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初探

2014-04-17杨雨微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职业生涯职业

杨雨微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学工处,江苏泰州 225300)

0 引言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推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机融合,使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就能够建立完整的职业规划,通过链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创业教育模式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着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1]。

1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课现状

1.1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状况

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基本上从小学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并连续到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以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和创业教育等指导性课程为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学生从小学就要开始培训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指导,学会并开始职业规划;到初中阶段,美国学校已经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

1.2 我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概况

教育部提出从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大多国内高校均已开设,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就业市场的需求把握相对滞后。第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准确,对能胜任的职业没有正确预计,不能结合就业市场的实际来确定职业目标。第三,课程设置内容偏重于就业形势的分析、职业素质的养成、面试的技巧、心理的调适等,很少涉及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很少,实现自主创业的还不到学生总数的1%,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融合。

1.3 翰林学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情况

翰林学院仅作为辅修课开设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且选课学生不多,受众者较少,如能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精神融入到已经开设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中,既能够从低年级起就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又能够让学生与以后的课程学习相结合,有目的地寻找各种创新、创业契机,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能力。

2 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培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创新来源于经济学概念。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着重点就在于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立足于经济和教育的渗透结合,通过优化教育、资源组合,把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才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企业等多种渠道,帮助青少年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开创型个性的未来新兴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2]。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开创性个性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不仅包括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还有相关的品质和素养教育,就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促使其形成创业的初步能力和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中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

创新创业教育能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职业探索。职业生涯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大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深入,加上对未来职业的市场调查,他们会对就业前景有一个客观了解,所以对原有的职业规划就有了适当的改变。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地进行职业探索,积极地规划未来,以良好的心态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不断调整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以适应外部职业环境的变化,使自身的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互动[4]。

3 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融入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应当融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个部分,激励大学生去尝试新的认知反应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品质。在教学课堂上,以往的院校教材知识陈旧,教学大纲陈旧,固定的教育模式,讲课大多以知识传授和考核为主,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在近2年的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3.1 通过讨论法、情景教学、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授课的角度和目前学生的特点,要上好这门课程,首先要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大胆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鼓励他们站到讲台来认识自己。让所带的班级学生把老师当成是班级里的一份子,而不是在纯粹地上一门课程。一个班级的人数要控制在小班级人数,让每个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实现相互间的全面交流。例如,笔者在第2章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中引入兴趣岛测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每次课都会安排一次学生讨论,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将讨论最终结果跟班级的同学分享。

3.2 采用案例教学法生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堂

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的探索,尤其是在校期间成绩不一定十分突出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突出重围走在就业前列的个案。让学生自己去深入剖析身边类似的典型案例,激发起学生“我也能行”的信心和勇气。笔者在大学生创业基础一章讲解时,与学生分享身边大学生经典的创业案例,如80后女大学生创业开工艺饰品店生意红火,大学生“破烂王”的创业路等,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创业就在身边的点点滴滴。

3.3 将KAB的参与式教学理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KAB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开发的课程体系,它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尤其是商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KAB教育全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借鉴KAB的培训方法以及教师个人经验精心准备典型案例,开展与创业相关能力提升的游戏。如在授课的过程中开展了沙漠掘金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知道团队和信任的重要性。

3.4 开展第二课堂

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过搜集并整理:校内第二课堂(如创新创意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创业,模拟职场大赛,事业生涯幻游等活动),创业游戏资料等方法,使这门课程更加有实效性、灵活性,与大学生实际相接轨。其课程建设应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为主线,以模拟实践为载体,分步骤分模块实施动态教学,并建构知识与能力、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3个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3.5 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之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各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设置创业理论课程,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各类基础知识;同时多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益于培养创业所需综合素质的课程,如财务类课程、营销策划类课程、法律类课程等,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知识保证。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应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格、思维、意识和能力等为关键要素,在课堂上采用采用以上生动的授课形式,提高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王健,韦伟然.链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创业教育CCIR模式[J].热点,2012(12):65-66.

[2]史凤贤.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92-96.

[3]谢勇,王永义.大学生就业成本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5-78.

[4]马林.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7(11):22-23.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职业生涯职业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