。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针对出现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不断纠正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通过正面的引导激励,让学生直面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自我反省、自我感悟,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自己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同的错误观将成就不一样的课堂,对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热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在显微镜一节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自我感觉知识点讲解、细节操作等方面都很到位,但学生的作业却出现了很多的错误,细细分析错误的原因,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初一的学生年龄偏小,上课注意力不持久,没有掌握显微镜使用的要领;第二是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对学生来说没有实际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作业中出现了许多教师认为不该出现的错误。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笔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在实验课上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感悟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从目镜、物镜、反光镜、遮光器的选择,到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调节,再到成像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找到作业错误的原因,认识到解决错误的方法,在错误中获得信心、取得成功,在及时纠正错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活用错误资源,提升学习能力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利用错误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生物课堂上,学生出错的过程其实是学习思维过程的体现,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必然结果,教师应活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地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成为教学的动态生长点。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要把错误资源变成课堂教学的新的增长点,灵活运用生成的错误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学生相对而言认知水平不高,出错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理性成长。错了可以重答,答不完整可以再思考,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出错后带来的压力,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要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纠正错误,理清错误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错题中的知识缺陷、思维缺陷及态度问题,总结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循环系统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很多错误,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分不清的,如鱼尾鳍中血管的区分。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抓住学生回答或练习中的错误,推演开去,改变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先根据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特点确定毛细血管,再根据血流的方向定动脉和静脉血管,学生学会了区分的方法,就不会混淆了。对于混淆认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到学生认知结果中的错误因素,并在例证中发现知识的规律,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会混淆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是因为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没有理解清楚。因此,我们可以将血液循环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澄清模糊认识,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肺动脉里流的是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而肺静脉里流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与心脏左心房、左心室相连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对于整个循环路径中出现的错误,可以让学生通过典型试题的讨论,互相之间纠错,提升学习能力,如让学生互相讨论从上肢静脉注射的药物,要达到下肢炎症处发挥药效,药物要经过心脏几次才能到达炎症部位。学生运用学到的血液循环知识,去帮助同伴纠正出现的错误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实而精彩的生物教学,应当宽容并珍视学生的种种错误,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抓住课堂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让错误成为一种别样的美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之门,让学生在消错灭误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不断优化学习品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金鹏.我让学生做“错误”实验[J].中学生物学,2012(4).

[3] 陈宏.关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中学生物学,2013(9).

猜你喜欢

鼠妇错误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在错误中成长
第12话 完美生物
捉鼠妇
捉鼠妇
探秘虫子大家族——鼠妇
鼠妇们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