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还原知归处
2014-04-17左海电
左海电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江苏盐城,224000)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文心雕龙》所言道出了古诗词教学应该意归何处,即引导学生略知圣人意,“日用”文中言,触摸诗文中积淀下来的鲜活思想,感其趣、悟其心、解其惑、养其气、得其精华。
一、巧用表演还原语境,将错纠错感其趣
阅读的心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言语作品到语境生成的逆向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就叫“语境还原”。只有“语境还原”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进入作品的深层结构,领略到阅读的无限乐趣,获得语境中的言语智慧。如教学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短短28字,写出了“蓬头稚子”学垂纶的顽皮、活泼、专心致志。教学“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教师扮演路人,学生扮演垂钓的小儿,设计表演情境:
师:“喂,小朋友,请问到杏花村怎么走?”
(生都不说话,只摇手)
师:(自言自语)这个孩子真奇怪,我问他话怎不睬?(大声问)喂,小朋友,我想问你路,你听见了吗?
(生还是不说话,眼睛盯着“河面”,只摆手)
师:同学们,这里的“遥”是什么意思?
生:远远地。
师:你们知道呀!摇手的“摇”是提手旁。“遥招手”该怎么做?
(生做招手动作)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都摇手呀?
生:怕你说话把鱼吓跑了,所以不想让你过来。
师:那多没礼貌呀!小儿到底怎么做才好呢?请分小组练一练。
小儿之所以用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学生尽可以对小儿的动作、神态发挥想象。学生表演结束后,师生互评,充分体验小儿垂钓的趣味。课后,还可以结合自己钓鱼的经历,或看到其他人钓鱼的情景,把这有趣的场景写下来。作家马伯庸在《怎样给小孩子讲历史故事》中说:“我其实有一个极端的看法,没必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讲给小孩子听的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对和错,而是好玩。”这段话给我们教学古诗文也很有启发:古诗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觉得好玩,讲得有趣,他们就会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主动去记诵;记诵得多了,自然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类比阅读还原背景,身临其境悟其心
正如语言学家章士嵘的《心理学哲学》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那样,古诗文教学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首先让学生感悟词中三个场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惊起鸥鹭。这些画面描摹了李清照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然而,词的开篇“常记”却仿佛告诉我们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却又是那么遥远。这时教师出示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师:同学们想想两首词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
生1:两首诗都写到“花”和“酒”,一首是开得正盛的“藕花”,一首是绿肥红瘦的“海棠花”;一首是沉醉不知归路的“兴尽酒”,一首是浓睡不消的“残酒”。
生2:从时间来看,一首是日暮时分,但还那么乐而“晚回舟”,一首是卷帘时分,但已是雨疏风骤后“借酒愁”。
师:这些变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结合李清照的身世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此问题,教师再次让学生诵读这两首词)
师:如果你是词人,会如何抒发心中所思所感。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并形成书面材料。
(学生刘歌这样表达:昨夜大概风吹雨打了很久吧,那阵阵风雨一直徘徊在我的梦乡,轻轻地,那雨似乎停了,若有若无的风声似乎还回响在我的耳畔。
若是那酒引起了愁容,倒不如说那酒平淡了忧愁。我心中有些烦闷,耳畔除了不紧不慢的滴水声和早起鸟儿的低鸣,别的又听不出个什么来,些许酒意还在,竟搅得我心烦意乱。这般,这般,倒也不想早起了。“那海棠花怎么样了?”“主人多心了,那海棠依旧旺盛。”那丫鬟轻轻答道,目光也只是微微瞟了一下窗外。
我笑了笑,嘴角挂着一丝苦笑,“那海棠呀,是禁不住风吹雨打的,恐怕那红花已经落了不少了吧,只有那绿叶还在了。”我微微眯了眯双眼,看了看窗外的海棠花,提笔写下了《海棠误》——风雨吟唱,海棠落。若问时节变迁快,侧耳倾听深雨鸣。愿做海棠深处绽,愿袭风雨疾处吟。这般这般,若说海棠遭雨打,雨过天晴绽新瓣,怎敌风来雨骤急。可曾相识,海棠堪比富贵家,疾风私语,唤新花。)
虽然学生文笔还很稚嫩,但他们能借助古诗语境,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他们努力地与诗人沟通,走近她,还原她的内心情感。
三、补充细节还原创作,咬文嚼字得其法
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语境,读者凭借作品中的语言描述,设身处地去想、去写,就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作品中蕴含着的独特思想与情意,进而能更加真切地领会作者如是说、如是写、如是遣词造句的奥妙所在。富于音乐感的音韵和节奏构成了古诗词独特的语言环境。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时,介绍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曾用过“到”“过”“入”“满”……引导学生分别将这几个字填入其中。
师:诗人为什么最终选择“绿”?
生:(学生吟诵后比较)“到”字太死,“过”字太急促,“入”字不轻盈,“满”字不生动,“绿”字最活泼、形象。诗人反复推敲,一个“绿”字,写“活”了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着古诗,听着关于创作的动人故事,学生仿佛和诗人再次上北上任,在职途中一起欣赏、一起吟咏、一起感受离乡的依依不舍,创作之意油然而生。学生唐诗源的《忆江南北上》,一口气写了1400多字,文笔流畅。
满眼又是熟悉的风光,不止一次来过这儿了。时下,正是春天,那绵绵春意竟抹不去许许思乡之意……
开篇一个“又”字和“抹不去”一词,正对着“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接下来的感慨,小作者触摸到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接下来学生结合诗的写作背景,想象了作者与书童的对话,当中巧妙地穿插了王安石的《中山即事》,并很快转入咀嚼“绿”的炼字过程:
“春风又什么呢?”竹轩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嗯——怪怪的,有点儿太生硬了吧。”我将下面的接了出来,但又觉得怪怪的,是哪个字眼儿的问题呢?啊!绿色的草,绿色的树,绿色的湖,我不禁豁然开朗,绿!春风又绿江南岸!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拿出笔墨,在未完成的句子上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竹轩在一旁看着,凝视了好久,忽而拍手称快:“好!好!实在是好!这“绿”字用得太妙了!”
我微微一笑,端详着那“绿”字,心中不知为何又起了惆怅,是啊,过不了多久,那春风就会吹绿江南岸边,真希望我的新法,也能如同这春风吹遍江南!眼前又是一抹新绿……
古诗词语境还原,拓宽了语用的空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幻化其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1] 章士嵘.心理学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