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歌的精神价值探析

2014-04-17谢永峰白晓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歌山西

谢永峰,白晓红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太原 030002)

我国有着悠久的“礼乐”传统。《礼记·乐论》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1]“礼”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乐”调节人的内在精神,使之平和中正,“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乐”的特点在于“和”,即“乐从和”。“乐从和”讲求身心、人际和天人的和谐。[2]216在古代,“和谐”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常用来指家庭、国家、天下等社会单位内部井然有序、协调一致的状态,“谐”则更加强调相宜、融洽的含义。和谐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几乎俯拾即是,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由此可以看出,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讲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这些和谐理念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发创造的,并口口相传、不断流传的民间歌谣,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其形式短小精干、自由明快,其语言简洁明了、朴实真切,在传唱民歌的过程中,人们不仅通过歌唱调节情绪,抒发情感,传递友情,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歌者自身与听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结构、价值选择、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所以,客观上民歌不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宣扬“礼乐”之教、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而且在全面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依然有利于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平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山西民歌是华夏大地上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三晋文化最醒目的标志之一。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山西民歌不仅有鲜活的艺术形象、优美的音乐旋律、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蕴含着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本文拟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人与社会4个方面具体探讨山西民歌所具有的追求和谐、崇尚和谐的精神价值。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人面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还有一种亲近,很早就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古人认为人来自大自然、身处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得到“天乐”;人与人之间和谐,就会得到“人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远古尧时诞生于山西的的《击壤歌》[3]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自给自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图景的同时,也很好地为山西民歌注入了注重“天人合一”和谐理想的基因。神池《割莜麦》[3]24:“哥哥在山头以上嘶喽嘶喽割莜麦,小妹妹在山里、洼里、沟里、岔里、圪崩挖山药(呀吗)亲亲”。两个青年男女,一个在山头,一个在沟里;一个在割莜麦“嘶喽嘶喽”,一个挖山药“圪崩”。不仅从内容到形式和谐,而且描绘了一幅人物形象鲜明、泥土气息浓郁,又充满爱意的劳动场景。河曲《黄河水长流》“黄河水长流,飘下来一只船,情郎哥哥撑船,每日水上游”,轻松欢快,充满劳动乐趣的赞美。人们在这种亲近自然、寄身自然、归化自然的生活中,不违天时,不夺物性,真正体会到和谐的真谛。这些正是民众心目中的价值取向所在,尽管疲累与辛劳,但心里却流淌着甘之如饴的满足与陶醉。

与此同时,山西民歌往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达到情与景相融、思与境相谐、意与象相映、心与物相契、情景心物妙合无垠的境界,达到了歌手、天地、音乐自然浑成的意境。河曲《羊倌歌》[3]“一朵朵(那)白云(呀)天上飘,一群群(那)肥绵羊青草湾湾里跑。羊青草湾湾杨柳(呀)叶叶(哟)摆,红丹丹(那)阳婆桃杏花花开。画眉眉羊羔(呀)虎头头,柔软软绒毛绵溜溜。一颗颗阳羊铃(呀)叮叮响,青山山(那)绿水好地方。”蓝天白云下,肥羊跑、树叶摆、花儿开、青山绿水,好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意境优美,色彩绚丽,语言生动形象,构成了山西民歌含蓄、虚静、空灵而意境深邃的风格。

二、人与人的和谐

儒家所讲的“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规定每个人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调整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大下层民众接受文化与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欣赏戏曲、民歌、曲艺等民间艺术。

山西民歌中有许多以“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为主旨的内容。如襄垣《欺公骂婆不应当》[3]“谁家没有父母亲,怎能叫骂欺老人。将心比心都一样,你家也有爹和娘。自古贤妇好名扬,欺骂公婆啥下场?”教人孝敬父母;阳高《女劝夫》“叫丈夫你动动心,你听为妻把话对你明,省吃俭用咱少花钱,仔仔细细过咱的穷光景。”[4]教人勤俭持家;临汾的《拉骆驼》[3]“为人不做亏心事,光明正大人人与”,教人如何做人。抗战时期在根据地深受群众欢迎广泛流传的《九劝》、《十劝人心》、《劝人小唱》等歌曲,以鲜活易懂的语言劝说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当好公民,“改变风俗跟上社会往前进”,对当时革命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这些内容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极有益于我们和谐社会建设,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情歌在民歌中是最优美动人、是最容易广泛传播和激动人心的民间歌曲,而且数量众多。山西民歌中的爱情歌曲执着率真、情真意切,但又“发乎情止于礼”、“乐而不淫”。象《锄草刀剜头不后悔》、《要死要活相跟上》表达了对爱的执著与坚贞,《跳粉墙》、《戏牡丹》、《想亲亲》对爱的剖白与邀约大胆热辣情真意切,《毛葫芦眼眼该叫哥哥咋》洋溢着火热的爱慕之情。再如著名的左权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3],“桃花(你这)红来杏花(你这)白,爬山越岭看你来(呀啊个呀呀呆)。榆树(你这)花花圪针(你这)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个呀呀呆)。锅儿(你这)开花下不上(你这)米,不想旁人单想你(呀啊个呀呀呆)。”虽只寥寥数句,但起伏跌宕、有张有弛,含蓄而又充满激情,清新明快而不轻佻,把山沟沟里一对小青年爬山越岭,大胆执著地追求真爱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人身心的和谐

