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220 kV 智能化变电站光缆敷设施工研究
2014-04-17刘杰,黄超
刘 杰,黄 超
(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变电施工分公司,湖北 武汉430063)
0 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把我国电网建设成一个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因此,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网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也迎来了我省的第一座智能变电站—220 kV应城智能化变电站。
1 概况
应城变电站220 kV 终期出线6 回,本期2 回,分别至彭湾、汈东各1 回。110 kV 终期出线10 回,本期4 回,分别至彭湾、天鹅、新河、黄滩各1 回。主变终期3 台,本期1 台。220 kV 配电区域、110 kV 配电区域均采用的高强铝金属槽盒取代了传统的电缆沟,从220 kV 配电区域、110 kV 配电区域至主控楼内的光缆敷设在槽盒的内设通道内,通道墙壁采用金属墙板和阻燃材料与电缆通道进行隔离。主变区域及10 kV 小室至主控楼内光纤敷设在10 kV 电缆沟内。
2 光缆埋管的特点
1)对各设备所需要的保护管进行实测,根据实测结果现场进行制作。采用镀锌钢管时应注意减少埋管数量,埋管间不留缝隙,全站室外设备埋管统一采用直径Φ25 的镀锌钢管,利于全站埋管的工艺美观。
2)使用的热镀锌钢管外观镀锌层完好,无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光滑。
3)光缆保护管在弯制时应遵循的原则:光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光缆埋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光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所弯制的保护管的角度大于90°角。
4)光缆埋管在排列时必须保证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5)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光纤出线与预埋镀锌管连接时采用不锈钢结头,两侧攻丝,三相在同一水平线,工艺美观、实用,并解决了二次封堵难题。
3 槽盒及支架制作的特点
应城220 kV 变电站采用高强铝金属槽盒替代了常规变电站中的电缆沟,槽盒内设的3 个通道分别布设控缆、光缆和动缆,通道墙壁采用金属墙板和阻燃材料隔离。高强铝槽盒的应用,属国内首创。在槽盒的支墩基础施工中,技术人员将标高控制在3 mm 内,保障了槽盒整体顺直、表面平整。该型槽盒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施工污染,方便本站投运后的运行维护。
本站将在电缆沟“T”形交汇处、“+”字形交叉处等关键部位均采取增加“过渡桥架”方便光缆在跨沟时自然过渡,并在室内电缆沟进盘柜处加装爬梯,利于进盘光缆的绑扎,确保光缆敷设工艺的整齐美观。
4 全站光缆敷设
在进行全站的光缆敷设前,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在EXCLE表格中将光缆清册按照各个区域进行分类,以确定每个区域光缆敷设的施工量。
4.1 室外光缆敷设
本站220 kV 配电区域,110 kV 配电区域均采用的是高强铝金属槽盒而不是电缆沟。在高强铝金属槽盒中进行光缆敷设是在一个平面内进行施工,而传统的电缆沟是在纵向空间进行光缆敷设。相比纵向的光缆敷设,在一个平面内进行光缆敷设更容易使光缆打搅,而高强铝金属槽盒在整个站的位置非常的显眼,如有打搅将会严重影响光缆敷设的整体工艺,使全站的一个工艺亮点变为败笔。如果打搅非常严重更会使光缆折断,从而对整个站后期的调试和送电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高强铝金属槽盒内的光缆施工非常的关键。
敷设前要计算好光缆的根数和槽盒的宽度之间关系确定每层敷设多少根光缆。正式进行光缆敷设时,每根光缆都应采用放线架进行光缆的施放,以防光缆的“带劲”被拧断。在进行高强铝金属槽盒内光缆的敷设时,应首先由远及近沿着槽盒的最外沿向内沿进行敷设,以这样的方式所敷设的光缆不会在智能组件柜的进口处造成光缆的打搅。转弯处遵循“外外内内”的整板排列原则,并留专人把好光缆转弯和进电缆井口的弧度。在敷设时边施工边绑扎,不能待槽盒内光缆铺满几层后再进行统一的绑扎,因为等几层铺满后槽盒内的光缆将会非常凌乱,无法进行绑扎。电子式互感器光纤熔接盒下方应浇筑电缆沟至跨马路埋管处,以便室内屏柜至电子式互感器光纤熔接箱光缆预留裕度。
4.2 室内光缆敷设
由于室内盘柜间光缆众多,因此室内电缆沟可把盘间的电缆沟开孔连通后再进行盘间短光缆的敷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短光缆与室外进入室内长光缆的打搅。在进行室内光缆敷设时,先敷设距离较近盘柜的光缆,再敷设距离较远的光缆。因为距离较远光缆放在上层容易形成整板效果,并且在选择光缆的跨沟点时应尽量选在有“过渡桥架”处。进盘柜处的光缆应统一的绑扎成半径相近的圆圈(光缆敷设需留裕度)后再进入盘柜,以便整体工艺的美观。
5 结语
在“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潮,电网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二次设备的集成化、数字化。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对施工单位的二次施工工艺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希望本次应城220 kV 智能变电站的光缆敷设经验将会对今后的智能变电站的光缆施工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