山歌最是穷乡好。地理环境相对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娱乐活动相对单一的地区,唱歌就成了人们放松自我、宣泄情绪、倾诉衷肠、表达愿望的一种主要方式。山西民歌最丰富的两个地区,一是晋中左权,一是晋西北河曲。在《辽州志》中记载左权:“据太行山麓,万川深谷之中,迂回曲折,褒延千里,商贾不至,舟车不通……”以至于民歌里也这样唱:“太行山你就开花,走也走不到头,下辈子好歹要睁开眼,看看这圪梁和沟。”[5]河曲因位于晋西北高原的黄河转弯而得名,地薄民贫,十年九不收。当地自古就有“学会唱曲解心宽”的说法和“想甚唱甚、见甚唱甚、做甚唱甚”的习俗。大量“走西口”民歌所描述的就是河曲乡民别家漂泊谋生的情形;而大量的“劳动号子”,则是人们在从事繁重劳动时,为了鼓舞士气、提高劳动效率而在劳动现场喊唱的一种歌曲,具有节奏鲜明有力、情绪乐观豪放的特点;再如红火奔放的《闹元宵》、《观灯》、《看秧歌》展现的是节日庆典的生命狂欢。这些无不体现了广大群众在艰苦的劳动与生活条件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山西民歌以和谐的情感与心灵体验世间事物,表现在歌词的字里行间,流传在歌声中,形成了以和谐为特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比如左权人爱唱开花调,在他们眼里什么都能开花,因为花是美丽的,花儿开放是美丽的展现,封闭在大山里人们往往把内心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自然界最常见的“花儿”上,以花为媒,以花“起兴”,由此及彼,传情达意。《想哥哥想在俺心坎上》[3]:“小椅床开花在地下,圪蛋亲来了好坐下。”上句是铺垫“小椅床在地下”,下句是真实意思的表达“圪蛋亲来了好坐下”,一写景,一写情,表现的是热扑扑的爱意,达到了内在的和谐融洽。再如至今传唱的晋中小调《交城山》[3]:“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就)浇了文水。交城(那个)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莜面靠栳栳还有那山药蛋。二荷啦啦轿车车灰毛驴驴儿拉,一辈子也没啦坐过好车马。”形象描述了旧时交城山区的贫穷生活,好吃的是“莜面靠栳栳”和“山药蛋”;出门就爬山,只能步行或骑毛驴,一辈子也没有坐过好车马。虽唱的是简单贫穷的生活,但旋律优美,纯朴憨厚,体现了人身心的安宁和谐,极富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让人感动,让人难忘。

四、人与社会的和谐

山西历史上多灾多难,人民饱受了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磨难,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因而在山西民歌中反映老百姓苦难生活,特别是表达对自己悲惨命运不满和反抗的相当多。这些歌曲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对家庭、社会关系和经济生产关系中所产生的矛盾冲突的感受和认识,像妇女对封建家庭与婚姻的不满之情、贫苦农民对地主的残酷剥削产生的愤怒情绪等等,都体现了对封建专制或礼教思想的怨诉,也从另一个层面表露了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长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教化下,即使压抑的社会现实将人们对自由美好的向往撕得粉碎,普通民众的情感仍然“被牢笼在、满足在、锤炼在、建造在相对的平宁和谐的形式中。”表现在音乐上,“往往由凄婉的感受而转变为乐天知命、和谐与自得其乐。”[2]219山西传统民歌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从“悄悄地等”、“静静地盼”、“暗暗地爱”、“长年止不住泪蛋蛋流”,或“心中难活唱上个苦难调”,最终把希望寄托于“改朝(那个)换世活两天”,寄托于老天爷,在对心中的怨恨和郁闷的宣泄中,体现了“怨而不怒”的特点。如河曲民歌《为什么受苦人黑洞洞》[3]“大年夜(那)来呀没(个)月亮,常年(那个)就是这个样。照人头(那)稀粥撒(个)粗糠,年轻人(那)活下这下场。得朗朗的太阳天下明,为什么(那)受苦人是黑洞洞?一疙瘩云彩遮满天,甚时(那个)盼得亮了天?有朝(那个)一日天睁眼,改朝(那个)换世活两天”。

到了近代,山西成了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主要战场,根据地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人们创作新民歌的激情,广大文艺工作者运用流行最广泛的民歌曲调,填上歌词,为抗战宣传服务,对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团结教育人民群众起到了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歌唱婚姻自由的歌,“新社会来真正好,妇女地位提高了,反对过去父母包办顽固老一套,爱人自己找,咱二人自由结婚好,亲亲热热不吵闹。”[3]907

和谐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理想与崇高追求。山西民歌孕育产生于农耕社会,带有浓郁的儒家思想色彩,始终都在营造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和谐形式,强调情理和谐,体现了一种和谐精神。通过“乐”的潜移默化,感动人心,移化人的性情,进而移风易俗。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激烈的竞争,思想道德体系与价值观重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困惑,物质生活的浮华与社会整体的浮躁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心态失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而在这方面,山西民歌所具有的劝恶从善、克己修身等内容及作用对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所具有的价值就有了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山西民歌资源的挖掘及其精神价值的研究也就显得更为迫切。

当然,山西传统民歌受其时代局限性,难免鱼目混珠,所以我们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剔除其封建的思想杂质,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其时代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贡献。

[1][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381.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编辑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乐家出版社,1990.

[4]于秀芳.山西民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5]刘红庆.亲圪蛋——唱“开花调”的人们[M].济南:齐鲁书社,2009:239.

猜你喜欢

民歌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大美太行在山西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